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历史7:古城4
北镇的广宁古城人,也善于从当地就地取材、挖掘商机。
提起北镇油坊,健在的老油坊伙计如数家珍:上世纪初,城内著名的油坊有汇源涌、德盛兴、万隆德、三合兴、福源增等。听说中等规模的德盛兴每年榨豆油7万斤,产豆饼1.4万块。据说西大街路南有家本记栈油坊,创业人叫赵本孚。赵本孚善商能市,名声大噪。一段时间里,这里的大牲畜数量极大,豆饼用量极多。“本记栈”出产的豆饼量重价低,购者如云、十分抢手。“本记栈”的豆油用“溢量”的作法,按售出重量多少“添秤”,信誉极高、口碑极好。北镇的白酒,更是享誉海内外。远在辽金时期广宁就有相当规模的酿酒作坊,城内有“烧锅大坑”,在辽显州城南,历代烧锅多集中其左右,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这个大坑才渐渐填平,辽曾设“曲务”官管理酿造业。资料记载,元代城内有两家烧锅;明清时期伴随古城规模扩大,烧锅也有扩展。广宁开烧锅,是广宁古城人相当地掌握了北镇的两大优势——这一带盛产高粱,高粱是烧锅酿酒的上品;而医巫闾山有丰富的泉水,又为酿酒提供了独特的地域资源。光绪年间,烧锅大坑东侧的烧锅“德胜泉”,常年有五、六十人生产,分班作业,日用高梁3500公斤左右,产白酒约1000公斤。而建于1927年的广宁城南关烧锅“同汇泉”,就是今天北镇酒厂的前身。北镇白酒曾名噪一时,醉倒八方酒仙!
广宁古城吸引外地人前来经商做买卖,大修客栈。然而广宁城的客栈也是独具一格,起先是专门预备给打把势卖艺的。正是广宁古城的繁华,使老爷庙市场不仅是提供吃食用品的场所,而且还是平民娱乐的天地,江湖艺人们在这里献艺谋生:有唱大鼓书摔评词的、耍猴玩耗子的、弹三弦唱卡戏的、舞刀弄枪打把什卖艺的……老爷庙市场西端往北走,胡同里有个小店,名叫三义客栈。小店价格便宜,设备简单,这里就是来自五方八处跑江湖艺人们吃喝存栈的地方。

如今,北镇城那城门洞子呢?那古城墙呢?那古朴的市井建筑呢?说是修建“忠字塔”、“忠字牌”、“防空洞”,拆除了古城墙;此后广宁城墙又遭损毁,墙砖用以修建体育场。一座百里之墉就这样毁于一旦,真是可悲、可叹!广宁城只在西部保留一段378米的砖墙和北部一段1250米的土墙……
如今北镇广宁城的建设,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形容: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文化娱乐场所应有应有,各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老城区的改造日新月异,北镇全市已拥有各类集贸市场,重修了占地2万平方米可容纳近万人的方圆广场、逐步铺装城市道路,绿化覆盖面不断扩大,有规划地改造巷路、建设公园、栽花种草、安装路灯……小城镇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使闾阳镇、中安镇商贸发达,成了小城镇建设中两颗耀眼的新星。市政府所在地的广宁镇已形成了古城区、旅游区、工业区、商贸区四区兼容的新格局,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已在广宁古城悄然形成。

好了,听众朋友,说北镇——北镇古城今天就给您说到这里,下次接着给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