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又到海棠花祭一一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朗诵诗)蓝波
他们一生的“夫妻情、战友情、同志情、生死情;他们一生“爱党、爱国、爱民、爱家”,令多少人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华儿女和世界人民最景仰的一对夫妻。今天又到了海棠花祭,让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春天又到了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
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
可树旁依然有他们比肩驻足凝视的身影
树下有他们亲切谈话的欢声笑语
随着春天温暖的风
又踏着严冬的雪
仿佛就在昨天
仿佛就在眼前
在这里
他住了二十六年
她三十八年
他们离开我们了
再也没有回来
他们生前相伴
死后也相互依偎
这是怎样的一对夫妻
让十四亿中华儿女永远怀念
让世界人民顶礼膜拜

延安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地方
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
1923年
年轻的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
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深情书写道:
“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他是在表白
为革命而死
洒热血
抛头颅
在所不惜
这短短几个字的情书啊
彰显了爱情的千钧之力

没有鲜花
没有钻戒
没有誓言
但牵了手就是一辈子
1925年8月8日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了
邓颖超说:“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
周恩来说:“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那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没有仪式
没有满座的高朋
有的只是久别重逢后的欣喜
多么温馨美好的新婚之夜
这一年
他27岁
她21岁
第二天一早
周恩来就出发了
他正忙于指挥省港大罢工
新婚妻子邓颖超说:“和爱的人走到哪儿,哪儿都是家。”

他们不忘国忧
他们不负卿卿
他们相互扶持
在动荡的岁月里
彼此 不离不弃
不离 不弃
他们经过艰难卓绝的跋涉走完长征
1935年胜利到达了陕北
建国后
周总理日理万机
国际外事活动有时需夫人出席
可为了顾全大局
邓颖超没有一次
跟周总理相伴相随
聚少离多啊
但一个身子两颗心都紧紧系在一起
周恩来说:
“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邓颖超说:
“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年过古稀
时间不仅侵蚀了周总理的的容颜
也慢慢地侵蚀了他的身体
心脏病时常发作
又确诊为膀胱癌
可周总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三更将眠五更起
超负荷地工作着
邓颖超痛在心里
但她却从不打扰
因为她深深知道 多少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压在他肩上
等着他去处理
枪林弹雨
披荆斩棘
他们已经走过四十五载
他们一同为革命事业奋斗过
一同为理想与信念孜孜追求过
那彼此同志式的关心与叮嘱
含有夫妻间多少情感的交流
他的眼神是一首诗
刻在初春的暖风里
她的情愫是一封信
藏在无法投递的想念里

1976年1月8日
周恩来总理逝世了
“汽车,扎起白花,
人们,黑纱缠臂。
广场——如此肃穆,
长街——如此沉寂。
残阳如血呀,
映着天安门前——
低垂的冬云,
半落的红旗……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你走了
你是把忧党忧国忧民
把满腹忧恨埋藏在心里走了
邓颖超坚持按照他的遗愿
亲手奉上周恩来的骨灰盒
拜托飞行员 将骨灰撒向他热爱并为之操劳一生的 祖国大地

春天又到了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
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
走了三十一年了
他们不再回来了
让我们再来西花厅海棠树下吧
再听一听两位老人绵绵不尽的情话
再感受感受那天下最坚贞不渝的爱情吧
2023-1-8
(根据《京味故事》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