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二十九)
杨浩然.偶然著
二十九、牛身上拔毛——没见少
在浩如烟海的崮乡,牛头崮的体量并不大,海拔高度才三百来米。但她所处的位置重要,介于崮区与平原之间。
站在山顶西望,一览众山小。转身,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远眺,则是海平面。每天早晨,太阳就是从那儿探出头,一跃升天的。
崮前怀里,搂着一堆宝贝。有寺、有庙、有庵、有教堂,还有大清书院。虽然这些古迹已破败不堪,但稍微一修,就是一处亮丽景点。
相比之下,崮后则显得有些寒酸。除了有个小水库、一处烈士陵园外,再没什么像样的建筑物了。那儿背阴,面积也小,比起山前来,简直就是根鸡肋。
令牛鑫没有想到的是,张大水一开口就要了山后。牛鑫过意不去,要把山顶让给他,被大水拒绝了。他选了村东的几条岭和一道梁。
签完字,大水的小虎牙又呲出起来:“牛兄,谢谢你得牛还马,礼尚往来。这回咱大老张赚大发了!哈哈。”
牛鑫一头雾水。明明吃了亏吗,怎么说赚大发了呢?
大水分析道:“一、崮后为阴,阴为大。阴阳之说,阴字在前。二、山后有水、有木。木生土,土生金。水养鱼,鱼水相依。三、崮后有红色基因,我爷爷安息在那,那儿有我的根。四、马头崮前是我家,与牛头崮遥相呼应,得牛还马,对乡亲好照应。五、村东的岭梁朝阳,搞民俗旅游最理想。”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大水一分析,牛鑫陷入了沉思。操,这家伙有远见。本以为让出崮后是牛身上拔毛,一点儿没少来,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事已至此,周瑜也好,黄盖也罢,只能哑巴吃秤砣,铁了心的各自为战了。
疤拉眼这家伙心机不小,老相好被大水抢了去都没吱一声。
大水呢,也不白他。前此日子,疤拉眼缺周转资金,一出手就是一百万。和牛鑫刚签完合同呢,就把电话打过去了。
疤哥干建筑是把好手,脑子更活泛。一听大水都得扳牛下巴,就大包小包的来到了牛府。
“你还是帮大水干吧。”牛鑫说“他工程量大,三年都干不完。”
“我有俩队伍哩。”疤拉眼怕吃闭门羹,赶紧递上一支烟,为牛鑫点着,央求道:“听说乡建也争,也不难为你,匀些给我就行。”
“好吧,村西有个土坑,历代祖宗垫栏取土留下的。按照规划,那儿要建成垂钓中心。”牛鑫说。
“那点活儿没几天干头,能否再给点儿?”
“山顶建王城,你行吗?”
“只要有图纸,手拿把卡。”
“那好,但质量必须保证,那可是亮眼工程。”
“没问题。”疤拉眼一激动,左眼疤连跳了数下。
大水将疤拉眼请来后,只按排了些边角活儿,大工程则迟迟未动。
进入山后第一天,大水就把牛鑫的看山屋收拾了一下,变成指挥部了。紧接着,又拉了好多铁皮屋子。
收拾完后,先去陵园祭拜了一番。然后,揣着两瓶山泉水去了济南。从济南一回来,就一门心思的搜集起红色故事来了。
抗战时期,牛庄是战略要冲,设有鬼子据点。安息于山后的烈士大都是牛庄战役牺牲的。老辈人对那次战役的惨烈程度仍记忆犹新。
牛鑫家是老爷子们扎堆的地方。
当年,牛鑫爹是民兵连长,三大娘是妇救会主任,说古道今,一套一套的。听得张大水一会儿心惊肉跳,一会儿咧嘴大笑。
这家伙写文章也是把好手。几天下来,居然整理出洋洋数万言。
牛鑫接过一看,有导游词、有景点故事、有远景规划。嗬,他这是在设计未来呀!
其实,牛鑫的肚子里早就装满故事了。虽然知道牛皮做风筝,上不了天。但假话说一万遍,有时也能成真理。《西遊记》如此,各景点的火爆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