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雨水专辑。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总第78期,请大家分享。

春雨雅称大观园
文/韩积蕊(山东)

导读:今日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民俗: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以表达感恩之心。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在古代,每一场春雨,都有自己诗意的名字,它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特辑《春雨雅称大观园》请大家分享。

1、烟雨
(1)烟雨,是指像烟雾那样的细雨,如诗如梦。出自南朝宋鲍照《观漏赋》:“聊弭志以高歌,顺烟雨而沉逸。”(2)像烟雾那样的细雨。出自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絮雨
像棉絮、柳絮一样飘下来的雨,一般形容雨下得不大不密。出自《说文》:"絮,敝绵也。"柳絮是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能随风飞散。这里用柳絮就比作雨,暗含春意浓。
3、甘露
甜美的雨露。古人认为甘露降,是太平吉祥的征兆。出自《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4、甘霖
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雨露甘霖,是个特殊的词语,其中的甘既修饰霖,又修饰雨和露。意思是甜美的雨水,甜美的露水。所以又作甘霖、甘露、甘雨。
5、银 竹
雨似竹竿,名为“银竹”。出自唐代李白的《宿虾湖》里:“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解读】森森的青山,泛白的寒雨,雨柱如银色的竹子,竿竿分明,从天而降。大雨模糊了万物,极目远眺,天山共色。

6、廉 纤
微微细雨,名为“廉纤”。出自唐代韩愈的《晚雨》里:“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解读】轻丝如雨,下得温柔,下得缥缈,下得尽兴缠绵以至不肯放晴。暮色四笼,池塘岸边的草窠里,传来虫鸣,更添一重静谧[mì]。
7、灵 泽
润物好雨,名为“灵泽”。出自宋代韩维的《和圣俞喜雪》中:“人间半夜天地白,灵泽一洒万汇周。”
【解读】夜半时分,天地被月光照得雪白。时令虽寒,却倏尔下起了润泽的小雨,仿佛携来春的消息。
8、霡 霂
小雨淅沥,名为“霡霂”(mài mù)。出自南北朝谢朓[tiǎo ]的《闲坐》里:“霡霂微雨散,葳蕤[wēi ruí]蕙草密。”葳蕤,形容枝叶繁盛,羽毛装饰华丽鲜艳的样子,也可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也可比喻词藻华丽。
【解读】细雨被惠风吹散,无声地打湿芳草。四处都晶晶莹莹,青翠流光,淡淡的喜悦中长出无限生机。

9、跳 珠
(1)指溅起来的水珠或雨点。出自钱起《苏端林亭对酒喜
雨》:“濯zhuó锦翻红蕊,跳珠乱碧荷。”濯:洗。
(2)雨花四溅,名为“跳珠”。出自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解读】黑云翻涌,骤雨急落,落在西湖,也打在苏轼的船板上。然而,这雨却颇为顽皮,弹性大,力道足,蹦来蹦去,“大珠小珠落玉盘”,好不畅快淋漓。
10、淋 潦
滂沱漫漶[màn huàn],名为“淋潦”。出自明代刘基的《祀方丘颂》里:“夜三鼓,有风徐来,淋潦顿收。”漫漶:模糊不可辨别。
【解读】“淋潦”为大雨,仅看字形就有肆意漫延之感,雨落大地,贴着泥土的肌理蜿蜒而行。而这雨来得急,收得也快,有人的脾气。

11、瑞 露
雨珍而祥,名为“瑞露”。出自唐代郑畋的《麦穗两歧》里:“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
【解读】宝贵的雨水纵横而下,什么姿势都可爱;美好的风儿左右地吹,怎样都舒展。麦穗野蛮生长,每一滴雨都在讲述浇灌与收获的故事。
12、甘 霖
(1)形容久旱以后所下的对庄稼一
分有利的雨。出自元乃贤《仙居县杜氏二真庙》:“衔香祷龙湫,秋日甘霖起枯朽。”
(2)久旱逢雨,名为“甘霖”。出自元代冯子振的《鹦鹉曲·农夫渴雨》里:“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解读】烈日炎炎,突来的一阵雨,洗净农夫眉头的愁云,虽姗姗来迟却润泽万物,故令人喜。
13、霶 霈
倾盆大雨,名为“霶霈”(pāng pèi)出自清代曹寅的《望雨谣》里:“幽天赫赫势霶霈,雷公振铎驱山碎。”
【解读】雨势滂沱,雷声震天,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有充塞天地之感。这样的雨是大自然的狂飙,盛大、辽阔,响亮,刷新你对自然之力的想象。

14、轻丝
指蒙蒙细雨。出自北宋·周邦彦的词《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15、嘉澍[shù]
指好雨,及时雨。出自《东观汉记·顺烈梁皇后传》:“顺帝阳嘉元年立为皇后,是时自冬至春不雨,立后之日,嘉澍沾渥。”沾渥的意思是蒙受恩泽,宠遇。
16、霖 霪
连绵久雨,名为“霖霪”(lín yín)。出自李清照的《丑奴儿》里:“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解读】是夜,雨水淅沥不停,羁旅客愁,在芭蕉夜雨连绵不断的敲打中,让初到南方的李清照辗转难眠。一声声,都听到心里去了。听雨,品人生三种滋味。人在不同年龄听雨,会听出不同的感受。
少年听雨是欢乐的,雨也是年轻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
壮年听雨是失意的。行舟在水,雨是风尘仆仆的,有辛勤耕耘获得丰收的喜悦,又有壮志未酬的失意;
暮年听雨颇有无奈之感悟,两鬓繁霜,步履艰难,一切归于淡然,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任阶前雨滴到天明!
茫茫人海,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无奈。芸芸众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苦衷。听雨的声音各有各的意境,听雨的境界各有各的阶层。夜来风雨声,听雨悟人生。
听雨,或许我们听的从来都不是雨,我们听的,一直是自己。在雨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人生。

【典故哈哈笑·春雨贵如油】
明朝大学士解缙出生在江西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尚在襁褓之中,其母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岁时父亲教他诗文,听一遍就能记诵;七岁时写文章;十岁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终身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并能贯穿其中义理。
解缙身矮善辩,擅联句,思维敏捷而性情率真。相传其幼时雨中摔倒,引得路人大笑,他随口作诗道:
春雨贵如油,
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
笑死一群牛。
明永乐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朱棣令其主编《永乐大典》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岁。


【雨水节气名诗欣赏】
《初春小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长安。
【创作背景】
此作于公元823年早春。时年韩愈56岁,任吏部侍郎,相当于人事部副部长,这是他一生所做最大的官。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浅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起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总评】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老韩知心话】
阅读诗词有八大乐趣
1.增强记忆力,灵活头脑,预防老年痴呆。
2.充实生活,丰富知识,从中获得愉悦和快乐。
3.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提升内涵。
4.提高表达能力和情商。说话彰显文化底蕴
5.提升写作水平,撰文吟诗富有文采,
6.为教育下一代积累书香气,让家庭教育富有文化气息。
7.以文会友,让生活添一抹风景。
8.可模仿《中国诗词大会》和孩子一起玩飞花令,提升游戏品位。
总之,阅读古诗词乐趣无穷,锻炼大脑的思维灵活度,有益身心健康。
2023.2.20寒冰卫运河畔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民盟盟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宣传部思政理论讲堂宣讲人,临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