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响“盛世欢歌” 奋进新的征程
张永权
“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七彩云南。”在祖国的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早春二月。昆明已是春光遍地,繁花似锦,和风飘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召开了2023年年会,并首发会刊特刊《盛世欢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昆明老干部诗词协会在新春时节召开年会,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与不足,谋划部署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回望与开启都正当时。

来自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和呈贡、富民、东川、晋宁、禄劝、嵩明、安宁、石林、寻甸、官渡、盘龙、五华分会的会员代表70余人,认真听取和通过了黎云富会长所作的2022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和2023年的工作计划。代表们还听取、审议、通过了刘元明副会长所作的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中,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创作了一大批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反映脱贫攻坚时代巨变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协会领导高度重视,身体力行,组织会员采风、创作和学习培训活动,编选会刊,打开了协会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就成功举办了欢庆党的二十的诗歌朗诵活动,引起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23年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进一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具有人民精神力量的作品,着眼于提高会员的思想艺术水平,举办诗词培训班和诗词作品研讨会,开拓昆明市老于诗词协会工作新境界。

在年会上,首发的会刊特刊《盛世欢歌》,是昆明老干部诗词协编选的一部大型诗词作品选,由三部分作品组成。一是从自协会成立以来所编会刊1~100期数以万计的作品中,精选出上千首的优秀诗词作品;二是会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词的精选作品;三是选自会员在庆祝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作的诗词作品。特刊《盛世欢歌》所选作品3000余首,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是全体会员的智慧和辛勤创作的心血结晶,具有较强的文献价值。是昆明市老干诗词协会为发展繁荣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作出的贡献。

出席年会的特邀嘉宾昆明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张建伟、《边疆文学》原主编张永权在讲话中,都对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建伟认为昆明市是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代都涌现了一大批诗人和写春城昆明的诗词作品,他建议应积极筹划昆明市诗词文化节,引起大家热议和赞同。张永权认为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成立以来,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和文化自信,特别是近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诗词这一短小精美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形象,创作出了数以万计的诗词作品,为繁荣诗词艺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希望诗词人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多创作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品,增强精品意识,创作出不负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办好事实事。
这次年会由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副会长杨艳玲主持。

作者:张永权,原籍重庆市万州区后山镇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云南省文化局创作室编辑,云南省文联《边疆文学》副主编、主编,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编审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云南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在其长期担任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中,坚持办刊宗旨,恪尽职守,特别是在担任刊物副主编、主编期间,为发现培养云南各民族的优秀创作人才,把刊物的社会效益社放在首位,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创作人才和作品,《边疆文学》先后获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全国“双效期刊”和国家“百种重点期刊”荣誉。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坚持业余创作,从1958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发表、出版了各类文学作品、文艺评论600多万字,专著27部。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走近独龙江》、五卷本《张水权文集》和《张永权文艺评论集》等。其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边疆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文艺评论联系创作实际,注重评价云南各民族作家的精品力作,其作品和评论多次获云南省和全国性奖项。2006年被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文联联合授予“云南省文学艺术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