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婶
第九章
文/周德香

一九八一年春节期间,社员们都在议论,中央对农村实行新政策,听说要把土地分到户了。很多人不信,到开春干活时真的要分地了。
大孝先找到大忠:“哥,要分地了,咱两家拾一个阄吧,我想以后用机械的时候肯定多了,还有浇地,都是大片地好干活。”
大忠说:“行啊,种地你比我懂,还是分在一片好。”
“还有件事。”大孝说:“咱家一共七口人,我算了下一共能分十五亩地,光靠人干不行,听说队里的牲口农具都折价处理,若不咱合伙买下那头大犍牛和那辆地排车吧。”
大忠听说要买牛买车,沉吟一会说:“我回去和你嫂子商量一下。”
钢针听后坚决反对:“干嘛和他靠在一块,那两口子干活不要命,他的庄稼肯定比别人好,让他比下去多丢人啊,不能和他在一块,一定要各分各的,拾阄的时候我去。”
大忠说:“你这个人啊,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可理喻。”
开社员会时,钢针找到大孝说:“咱不能拾一个阄,谁知拾着哪片地呢,还是分开好,咱娘那份也分开,一家按三口半人分。”
大孝说:“三口半,多难听啊,咱娘那份俺不要了,你种吧。”
麦凤说;“不要也行,咱只要把地种好多收点就有了。”社员们都说还是大孝两口子懂事。
大孝贷款买了那头大犍牛,又在北院里伐了两棵榆树,请木工做了一辆地排车。分地第一年大孝的日子就走在了别人的前头。
钢针种着婆婆的地,还是一年吃它半年的饭,花婶总算过了几年太平日子。
花婶就是受气的命,无意中的一句话惹恼了钢针,又没好日子过了。
八五年春天,钢针麦凤都怀孕了。九月初九麦凤生了一个男孩,还是麦子旺起的名字叫政和,麦凤说:“俺想盼个闺女,又来个带把的。”
全村人都来喝喜酒。花婶提着烧纸和红蛋去给公爹和丈夫上坟说:“咱又添了一个孙子,钢针也快生了,等她生了以后再给你来报喜。没几天了。”

九月十八上午钢针又生一女孩,立即就撅起嘴来掉眼泪。知道是女孩后大忠心里也不高兴,还得强颜欢笑地劝妻子:“女儿咋了,闺女是贴身小棉袄,你一件我一件咱更有人疼,我给咱闺女起个名字叫桂和,好听吗。”
“那咱不成绝户了。”钢针抽泣着说。
“别胡说,有闺女不算绝户,想那么多干啥,好好养月子吧。”大忠安慰她。
孩子六日这天,花婶边给孩子换尿布边说:“看你胖的,圆头圆脑的多好啊,老天爷不会当啊,若是两家调换一下该多好啊。”
刚珍正心烦,听婆婆说两家调换这句话,刺着了她的痛处。她最不能容忍麦凤比她强。种地也一样,麦凤家一亩麦苗撒二十斤化肥,她也撒二十斤,晚上再偷偷去地里撒上十斤。收东西先问别人,你家一亩玉米打多少斤呀?人家说实话,今年雨水大,一亩地也就合六百斤吧。她就会说,俺那地不缺苗一亩足够八百斤。
她处处都得比别人高般,争强好胜,可生孩子这事由不得她,最怕别人在他面前提大孝家的事。今天花婶戳着了她的软骨,立刻火冒三丈,一把从炕沿上把她搡下去。并大声说:“别在这烦人,她生个小子长啥屁脸!这是国家要俺计划生育,若是随便生,我就不信生不出小子来!两家调换,放狗屁!甭说俺俩闺女,就是十个闺女俺也不嫌,俺的孩子用你操哪门子心,快走!别在这里,我看见你就恶心。走!”
花婶被刚珍冷不丁推下炕摔蒙了,当听见刚珍大声说“走”时才明白过来,是自己无意间的那句话惹着了她,很后悔,说这句干啥,没事找事,想爬起来,可腰像断了一样痛,不能动。
见婆婆摔成那样刚珍也害怕了,推开窗子冲外边喊:“家和,快叫你爸回家。”
大忠在门外晒玉米,听到叫声忙跑回屋中,见母亲倒在地上呻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花婶说:“大忠,快扶我起来。”
刚珍抢着说:“咱娘坐在炕沿上给孩子换尿布,不小心摔下去了,她不是有个腰痛病吗,这几天两边忙活,准是累的又犯了。”
听刚珍一派昧良心的谎言,花婶是有口难辨,只能哑巴吃黄连苦在心里说不出。自己怎能和他分辨,动嘴她是说不过刚珍的,她是个无理赖十分的主。既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婆婆,只要懂大理,绝不当面和儿媳争对错。她只得强忍泪水说:“是我不小心摔的,大忠,送我回西屋去。”
大孝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去年买了浇地的机器,现在又贷款买了一辆拖拉机,忙时种地,闲时搞运输。
刚珍一趟也不到大孝家去,看见他老远就扭头。大孝给她浇地耕地拉庄稼,她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对外人还说:“大忠干经销认人多,这几年买化肥打柴油的不是多亏俺吗,给干点活算啥。”

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宽了,村里有人开起了小卖部,而且东西齐全,价格便宜。大忠的代销处几乎无人问津,这时供销社扩建了一个棉厂,大忠把货处理掉去棉厂干助手了,临走他去了趟大孝家,对麦凤说:“麦凤呀,别和你大嫂一般见识,她就那个脾气,咱全家都让着她惯了,凡事看在我和孩子身上吧。”
麦凤笑着说:“大哥,放心去吧,结婚后我的脾气也改了不少,若出在从前呀,这几年还不知打她几回呢。钢针对麦锋,村里人都等着看热闹呢,我是争这口气,让人家看不上,你和大孝是亲兄弟呀,给你干点活是应该的。咱自己有机器,起个早待个晚的就干了,让庄乡们看着也好,你不在家咱娘也不让她去了,就在俺家吧。”
“那不行。大忠说:“咱娘这几年身体又不好,你又忙,还是两家住吧。”
2023.2.15

作者简介:周德香,1939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商河县,自幼酷爱文学,1959年毕业于乐陵师范,毕业后在商河任教,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业第一线”回乡,随先生霍相新定居沙河乡大胡家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讲台二十多年的周德香再次拿起笔,开始了她一直痴念的梦想---写作,不为发表,只为记录生活。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在省市报刊陆续发表小说、散文等,其中有《世人谁做姜子牙》、《特殊年代特殊事》等,先后出版长篇小说《落凤坡轶事》、《马莲花开》、《满彩》、《奇人三奶奶》和散文集《香土》等,获得广泛好评。
散文《糖纸》获建国五十年征文奖。
2018年商河电视台做了两期专题节目《德香商河》,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很多人在节目后纷纷留言,赞扬这个耄耋老人长期笔耕不缀的精神和毅力。2018年被评为“感动商河人物”。
长期的农村生活是周德香创作的源泉,她的一系列作品中都精彩细致地描述了鲁西北平原上的风俗民情,包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她笔下的人物就像她一样顽强坚韧,历经生活的磨砺都勇敢面对。周德香的小说构思奇妙,故事情节流畅自然,人物语言朴素亲切,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朴实无华的人物真实可信,平实的叙述中真切地透视出人物的挚情实感。
多部作品被《鲁北文学》刊登并转载。长篇小说《奇人三奶奶》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