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歌曲《出港远航》
刘兆祥

我们的祖国美丽无比“蓝天陪白云空中徜徉,社会主义孕育着兴旺,江河欢快流淌百花吐芬芳,年轻人热情奔放,老人欢唱”祖国是美丽的,在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的人民是奋发向上的快乐的。有人说“社会主义孕育着兴旺”精辟独到,富有哲理。“百花吐芬芳”一个“吐”字写活了,有诗意,耐人寻味。
“中华炎黄子孙万众一心”“五十六个民族齐心划桨,”不仅国内各民族,而且顾及世上所有炎黄子孙,人心齐泰山移,沒有干不成的事。“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出港远航”唱出了时代强音,唱出了中国和世界人民心声;中国是有精神财富有信仰的“党旗国旗给我们力量,长城长征让我们坚强。”,写到这儿我激动不已,这是我们的胜利之本啊;我们胜利是全面的“揽月潜海凯旋南水北上,改革实现了小康强化了国防”不是强大而是强化,不是暂时某些方面强大,而是全面的长期的“强化”。可见我用心之良苦。
天道酬勤,梦中得曲,裴力冲的曲,给了我灵感,我视为神曲,决心把词改好,不负神曲,不负天助。
从古老传统传承,从党的领导,从社会主义制度,从核心价值观,从炎黄子孙五十六个民族,到祖国取得的成就到祖国的美丽,到人民的朝气快乐幸福,涉及祖国强盛的十几个关键要素都简练生动形象唱出,感动人心,鼓舞斗志,唱着听着满足,过瘾。不少人听了《出港远航》之后说“这才是符合大国身份地位应有的歌。”地厚(门笑凯《中国金灿灿》《跟着你就是跟着那太阳》等词作者。)听了《出港远航》发微信“祝贺刘老!杰作,唱遍燕赵大地,传遍神州!”
我在中央民族乐团工作十年,离开后不忘使命,奋斗半个多世纪,终于写出自己满意,群众叫好的作品,我在中央民族乐团这十年没白呆。
作者:刘兆祥。张家口日报社主任编辑。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
1940年4月刘兆祥出生在赤城县马营君子堡村。外祖父唐永贞,北京人,逃荒流浪到君子堡。后来成为地下党,解放后担任村干部多年。祖父是本地人,在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祖父一大家人逃入进深山,过着近似原始人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刘兆祥从小就经历了旧社会民不聊生的种种苦难,他的心里一心渴望着新生活。受堂伯父和外祖父的影响,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
1965年,他在河北大学读书时,去保定搞社教运动,在运动中他访贫问苦,根据贫下中农的家史写出了《穷人恨》剧本。演出后引起轰动。因成绩突出,他火线入党。河北省进京汇演《穷人恨》,引起了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重视,指名把他分配到中央民族乐团工作。刘兆祥成为专业的词作家。同年还被抽调到文化部去江苏扬州搞社教。
刘兆祥的写作才能在中学读时就崭露头角,1958年郭沫若在张家口一带开展群众写诗歌活动,他写出了“人民公社是只船,党是东风我是帆”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歌。
他十分喜欢写歌词,钟情于自己的事业。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了他写的歌《边疆怒火》、《毛主席指路我们走》等。他为祖国而写,为祖国而唱,所写的歌词都倾注了心血,融入了灵魂。
刘兆祥之所以能写出紧跟政治形势,文雅优美的歌词,在于他善于收集、整理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于老百姓的悄皮话,歇后语,民间故事等等,他都拿本记录下来,作为素材备用。中央民族乐团的同志们送给他绰号:“拿本记”。若干年后,你到中央乐团打听刘兆祥知道的人不多,一提“拿本记”无人不晓。
由于种种原因他1974年7月调回赤城工作。家乡的热土地上第一次回来了中央乐团级别的大文人。小小的县城传遍了他的消息。许多的文学爱好者都想目睹他的风采。
刘兆祥回赤城工作后任编辑的《赤城县报》是赤城县的第一份报纸。特别是文艺版面非常受读者的欢迎。当年的文学爱好者周永红、闫春林等许多人,至今仍念念不忘刘兆祥老师的教诲。我年轻时也曾经写过诗歌,得益于刘老师的赏识,发表在赤城县报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他写了大量的歌词和诗歌,浅吟低唱他心中的祖国。一首《我们歌唱祖国》获河北省网络优秀奖。
歌颂祖国就是他的心中最神圣使命,梦中萦绕的就是为祖国而创作词作品,他先后写了《离开祖国的时候》、《想起祖国的时候》、《回到祖国的时候》等系列词作品。对祖国的深情,渗透在他滚烫的血液中,跳动在他火热的心中。
刘兆祥说:“母亲的乳汁把我养大,她用巴掌抚摸我的额头。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她的体温”。他说:“我有我的人格、良心,国家把我培养成大学生,让我学习文化,有了知识,祖国也就是我的母亲,我要把知识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离开了祖国,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从心底深处发出声音。
一首首诗歌,从春天写到夏天,从秋天写到冬天,日复一日,1400多首诗歌颂党恩,每一首诗歌都流淌着他的心血和汗水,都流淌在他的热血澎湃中,每一首诗歌都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词,每一首诗歌都是一次深情而真切的表白。
五十六年党龄的刘兆祥,写诗歌、歌词歌颂共产党六十二年。
学生时代的他就才华横溢,写出了《选民的歌》、《迎接党代会》等诗歌,分别发表在《天津日报》和《河北大学》的校刊上。
張家口申办冬奥会,这是一件大事,他虽从《张家口日报》社退休,可他责任心不减,写出了《申冬奥组歌》张家口日报、电视报、电视台都作了报导,对申办冬季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去年,新冠疫情来了,他十分关注,夜不能寐,连续写出《新冠不是中国的对手》、《平安大厦》、《我们一定赢》、《口罩》等歌词诗歌五十多首。
搜狐、优酷、QQ音乐等许多网上都有他填词的歌曲视频。有些歌曲成了人人爱唱的精典作品,风靡一时。
他的诗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充满正能量,深受大家喜爱。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党员,壮心不已,他把对党的爱,对祖国的深情,化作优美的文字,每一首歌词里都饱含着他的汗水和辛苦,每一首诗歌里都含着对党的无限的忠诚和柔情。他的文字是时代的呼唤,他的文字也人民的心声。
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他仍在埋头创作,他笔尖下的文字就象深藏在地下的泉水,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其实,这不是文字,这是一个普通党员对党的一腔热血,这是一生一世的忠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