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作品推荐:李华敏老师
主编:姚京平

云汉说书第二十五集
中华盛世之《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的统治。历史学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周成王、周康王继承周文王、周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胜利。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死后,太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由于年幼,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代行国政。周公平定了管叔、蔡叔同商纣王之子武庚的联合叛乱,为了消除殷商残余势力叛周的隐患,以迁徒、安置曾反叛周王朝的“殷顽民”,在伊洛地区营建东都洛邑(今洛阳),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西安和洛阳都是十三朝古都,中国是自商朝才有文字记载,夏朝是否真的存在,一直是有争议的,安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都。西安十三朝古都无争议,因为他有文字记载。有文字记载的洛阳应为九朝古都,他们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隨、后梁、后唐、后晋。西周从此创立和推行分封制在內的各种旨在巩固王朝的制度,通过分封,西周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王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加强周王朝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为制定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关系的礼制提供了重要前提。西周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少数民族纷纷来贺升平景象,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和严格执行法制。这就是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之礼″或周典。

西周的疆域空前广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实行"封土建国″的政策,这就是″封建″这个名词的来历。西周的分封,在周武王时即已开始,但大规模分封是在周成王及周康王时期。"成康之治”因此成为西周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朗诵家简介:马书汉,1959年出生,二十年北京铜厂企业经历,十年机关经历,近十年游泳教练经历,花甲之年的文体参与者。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