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高傭先生的爱国情怀
文‖梁继国
【陈高傭先生(1902-1976),原名陈显文,平遥县杜家庄乡杜家庄人,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家,历史学家,中国“十大教授”之一,也是平遥县早期革命者及文化名人。先后在在在上海劳动大学、上海国立大学、暨南大学、复日大学、大厦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沪江大学、西安师范大学任教,担任过中央宣传部上海办事处编审部主任,上海市议政参议员等职。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是一段尘封78年的历史,从这段陈高傭先生与日本近卫文麿首相儿子会谈中,我们可以看到陈高傭先生的爱国情怀。
1941年7月,日本已经占领满洲,打通支那大陆直到印度支那半岛和菲律宾,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达到全部占领大东亚的目的,当时所向披靡,取得胜利在望。
作为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近卫文麿首相,为准确判断中国知识界精英对于“大东亚共荣圈”的认知程度,考虑能否尽快结束在中国的战事,以便对美宣战,近卫派他的儿子到中国,希望秘密会见重庆的教授得到答案。
当时,作为暨南大学史地系主任和刚出版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主编的陈高傭先生,已成为历史名人,在国内外影响较大。通过他教过的学生嵇希宗引荐及蒋介石心腹阵营人物陈立夫的电报(大意是:“日人要求见面事,陈高傭可以去和他们见面”。)作为中国学者重庆的代表从广东到上海与日本近卫文麿首相的儿子进行了一次会谈。
当时的陈高傭先生说:“我和他们见面,要他们撤兵。”
谈话设在上海旧法租界一家广东酒家。
日方有近卫文麿首相儿子、陈姓女子、还有三个日本人,其中一个名叫小野,他代近卫首相文麿儿子和我谈话。
小野问:“我们两国的战争已经几年了,两国人民都想早日和平,你看有什么办法?”
陈高傭先生答到:“只有一个办法,日本马上撤兵。”
小野及其他日本人一听这话很惊异。
小野说:“要日本撤兵,必须中国反共。”
陈高傭先生答到:“中国在九·一八事变以前就是反共的,但日本还是要打进来。国共两党如同兄弟,平时尽管互相吵闹,但是有外人打进来,兄弟们不能不合起来抵御外人。试想,如果你们打进来,国共两党自己相打,这个国家怎能存在?”
小野说:“这样谈话,谈不下去了。现在我们首相的儿子来和你见面,要是我们到重庆去,你们不会对我们这样客气吧?”
陈高傭先生答:“中国人对日本人民一向是尊敬的,如果你们为和平到重庆,中国人一定是欢迎的。”
谈话约二十分钟,陈高傭先生又喝了一杯酒,就告辞走了。
隔了两天,学生嵇希宗又来告陈高傭先生说:“这个教授说话很硬,我们遇到的中国人还没有像这样的人,我们预备送他一笔旅费,作他回重庆的费用。”
陈高傭先生说:“绝不收他们的钱,也不再和他们见面了。”
在这次会谈中,陈高傭先生代表中国知识界精英,字字铿锵有力,句句以理服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让在场的日本人哑口无言,从中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充分体现了以陈高傭先生为代表的知识界精英爱国情怀。
最后的事实证明,此后,近卫文麿首相内阁得出结论,中日战争暂时不能结束,对美开战很难取胜。由于近卫文麿组阁不主张对美开战,近卫文麿于1941年10月18日被迫辞职下台。
东条英机上台组阁不久,1941年12月8日以偷袭珍珠港的方式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加速了日本灭亡的步伐, 1945年8月15日本无条件投降,近卫文麿不愿受辱服毒自尽,东条英机被国际军事法庭处以死刑,失道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根据陈高傭先生资料编写)
日本发动战争近卫文麿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陈高傭先生出版书籍



作者简介
梁继国,平遥县杜家庄人,高级教师,晋中市作协会员,平介红色文化研究学者,汾州文化协作交流会副会长,晋绥平介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杜家庄红色小延安纪念馆馆长,为东游驾红色展览馆及孝义大孝堡红色展览馆提供大量的革命历史史料。著有平介抗战红色文化史料系列丛书«红色“小延安”杜家庄----永放光芒»、«血铸铁北·平介抗战史料汇编»,多篇红色文化作品被多家刊物文学社刊登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