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军记》
文清丽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2年12月
,时长09:14
柳建伟评《从军记》
四十年的时代交响诗
柳建伟
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作为我的师妹,文清丽出版了这么厚重的一部长篇小说,我当然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她摇旗呐喊。
下面我就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个,我觉得文清丽近几年创作井喷的现象非常值得文坛重视。五年前,文清丽在全国还不算一个有影响力的作家,甚至也不算一个在一线的非常优秀的军旅作家,她那时的身份应该是一个重要文学期刊的主编。短短五年,文清丽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且优秀的军旅作家,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五六年中非常重要的女作家。她的这种蜕变是靠她在过去五年创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的、高质量的作品来实现的。我粗略地数了一下,五年不到,她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爱情底片》《光景》和《从军记》,除此,她在这五年当中还创作发表了二三十篇的中短篇小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集中创作发表了这么多长、中、短三种小说体裁的作品,这是非常罕见的。她的中篇小说,像《你不是尹雪艳》《好花枝》《地球上的泪滴》《姑姑艳传》等七八篇,都曾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选载。
可能我孤陋寡闻,但我认为,在过去的五六年里面,我们很少看到像文清丽这样井喷式的、高质量的文学创作。同时这些作品体裁面又很宽,专业领域开掘又很深,品位都相当高。这里边有纯农村题材,也有比较纯粹的军旅题材,有人生史诗的书写,也有家族史诗的表达;写病痛与人生的独特体悟,也写戏剧人生的个性化表达,读来好比“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著名评论家朱向前先生面对文清丽这几年的创作,做了这样的表达,他说文清丽这几年的创作让他想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莫言创作井喷的时候。我认为他这个比喻是比较恰当的。这五年中有三年,我们中国和全世界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肆虐。在这样的情况下,文清丽还在编辑《解放军文艺》,她是用业余的时间创作出这么多的好作品。我觉得她的创作井喷现象非常值得文学界的研究。
第二点,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地域和文化的孕育或者养育,是很有影响的。文清丽出生在咸阳市的长武县,长武从地图上来看,正好地处关中平原、甘肃平凉、宁夏西海固、陕北高原的中间地带,地理环境形成掣肘。里边的文化也不一样,一边是甘肃,属于西域文化,另一边,西海固地区又有我们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回族的文化圈,外加西安和咸阳的秦汉唐的主流文化圈,还有红色文化的辐射。所以,地域及文化交汇的地方容易产生实力很雄厚、创作力非常旺盛的作家。像文清丽的老家陕西,就有几个地方出作家和作家群,比如陕北出以路遥为代表的作家,关中平原出以陈忠实为代表的作家,商洛出以贾平凹、陈彦为代表的作家。所以,文清丽如今能够创作井喷,最近几年写了这么多好东西,长武这一独特的地域贡献很大。
第三个方面,我就讲讲这个《从军记》。我认为《从军记》这三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写得非常厚重,可说可评之处很多。评它是评论家的任务,也是美食家的任务,我在这里只是作为作者的同行,从一个厨师的角度来谈谈她给我们摆的这一道席有什么特点。
第一,我觉得这是文清丽迄今为止发表创作的集大成的一部力作,代表了她这个阶段创作的最高水平。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近些年军旅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我认为是代表作。第二,我认为这是一部自传体,是亲历性非常强的、个性化比较强的人生史诗,同时,它又是一部可以当作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很好的时代交响诗。女主人公李晓音,还有围绕她周边的十几个她的亲人、战友,这些形象的塑造都非常饱满。在阅读它的时候,我想起了前两年阅读的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朱秀海的《远去的白马》,有一样的阅读感受。第三,我觉得这部作品,确实和这两年火遍中国的梁晓声先生的《人世间》有可比性,它们都是写家庭的,都是写人生成长的,都是写这方面的好书、大书。《人世间》经改编成电视剧之后,更是火出圈了,我也期盼着文清丽师妹的《从军记》能够早日影视化。
内容简介
《从军记》是一部长篇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小说以李晓音以及她的大哥李晓忠、二哥李晓义为主人公,讲述了以兄妹三人为代表的农民子弟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奋斗成长四十年的故事。作者从三兄妹的工作切入,从野战部队、西部高原的后勤部队、军队院校到总部机关,描绘了他们的工作、恋爱、友情、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他们历经香港回归、抗洪救灾、青藏铁路通车、汶川地震、海外维和、国庆阅兵、部队换装等重要事件,他们有过犹豫,有过阵痛,但在强军征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军人的勇毅与担当。四十年里,李家兄妹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与部队变革的大背景紧密交织在一起,在平凡的岁月里,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军人的生活史诗。
作者简介

文清丽,《解放军文艺》主编,副编审。1986年入伍,陕西长武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人民文学》《十月》等发表作品600余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转载,出版散文集《月子》《爱情总是背对着我》,小说集《纸梦》《回望青春》《我爱桃花》,长篇非虚构《渭北一家人》,长篇小说《爱情底片》《光景》等多部作品。曾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长江文艺》小说奖、《广州文艺》都市小说双年奖、《解放军报》长征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来源:小说月报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