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文:那棵记忆中的黄海棠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那棵记忆中的黄海棠
桶水浇坑润脚,草帘裹紧穿裙。施肥培土笑冬云。待到春来洒韵。
青涩惹来馋嘴,黄熟甜透童心。海棠入梦念双亲。打上满怀烙印。

洁白的杏花,鹅黄的迎春花,微紫的丁香花,粉红的干枝梅花……在这繁花似锦、孕育收获的季节里,我又想起了老宅庭院中的那棵黄海棠树。
老宅门前的庭院不是很大,临胡同盖了一排棚厦装杂物,一个铁大门,与这个胡同十几家住户浑然一体。
那年秋天,母亲在庭院的西南侧栽下了一棵黄海棠树。春天,为黄海棠树老早浇灌;夏天,为黄海棠树剪病枝、摘病叶、喷药防虫;秋天,为黄海棠树培土施肥、剪枝;冬天,为黄海棠树裹上防寒的草帘子、立上护桩。几年后,枝繁叶茂的黄海棠树开始结果了。母亲父亲仍然是年复一年地按照时节该给黄海棠树做什么就做着什么。
每年春天,邻居家的李子树、红海棠树、樱桃树开花了,母亲栽下的这棵黄海棠树也争相斗艳,满枝的白花,带有黄丝条的花蕊,引来嗡嗡的蜜蜂。
雪白的黄海棠花瓣随风飘落,枝头坐满了果子。酸涩的果子包裹着一层白霜,也照样诱人,邻居家的小孩、大人来串门也禁不住在树下转转,摘几个青果嚼嚼,酸涩的直咧嘴。到了八月份,酸涩的果子慢慢变黄。进入九月份,黄澄澄的、又甜又脆略带酸味的黄海棠果压弯了枝头。
黄海棠树越长越高,超过了房顶,树冠遮挡了大半个庭院。每当黄海棠果熟了时,被踩得平平的黄海棠树下散落着熟透的自然落地的果子。树下放着一个梯子,还有一个带铁钩的木杆子,用来摘树梢高处的果子。
父母是个热心人,谁来了都要摘一些黄海棠果吃,走时还得拿一些。
后来,黄海棠树累了、病了,也老了……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