《散文诗年鉴》(2022·荐读卷)选稿作品(4)
———荐读一蓑烟雨作品《诗词人生》
一蓑烟雨:实名侯亚军,作品散见《星星散文诗》等报刊。
1
千年前,一抹如诗的秋色温婉在千回百转的愁丝里,轻吟在素笺落花的诗行里。 墨染我的三千心事,来释怀寂寞,翻过扉页,日子却在辗转中渐行渐远。 一粒细小的微尘,遵从内心的召唤,把诗词变成红尘赋予的精彩。 不曾辜负时光,不曾辜负自己。
2
一个人在季节里静静地行走,在盈霞满天的沉静中,一份清澈和纯净捧一袭清风,给自己一抹浅笑就好! 如影随形的念想有了:空虚的无力感,莫名的隐隐作痛感。 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那一程又一程的温暖,就在这季节的转角处道一声珍重吧。 这才是诗词人生真实的样子!
3
我的眼泪,我的习惯,我的冥思苦想,停在庭院深深处。 那些曾经喜欢的、不喜欢的风景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轻愁。 羞涩欲滴的诗词初恋,瘦了江南,惹了情思。只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明白了成长是幸运和遗憾的交替。 心中便会多一份明媚,赏心三两枝而已。
4
生老病死的悲凉,在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里被风摇曳着,似乎也多了一丝禅意。 冷月寒山,清江白露。空灵浩渺之中,无云亦无尘,无悲亦无喜。 一卷诗词,与之不过几厘米的距离,却仿佛经历了整个唐宋。
5
伸手想触及书里面的一痕山水,却是亦真亦幻的平仄笑谈。 合上书卷的一刹那,懂得了真正看世的距离。也许过了千年,后人仍未参透其中的玄机。 王国维的三重境界,皆由心生。知人自知的境界,却如此望尘莫及。 诗词路上的光芒碎片,有时候不愿意去接近,或者是在刻意尘封。
6
收藏了每一个寻常日子里的韵脚,然后,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 忽然读到绿肥红瘦,连我都羞涩了。“不肯过江东”,她的豪情,此时此刻,有一份恰到好处的默契。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一种悲哀。似乎活在别人的眼里。为此 左手柴米油盐,右手诗意和远方;尝过世间冷暖,看尽尘世繁华。其实我只不过是一个痴迷诗词的过客。 创作手记:我写散文诗,一直追求中国古典诗词风格与现代散文诗的结合。首先,认同诗性空间,认为散文诗存在多维空间,可以存在多层意思,同时也喜欢意识流和散文诗结构的创新。其次,二十多年的写作,感觉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写的越多,感觉越强烈,从骨子里喜欢。无论结构,语言,情感,意象,感觉都是一件件艺术品。
《散文诗年鉴》(2022·荐评卷)选稿作品(4)
——荐评王剑冰作品《塬上的母亲》
张新平
王剑冰先生主编的《散文选刊》,曾经是我们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文学刊物。当看到《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2022年1月7日推出他的散文诗《塬上的母亲》,反复细嚼其乡愁味道,便倍觉熟悉与亲切。我觉得,诗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方式,对故乡的牵念乃至对至亲的思念情切,是光大诗学精神的必由之路;乡愁是高贵的品质,有乡愁情怀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诗人在《家里的麦子熟了》开篇吟到,“……听到吃杯茶的叫声,你要回家去,家里的麦子熟了。母亲守望的白发,一次次,飘在麦香里。”接下来《家乡的土》一章里,对古老乡愁的表达与呈现更为贴切。“出门,母亲包了一包塬上的土。千里行程,这包土越来越沉……无非就是一包土,可母亲说,有病了就泡一点在水里喝。” 由此可见,乡愁是诗的永恒所在,诗在本质上说就是古老乡愁的本身,只有诗写者可以对乡愁自洽。 望,是一种凝神融情的意会,亦是与过往人事物态的和解与共融。 “我知道,母亲有事没事,总是站在塬上望。她能望到很远,能望到远远的黄河,和远远的路……母亲她知道,她什么也望不到,望不到远远的黄河,望不到比黄河还远的路。”诗有其先天性的超文化特质,诗写者通过作品转喻与唤醒人们的乡愁情思,从而提升诗审美的空间高度。 听从乡愁的召唤,对乡愁的守护,是人性的一种天然表达和自我完善。诗人在最后一章《那年村子涨水》便写到,“那年村子涨水,母亲背着我蹚过一条河。母亲让我趴在她的背上,母亲的背很窄,山脊一样把我硌痛……多少年,我都记得那副肩膀。那副肩膀很窄,很瘦,山脊一样,硌得我生疼。”所以,顾随先生在《驼庵诗话》中认为,诗的真实是转无常为不灭;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却是一种不灭;花朵易逝,可是诗却可以让花朵长存。
王剑冰,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多部著作。
家里的麦子熟了
听到吃杯茶的叫声,你要回家去,家里的麦子熟了。一赶一赶的麦穗,泛着清香。 母亲站在那里等你,晾好的茶水,凉了,不知道又倒了几次。 听到吃杯茶的叫声,你要回家去,家里的麦子熟了。母亲守望的白发,一次次,飘在麦香里。 听到吃杯茶的叫声,你要回家去啊,家里的麦子熟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变成了一座坟堆。
家乡的土
出门,母亲包了一包塬上的土。千里行程,这包土越来越沉。这包土它泛着香味呢,什么时候想起来,就打开看看。 无非就是一包土,可母亲说,有病了就泡一点在水里喝。 我接受母亲的好意,但不接受母亲的道理。我常常头痛脑热,那包土,高高地搁在母亲的心坎上。 母亲说,还有吗?没有了再给你捎去。听到还有,母亲就笑,我知道,母亲的笑里是什么。
母亲站在塬上望
我知道,母亲有事没事,总是站在塬上望。她能望到很远,能望到远远的黄河,和远远的路。 我知道母亲有些后悔把儿子送走,送走了,就很难回来。我知道母亲她不后悔,母亲她说,那是孩子的出息。 母亲总是站在塬上望,母亲她知道,她什么也望不到,望不到远远的黄河,望不到比黄河还远的路。 她只能望见她的儿子。
那年村子涨水
那年村子涨水,母亲背着我蹚过一条河,本来河水很浅,踩着石头就能过去。母亲让我趴在她的背上,母亲的背很窄,山脊一样把我硌痛。 我第一次知道母亲这么瘦,瘦瘦的母亲背着沉沉的我,我背着沉沉的书包。母亲说不上学怎么能行,学里的学问多着呢。 多少年,我都记得那副肩膀。那副肩膀很窄,很瘦,山脊一样,硌得我生疼。
sanwenshinianjian2023(总第5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