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裔神探的精彩告白(四)
赵志飞

2016年11月5日,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在江苏如皋市开馆
“两岸警方是一家人,只有多走动才能更亲密”
2015年10月14日,我参加湖北省政府参事代表团赴台访问。
作为政府参事,尽可能与台方各界人士加强交流,是我们此行的任务。我给李昌钰博士打了电话,希望参访台湾警察大学。
我知道,一直热心致力于祖国统一的李昌钰博士,曾多次促成大陆警方与台湾警方的互访交流。他常说,“两岸警方是一家人,只有走动才更亲密。”
2010年,我和武汉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通知接待号称台湾“警界宿儒”、“警察学宗师”、曾任台湾警察大学第七任校长的梅可望老先生。那次,他以90多岁高龄率领台湾警大世界校友会23名团员访问大陆的哈尔滨、西安、郑州及武汉等地,促进两岸警方交流,赢得大陆警方对他的高度尊敬。
李昌钰博士从美国电话告诉我,梅可望老先生不光是台湾政界、警界、学界的知名人士,也曾经是自己在台湾警察大学读书时的校长和老师,老人年事已高,拜托我们照顾好他。
2012年,李昌钰博士又促成第十六任台湾警察大学校长谢银党先生率领台湾刑事鉴识代表团,来湖北警官学院参访交流。当时,正值我院召开“李昌钰工作室”年会,两岸刑事技术专家学者在会上对一系共同面对的关于刑事犯罪证据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热烈而充分的研讨,双方大受裨益。

李昌钰工作室年会暨台湾界刑事科技交流
谢银党先生一行在参观我院“湖北警察史博物馆”时,看到展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临时警察筹办处的史实,高兴地说:“这就是中华民国最早的警察,我们的根!”
这次,身在美国的李昌钰博士听说我们要参访台湾,非常高兴,不光通过台湾的李昌钰基金会董事长谢银党先生联系安排我们访问警大的活动,还表示要和夫人赶到台北宴请我们参访团。
抵台第一天,我们就去访问位于桃园县龟山的台湾警察大学。这是一座台湾专门培养训练高级警政人才的最高学府。
由于李昌钰博士的亲自联系,这座在外人眼中戒备森严、不可妄入的台湾高级警官训练重地,早早为我们升起了栅栏。警大副校长庄德森教授,正亲率曾到访过湖北警官学院的台湾警大鉴识科学系主任王胜盟和张维敦教授等一众干员在办公楼下迎接我们。场面热情洋溢,让我们宾至如归。
在宏大的警大礼堂,我们观看了《警大校情片》;在整洁而充满动感的校区,我们看到精心布置的各种雕塑雕像和训词,洋溢着浓郁的警察文化氛围;在警大校史馆、民国警察博物馆、世界警察博物馆和李昌钰探案展示馆中,藏品之丰富,内容之浩繁,令我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参观世界警察博物馆和李昌钰探案展示馆
在警大会议厅,我们同庄副校长等警大人员进行了礼节性会晤,互赠了礼物。庄副校长给我们赠送了时任校长刁建生先生的诗画《钟馗》。画面上的钟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中国民间传说他是打鬼驱邪、护佑平安的保护神。画面上,校长还亲笔诗曰:
世风日下扰人心
盼有正气护良民
警民日夜应不懈
忠肝义胆集一身
我们大陆警察也以“打鬼钟馗”为自豪!显然,我们都期望这位“打鬼英雄”再次君临人间,率领警察队伍扫荡天下妖魔鬼怪。
一幅诗画,源出中华传统文化的警察文化,让我们这些两岸警察继承者们,一下找到了许多共同语言。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真的不能骄傲”
10月15日,李昌钰博士携夫人宋妙娟女士,专程从美国飞来台北。
当晚,华灯初上,灯火辉煌。台湾李昌钰博士物证科学教育基金会在台北著名地标“101大楼”旁的君悦国际大酒店,为我们湖北省政府参事代表团举行欢迎晚宴。
台湾财团法人李昌钰博士物证科学教育基金会,由一大批热爱李昌钰刑事鉴识科技的台湾政界、警界、学界、企业界人士组成,谢银党先生任董事长,前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局长曾英州先生任执行长。
基金会每年都筹集大量经费举办“现代福尔摩斯物证科学讲座”、奖励物证科学优秀者、选派人员赴美国李昌钰鉴识科学学院研习、编辑物证科学杂志、协办青少年神探科学营、协办国际研讨会等等。
在欢迎宴会上,李昌钰博士、谢银党理事长和我分别回忆起他们与我曾任职的湖北警官学院交流时的快乐往事。
参访团谢腊泉团长代表全团向李博士和基金会对我们一行的热情接待和参访协助表示衷心感谢。团员夏小中参事向李博士赠送自已亲自抄写的20米长卷作品《黄庭内经》,受到全场赞叹。

湖北参事代表团向李昌钰夫妇赠送纪念品
李昌钰博士也向我们每个团员赠送了礼物,其中有基金会最新出版的《化不可能为可能—李昌钰的鉴识人生》。
宴会上,李博士告诉我们,他今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由撒贝宁主持的大型励志系列节目《挑战不可能》。他与央视女主持人董卿、台湾“国民歌王”周华健一起组成评委团,见证了太多中国人超凡能力的奇迹。
李博士说,“作为一个华人,我真的感到很自豪,中国人中的能人太多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真的不能骄傲。但是,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和挑战”。
我们知道这个节目,自今年8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开播《挑战不可能》节目以来,已成为大陆观众的热追节目。人们在惊叹那些以多方面聪明才智包括技能、体能、脑力接受极致挑战的故事,感佩那些“极不一般”的能人风采的同时,一个极其充满正能量的意识正在全民中普及,那就是:认识自我,迎接挑战,激发潜能,实现梦想。
这不就是李昌钰博士大半生都在身体力行、倾尽全力做的一件事——“挑战不可能”吗?!这个节目创意,显然就是因李博士的事迹而受到的启发。

李昌钰博士夫妇和湖北参事代表团合影
席间,李昌钰博士突然以其惊人的记忆力提到当天是我的生日。若干年前,他偶尔看到一次我的身份证,他还同时记起我和李光文副院长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
在李博士的倡议和指挥下,全场40多位宴会人员全体起立,为我高唱起英文的生日快乐歌。
我非常感动。
为作答谢,我即兴清唱了一段传统京剧《三家店》中秦琼的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戏词內容正好表达我感恩父母、感谢朋友,尤其是对今晚李博士和台湾朋友们深情厚意的感激之情。
一曲唱毕,我听到阵阵喝采声。
我知道,这不是我的唱功如何了得,而是因了京剧这个两岸人民共同欣赏传承的文化艺术的巨大魅力!
这个令我酒酣心醉的生日之夜!
“我的根在中国,我要回报这块祖辈的土地”
2016年10月,李昌钰博士从美国打来电话,告知他的家乡江苏省南通如皋市,新建了一座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邀请我去参加11月5日的开馆仪式。
这可是国内乃至全球首家刑侦科学类博物馆,我如期前往。
江苏如皋,这座李昌钰博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家乡城市,当地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国际名人资源,促进地方发展。作为从如皋走出去的国际名人,李昌钰的传奇奋斗经历、杰出刑事侦查成就是全球华人的骄傲。
为全方位展示李昌钰博士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2006年开始,如皋市就着手酝酿筹建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2009年,就在如皋市东大街历史街区迎春桥畔建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随着海内外各界支持力度加大,李昌钰博士捐赠藏品的增多,当地政府又在如皋城南花木生态风景区内建了新馆。仅一年时间就完成建馆、布展、开馆。

2016年11月5日,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在江苏如皋开馆
隆重的开馆仪式上,聚集了500多位前来祝贺的国内外嘉宾。除了国务院侨办和当地省市领导外,大都是国内外各相关高校和警方的朋友。美国法医学会会长也率领美国司法界代表组团前来,祝贺李昌钰在西方白人世界里创造了华人传奇!

美国司法界组团前来祝贺李昌钰博物馆开馆
出人意外的一幕,发生在央视女主持人董卿作的嘉宾致词时。
这位国人尽知的大才女走上台,第一句话就是:
“李昌钰博士不是人。”
看到全场突然安静下来,她提高音量说:“他是我心目中的男神!”
在全场会心的大笑中,董卿充满感情地说:
“且不说,李昌钰博士用他的科学头脑和智慧,为我们揭秘了世界上那么多大案奇案;且不说,这间李昌钰科学博物馆将会给我们带来多少超于常人的思考和启发;单单他在和我们一起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期间,经常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犀利的观察力和风趣幽默且精准沉稳的表达力,就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此言不虚!这不也是我与李昌钰博士交往20来年的感受么?!相信所有与李博士有过交往的人,都有这种共同感受。
李昌钰博士致辞了,他在感谢了当地政府对他的重视和宣传后,充满深情地说:“我的根在中国,我要回报这块祖辈的土地!感恩这块土地对我的家族和我的童年的养育。孩子长大了要回报啊!我的回报就是我的一生经历和一颗心。今后,我的这颗心将和我的所有藏品一起,永远留在家乡如皋,报效乡梓,培育后学。这,也是我的中国梦!””
李昌钰博士的深情致辞赢得全场长时间的掌声!

李昌钰博士陪同嘉宾参观博物馆
洋洋大观的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将留下世界鉴证史上的宝贵记忆!
3000多平米的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设计造型上具有较高识别度。馆内设有成长、家庭、著作、成就、收藏、名案六大核心展区和多功能厅、案件分析室、培训室、情景模拟室等辅助功能区。运用高科技多媒体等手段将重要案件原景重现,为全球刑侦鉴识技术研讨提供专业理论和实景模拟。
一走进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荆棘和辉煌的世界。李昌钰博士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身,向大家打着招呼,他睿智而坚定的眼神里闪动着激情和光芒,似乎在向我们呼吁:
人生无极限,挑战不可能!

笔者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嘉宾参观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
(附记:
2017年,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建成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
2022年,江苏如皋市政府对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进行二期扩容升级。
湖北警察史博物馆设专门展柜陈列李昌钰博士捐赠的部分藏品。
湖北警官学院“李昌钰工作室杯”科技创新大赛进行到第十五届。 )
(全文完)
2023年2月16日于广州
作者简介:

赵志飞,全国公安文联警事文物专委会主席。曾为工人、警察、教授、一级警监、省政府参事。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涉警作品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