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志昂,1952年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界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
荣获“十大军民艺术家”,“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感动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诺贝尔国际艺术奖》《国际艺术巅峰人物》《人民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沈志昂美篇集粹欣赏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最聪明的民族的表现.在中国历史上,民族非常多,彼此爭战,越打中国领域版图越大,原因是中国人的智慧所致,中国人有非常多有智慧的人,选择包容而不是报复,所以,中国大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彼此互惠共生共荣的情境,这种智慧,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鄧小平提出24字真言「冷靜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韜光养晦.善于守拙.決不当头』,有人几乎完全看不见。不懂爱与包容才能使世界和平。沒有促进世界和平的思想和先机,世界是很难得到真正的和平。

往事隨风而去,万事皆可期待,春风善解人意,照拂万里山河,不负心中热爱,快乐与溫暖常在。过好当下的日子,珍惜护有的一切,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一心一意的祝福送给亲们,祝亲每一天快快乐乐,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平安健康,一世幸福美滿。願每一个日子,都护有阳光与幸福、美好与希望。每一天的生活、順心如意,吉祥安康!
二月願望:
冬阳明媚二月暖
穹蒼蔚蓝白云飘
门前树木早逢春
微蕾枝头迎风招
赋诗作文宜应景
遊山玩水心情妙

人生四次大淘汰?
一、60岁,政治上淘汰了,官大官小一样,回归普通人——公民。即使当过几天七品、六品、五品的芝麻官小小官,也千万別在心里还把自己当成个官儿,別再介紹了,放下架子。別不自在!
二、70岁,社会上淘汰了,朋友越來越少,熟人越來越少,去原单位,门卫会问:“你找谁?”別不习惯!
三、80岁,家庭淘汰了,虽然兒孫滿堂,但你孤身一人,有人看望、和你说句话都是一种奢望。別太見怪!
四、90岁,地球把你淘汰了,有的已掛墙上,有的只在你忌日才拿出來掛上。
別太在意!人生的路,都是这样走的。趁我们身体还行,还湊合,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玩就玩,想爱去爱,想干的事趕快去干,不留遺憾!

人生的兩大重要性阶段:
阳光日升阶段,如一棵树苗,处于生长阶段,吸收日月精华,成就的是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树,属于【取】的阶段。
到了日落阶段,如太阳,曾经辉煌过的日子,隨著时间日漸西山夕阳,如一片树叶,完成了光合作用,我们的上方有了新叶子.下一代取代了工作和責任,我们退居二线,可以休息安享晚年,这时候属于【给】的阶段。不论你上半生获得多少財富和知识,终究要离开人间,甚么东西都帶不走,因此,要积极思考的是【能留下什么】,实质的金钱,留给后代生活无虞,却也怕子孫败坏,使家道中落。真正能福荫后代的是以德传世,后代受教育,正直为人,以德传家,永无匱乏,也使自己的子子孫孫,永受尊崇。
人生不是一直在爭取,一直在掠夺財富,必須由获取蜕变为付出,付出有喜悅的收获,享受晚年,这时候应该有进入极乐世界的感觉,人並不是死后才前去极乐世界,而是欣赏美丽的黃昏晚霞,尽享人间福乐,有生之年还可更加学习,获得知识貢献社会。

人生的旅途,並不总是一马平川,也並不总是无限美好。如果童年是一株萌芽,可以尽情享受阳光雨露的恩宠,可以无拘无束的按自己的方式生长,那么它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將经历雨雪风霜,寒冬酷暑。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砺,岁月的打磨,树苗才能长成參天大树。同样,人生的旅途也將经历成长的烦脑,曾经水晶般透明的心灵,也会有一些小小的心事,也会驻紮一些小小的烦恼,也会收藏一些小小的秘密,会为了学习成绩的不佳而懊恼,会为了打排球賽的失利而郁闷,会为那个小女孩而童真而怦然心动,为了那张桌子里的纸条而心神不宁,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賦新词強说愁;在那段懵懂青澀的青葱岁月,在那段情竇初开的豆蔻年华,心情就象天上的云变幻莫測,偶尔会有暗暗的喜悅,偶尔会有淡淡的忧伤,偶尔是对未來的铸躇滿志,偶尔是对生活的怅然迷茫。

孩提时代的童心是最宝贵的,虽然在三面红旗下长大.生活方式比不上今日的孩童.但还是就象一顆晶莹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天真无邪.映射着人性聖洁的光芒。它又是一株一塵不染真如冰山雪莲,纯洁无暇,未曾受过世俗的污染。童心看世界,世界自是藍天白云,像后山鸟语花香;稚眼观天下,天下无非屋后果园,房前池塘,最喜小兒无赖成群结队,溪头臥剝莲蓬;蓬头稚子学垂纶,側臥青苔草映身;或持一木枪打仗,馳騁于后山小巷,或牽一风箏迎风,翱翔于蓝天,毫无机心。天真烂漫是心灵最纯淨的狀态,青梅竹马,兩小无猜是人生最纯真的感情。心灵在童年的记忆,是和小夥伴们过家家,是在山上摘野果,是在海边摸虾捉蟹.心灵在童年的感受,是童真童趣,是天真无邪,是无忧无慮,是绿水清风。

人生最美不过夕阳红,溫馨又從容.人之老年,当如文章之结尾,歌曲之尾声,无论怎样多姿多彩,无论怎样慷慨激昂,无论怎样轟轟烈烈,无论怎样跌宕起伏,此时都將归于平淡,归于沉寂,不须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遗憾,不须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失落。淡泊明志,宁靜致远,宠辱不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空閒時栽花弄草,兒孫绕膝,尽享天伦之乐。傍晚和老伴相偎相扶,在夕阳下漫步,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愛情真谛,承诺着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海誓山盟。「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並孤鹭齐飞』,是一番怎样心旷神怡的风景;「沉桥側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又是怎样一份老怀弥暢的心情,在这夕阳晚照,漁舟唱晚里,心灵领会的是宁靜,是空灵,是旷达,是淡泊。

子曰:「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做人永远要留一步路让別人走,也让自己走。从人世间看宇宙是很大的,实际上却是很小,冤家到处都会碰到的,这也是「知几」。所以「知几」。「几」就是「动之微,吉之先見者也」。这其中很微妙,这时还沒有动,开始要动,也可以说是將动未动,这个时候就是「几」。你要能「知几」,知道「知几」的道理,就是大吉大利。君子能夠「知几」,便永远大吉大利。因为「知几」,所以见到不好的自然不动;看到好的,知道能好到什么程度,动而一定利。所以「几」就是先见之明,因此孔子说,「君子見几而作,不俟终目」。如果认为是一个机会,应该是你的,机会要來以前自己便已经知道了,所以才能把握机会,「不俟终日」。如果等于明天,机会便已经过去了。

人生于世,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了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有风轻云淡云卷云舒式的悠閒,宠辱不驚靜靜地做闲云野鹤般的舒适;也有暴风骤雨疾风闪电式的迅疾,雷厉风行飒飒地做纵马驰骋般的奔闯。无论怎样的人生,都是一种思维的长久的积澱。当遇见不同情況時,換一种思维,也许就会別有天地,就是別样的人生!有人说:乐观者在一种灾难中会看见一丝希望;悲观者在一丝希望中会看见一种灾难。兩种不同的思维,就会让乐观者和悲观者最终成就兩种不同的人生境地。思维不同.角度不同.观点有別,让人们的生活境地天壤之別;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世界和人生。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思维也要隨之不停变化成长,恪守的是本分,变化的是思维;改变的是思想;不同的思维,成就更辽远的天地,成就更广博的自己!淡化人情世故.看清人生百态!

生命的本质是无常.不可掌控的,只能经历感受隨順祂!但人总想永远的护有想要的,而逃避 、排斥 、抗拒不想要的,背离自然而想主宰一切,几经千辛万苦,终究还是回归于自然。看那山顶花草树木,安順于一切风吹雨打日晒及一切的摧残下,却未曾抗拒,只因祂全然的活在当下,活出生命的本质。

有多少人可以靠写作谋生,又有多少人要违背意志,写下言不由衷的文字?又有几多人能夠写出心中的真话.又有几多文人学者怕因识字闯祸?经济不独立,人格就不可能独立。陶淵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所以流传,正是因为不折腰的人少,向现实低头的人多。沒办法花太多精力写作。然而写学习及写作是终生受用的,学永无止境,每日都可以有所得。受众虽少,我却希望由零开始,吸引知音人一起交流!

走在城市的街巷里,盼这人间的相逢,等那新春的花开。隨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在四季里渐渐地沉着,很多曾经说起的惦念,也深深藏在了心里,敛在了眸中,化作最暖的笑容,无声而溫柔。一岁一风雨,我们相逢走过了多少寒暑,看过了多少冷暖,当岁月叠画了山海,光阴往复了流年,在风吹的路口,願四季人间安好!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半 窗 明 月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科学家与其去探索世界到底有多大,不如思考自己的心到底能有多宽,世界的模样,不过是心地的倒影,世界的美好,更是来自心地的光明与悲悯。那些对过往的念念不忘,是人生走向幸福的一种背道而驰,人生应该是一种在放下中的前行,而不是在追忆中的凝滞。不必奢求人生的平坦,生活里注定遭遇许多烦恼。人生不是和烦恼拼个你死我活,烦恼更大的意义是自我的镜子,折射的是自己内心深处并不自知的薄弱,循着烦恼的指引,去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把每一次烦恼里的突破,活成自己生命向前的一步又一步的印记。与其说人生是一场与烦恼的对决,不如说生命是一场自我的较量。平静地去看待生活的那些坎坷,更多时候困境是一种假象,能困住自己的往往是自我的那些懦弱和悲观。

烟花易冷,人心难测,相识皆是缘,失于人海是缘灭,人生知音皆难觅,一念天海咫尺,现实告诉你,沒钱连你最亲的人都会瞧不起你,生活告诉你,別有什么病。感情告诉你,不要以为你想的人,同样也会有人想着你,不要以为你放不下的人,同样会放不下你;魚沒有水会死,水沒有魚却会更清澈。快乐是一种境界,幸福是一种追求。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我们掌控不了命运,却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辉煌,但求无悔人生。旧人无需问近况.新人不知我过往!
总说梦想遥不可及,总觉得成功都属于别人,可自己却从不努力,就算努力也不能坚持。要知道天赋不能带来的东西,努力或许可以改变的。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被欲望裹挟着往前走,沉溺于攀比和炫耀。直到上了一定的年纪,走过更多的路,读过很多的书,才真正读懂那句,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活好自己的关键并不是苛求完美,也不是碌碌无为,而是要正视自己的缺陷,认清自己的优势。做事和成材一样,都不能钻牛角尖,需要跟着形势走。从复杂回归简单,让内心重回纯粹,我们才能从更高的层面赋予生活意义。一个人放下越多,越容易获得快乐,负累越少,就越接近幸福的本源。真正通透的人,不为外物所累。人活于世,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唯有内在的学识,精神的富足,才是立世的根本!

在矛盾中求发展是人的本性。动荡的年月里,人虽然今日不知明日是否还会活着,却很少有人等着死去,依然继续正在进行的事业,有的人还会为所谓的幸福,面对难料的人生,挺而走险,伤天害理掠去钱财,这虽不是人的天然属性,但一定是尔虞我诈的社会里让人形成的社会属性,这种人的社会属性正是正与邪、善与恶、真与假、勤与懒的矛盾关系的充分体现,社会也正是在这种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的关系作用下发展的。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如果心底间始终存有善良和温暖,一步步走下去,看到的风景仍然是美丽无瑕的。人与人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思维和认知的差距。能快速抓到问题核心的人,总是更能抓住机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能力。人的最高情商不是心机,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 。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人品和善良的结果。你只管努力,功到自然成。也许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有过付出,却不见收获。就如一粒种子撒在地里,总要有一个生长和等待的时期。在这段日子里,你不能停止耕耘,不能停止努力,等到秋天的时候,丰收自然就会来临。有时,不是你的努力没有用,而是你的努力还不够。你只管继续努力,该来的都已在路上。而我不会祈祷上天改变任何事情本身,而是祈祷它改变我对事情的态度,这样我就有力量去创造自己的世界,掌管我自己的梦。

我们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让我们谋生。但永远不要放弃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因为它能让我们精神上终生受用。不用做多么了不起的事业,不用艰苦奋斗强调什么自律,只要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健康生活,适量运动,长期来看,就可以胜过大部分人。人一生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见天地,就是看到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到了未来的趋势,明白了因果,接纳了无常,敬畏无形的力量;见众生,就是看透了人性的种种,能理解落魄者囊中羞涩的窘迫,能宽容穷人一夜暴富的傲慢;能接受井底之蛙的短浅;能笑对不可一世者的狂妄,能看透吹嘘者的外强中干。见自己,就是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偏见和顽固,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特长、天赋和使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深度看见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活明白的人。把自己彻底看透了,就能把世界和众生彻底看透了。

这个原理一般人不清楚,有些人以小善沒有多大意义而不为。路上见到一塊石头,应该马上拾起來放在路边、这些小事我经常做,为着以免后來的人碰到了跌倒。把石头拾起來,避免人家跌跤,就是勿以小善而不为,积小善可以为大善。所以不要「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小毛病就要改,不能不改,不改累积起來就成大恶大患,就要吃大亏。
「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自己不要以为有点小毛病沒有关系,累积起來就是大毛病。“故恶积而不可掩”,掩飾不了,到了罪大恶极的时候,永远也无法解決了。第二个解释,就是说肩上背了兩块大木头,负担太重了,就倒下來了。「灭耳」!死掉了!「耳」不作耳朵讲,作虛字说。罪恶太大,负担太重,所以说是「灭耳」!死了不能再活了,这是孔子用噬嗑卦说明中国文化的精神。

人生就像是一个半圆,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將整个半圆完全封闭,好比以地面为水平线,从东至西划半圆,太阳从东方升起,然后又將从西方落下一样,一天就这样结束了,人生亦是如些;那么人活一辈子是为了什么?人生意义何在?
人伴隨着哭声降临到这个光明的世界里,就是让我们经历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人生的起点与终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过程,过程中每个人走的都不一样,有些人快快乐乐过完一生,而有些人則碌碌无为过完一生。
人活一輩子为了什么?有些人活着,是在为了他人而活,为那些千千万万受苦的民众而活;有些人活着是在为自己而活,以自己为中心,谈化人情世故,看清人生百态!

在移动中找到答案,而不是呆在原地。在移动中召喚运气,而不是等待时机。三元九运的飞星每年在转动.坐在那里想,就不会有最佳时机,最优路线。相反,动起來,气运会自动匹配你的命卦。癸卯年四祿入中当旺八白财星到南.那你如何推动财星?凡遇事不決的时候,先往前迈一步。左思右想,往往效率並不高;藉口思考花了不少时间,复盘时才发現,沒有行动輔佐的思考,价值极低。行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把运气动起來。你每走一步,磁场都在改变,你每一个行动都在召喚你真心想要的东西。所有曾经以为破不了的局,都会在你一步又一步的移动中改变。行动是对世间的吸引。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禍莫大于轻乱,轻敌几喪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不战而胜.轻敌致禍.“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这就要晓得太极拳了。太极拳把对方挡开了,而对方还不知道,这才是善于运用。手都不必动,已经把人挡开了.只有太极拳才办得到;棚挤按,一转一扭就挡过去了。这是要真功夫的,看不出來的道理,也无人可敌。把人丟开了,別人还沒有看到你用的手法,还不知道是如何被你丟开、被你打敗的,这是最高的真功夫.“执无兵”,“兵”就是武器,手里拿着武器,你还看不出他手里有武器,金庸武俠小说叫做“无影神剑”,沒有影子,看不见剑。又如小李飞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小说描写小李放无影劍,手一丟,对方的脑袋就掉下來了,連一道白光也看不見,那是最厉害的,不需要武器而可以打垮敌人。这种无形武器,也可以说就是聪明才智。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陈新良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张善廷 余际宏(法律)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王楼 叶新华 王立田 萧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洪新爱 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平台主播(排名不分先后)
六妹 姜军良 刘俊韬 上善若水 云丽 星辰 凤凰之歌 紫薇 慧贤 叶子 传奇 杨成宝 鸿雁 溢彩轩 闻声飞扬 董琦 郭俞君 玉兰 曹钧 扬帆起航 虹霞 阳光 楚楚 虹 小丫 紫翠 紫叶 开心岁月 吾心如水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年 3月执行
于2022 年9月6日更新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即删!部分图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