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者近本,和者达道
三木秉凤诗文选 725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生命是一场脱胎换骨的修行过程,明心见性,传道授业,自觉觉他,此乃文化修养的方向,此之 “修行”并非宗教言之羽化成仙之修,而是蒙以养正之行,人类从宇宙大自然走来,从蒙昧走向文明,必须从禽兽习性、野性修出人文善性、理性,言为心灵之声,行为心灵之动,人生之困皆跳不出“言行”二字。修心养性在尘世而言就是言行之修,这是入世的首要目标,而正确处理言行的原则就是“在何之位”则“谋以何政”,立志立言立功立行乃生命之立,必依道而行。言行需与位势相应,志气需与功德相应,才能发挥言行的正面作用。

《论语》曰:“可与言,而不与人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如何做到“不失人、不失言、不失行”呢?这就需要正确框定自己的位势坐标,通过修正言行以达身心内外之和谐。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之可见,中与和为生命修行之坐标,人们往往在环境中不能摆正自己的位势,而与周围发生冲突,形成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文化修养过程就是人生自我正确定位的过程,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坐标应该定在哪里?我们要么高而不胜寒,要么低而不胜悲。坐标明确的一生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大观则赏心阅目,细品则如醉如痴,言行则清晰而又从容。然而,大多数人之言行几乎都在悔恨交加中推进!连孔子晚年都后悔研究《易经》太晚,而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则无大过矣”。

《易经》思想与中庸之道相通。易者,在千变万化中寻找不易之理,达不易之道,用不易之中。故循道而变通,则为宇宙人文之法则!人们常言:少年多泪,晚年无悔,这需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勇气,然而人生不是独行侠,而是社会同行!与同学为群,与战友为伍,与商业伙伴共享利润,与属亲子孙叙说春秋,如须减少后悔的机会,这需要在做人上遵循好善之道,谨言慎行,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在做事上遵循中庸之道,三思后行,和谐共赢,不走极端,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应当说正确定位自己是立言立志立世立业立德立功的前提基础。
在纷繁芜杂的世界里,人事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根据势态发展不停的调整自己的角色,不停的移动自己的坐标,以达中庸之道。我们与人相处的目的要因其缘而现其异,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白头到老才是婚姻的定位,其它的都是手段;合作伙伴之间,一起协作完成共同使命才是目的,其它的都是手段;同学之间,帮扶互勉完成学业才是目的,其它的都是手段;乡邻之间,和谐相处才是目的,其它的都是服务目标的手段。总之,人与人之间,其使命或者目的有所不同,但有个基本的共性要求,首先是包容共赢!“福者祸所伏,祸者福所依”,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要修养出一颗平常心,对我们而言收获到的都算幸福,祸福本无标准与矩规,今天之福或许就是明天之祸,反之亦然,得失成败转头即空,有时候大智若愚也许是生命最好之归宿。不是世人皆醉我独醒,而世人皆醒我更清,不是激流勇进而是激流勇退,但这需要极大的气度与胸怀,方能以道御术,以术制术。但用术不能离开道理,故中国《易经》之理恰恰就弥补人性的不足。易理即是自然之理的体现,也是人伦之理的体现,易者变也。

天地无大,道法自然,修行无大,天人合一。大道之行,在天道为化生万物,在地道为养育万物,其在人道为循理万物。化者,形生也,养者,形长也,遵者,形轨也。以上三道皆为阴阳之道,其原理所体现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动态平衡!所以思之精微之缜,行之中庸之道,无非是令人之言行在动态中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而已。而所谓和谐者,就是身心统一于自然而然耳!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