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秀
1.丘富开2.仰望星空3.李广恒4.成人之美5.柯美柘6.郑举纲7.静沐暖阳8.赵偲含9.凌赣文10.海纳百川11.莫祖颖12.上官红雪13.一剪梅14.青青子衿15.野鹤16.溪水17许明18日月


1.一剪梅•醉美汀州 (中调 吴文英体)
文/丘富开(福建长汀)
古郡汀州唐宋城。千古流芳,万世留名。
济川雄伟眼眸凝。翘角飞檐,高屋悬灯。
壮美家园游客盈。孔庙宗祠,水榭溪亭。
店头街上寄深情。哼起山歌,吟颂人生。
2.一剪梅 (正体)夜雨
文/仰望星空
秋雨秋风半夜涟,点滴苍苔,淅沥苍寒。
悠悠岁月望潇湘,故土难归,半世空言。
过往祸临车下眠,毁我金簧,夺我青鸳。
曾经茅屋笑谈喧,誓愿长随,无福长缘?
(以上两首由李广恒收审)

3.一剪梅·悼故友
文/李广恒
飘渺云空旅雁啾。疏枝落叶,暮雨生愁。
寒蛩篱下叫声凄,瑟瑟西风,寂寂寒秋。
冷月临窗噩梦游。手擎瑶盏,悲涌心头。
惊闻故友鹤西行,一语无声,双泪长流。
4.一剪梅·夜梦双亲
文/成人之美
尽孝唯期梦里游。唤父哽咽,唤母悲喉。
只言欢喜不提忧。陪御风帆,伴驾云舟。
风雨独行泪帕收。说累爹怜,说苦娘愁。
醒来孤月照心头。忆满城东,情暖高楼。
5.一剪梅·癸卯大寒
文/柯美柘(江西)
自古斯时正值凉。翠竹钗垂,老柳神伤。
今朝此刻似三阳,弱水腾温,白草无霜。
变暖缘由考究长。工厂林林,企业行行。
乌烟废气任疯狂。害死天台,苦杀仙乡。
6.一剪梅·大街一剪梅
文/郑举纲
糙手皴容质比瑰。听风迎寒,戴月追魁。
扫除杂碎铲阴尘,留下诚心,带走浮灰。
不是梅花胜似梅。素朴清纯,良善仁慈。
温棚粉蕾怕浓霜,难傲凝冰,怎副丰碑?
7.一剪梅·下班逢雨
文/静沐暖阳
雷电交加胆亦寒。风透单衫,雨袭焦颜。
单车载我把家还。水荡泥飞,影破轮旋。
一路坑洼一路颠。浑若汤鸡,徒惹心酸。
冷锅凉灶待炊烟。猫也空盘,狗也空盘。
8.一剪梅•咏荷
文/静沐暖阳
荷叶田田水满塘。风送清香。人醉斜阳。
红衣零落委泥藏。谁与商量。独自凄凉。
秋雨萧疏夜漏长。心事难忘。情绪偏伤。
几回惆怅立苍茫。何日归航。重理残妆。
9.一剪梅·静倚轩窗忆旧游
文/赵偲含
静倚轩窗忆旧游,秀女清姿,满眼含羞。
曾经携手荡兰舟,湖上并肩,月下登楼。
长夜孤心泪眼流,枕上难眠,梦里难休。
三杯浊酒又添愁,下了眉头,又住心头。
海纳百川收录6首

10.一剪梅·辞旧迎新
文/凌赣文
辞岁涛声任意流,迎新燕唱,忆旧莺愁。
时光不语染凝霜,山也闲忧,水也闲忧。
灵雀亭台信报投,雪色辞痕,野鹤寻幽。
同君饮酒醉心头。客兴诗吟,我兴歌讴。
11.【一剪梅】·雁南飞
文/海纳百川(黑龙江)
冷肃霜天处处秋,情也悠悠,梦也悠悠。
空中墨羽断肠愁。故里难留,北域南留。
飞往南方卧苇州。心为谁收,魂为谁丢。
离情最怕枕荒芜。盼到春头,即可回游。
12.一剪梅·岁末缕愁
文/莫祖颖(广东)
岁末年关似水流。城乡野陌,里巷新楼。
儿童放假最开心。小子无忧,老叟多忧。
往事随风若雾浮。雨露均沾,鸟雀鸣幽。
平生不怕雪霜酬。苦有欢声,乐有悲愁。
溪水审收三首。
13.《一剪梅·一剪梅 》词林正韵 周邦彦体
文\上官红雪
傲雪凌霜一剪梅。松哥相伴,竹妹相陪。
纵然无友不伶俜,和靖为夫,仙鹤为儿。
仰止高山群卉魁。暗香浮动,疏影徘徊。
风中花信遣谁传?九斗冬残,三弄春归。
14.一剪梅.腊八
文/一剪梅
腊八添诗岁吉祥。梅韵流香,粥韵飘香。
甘甜一碗可驱寒。先得春芳,早得年芳。
煮洒萦怀赞世强。岁秒朝霞,冬尽春阳。
浓浓年味急归乡。相见慈亲,欢喜高堂。
15、一剪梅·忆故人
文/青青子衿
忆度经年花正时。知音一曲,唱尽魂痴。
夜来独坐念楼西。云自飘零,月又忧思。
四十光阴绝远书。望断南雁,梦里情丝。
故乡一望一惊心,天命之秋,相见无期。
世外桃源审收三首

16.一剪梅,秋深感怀
文/野鹤
行到山腰已是秋,来时水浊,去处云游。
残红落日为谁留,如笼轻纱,锁在残眸。
老眼昏花辩事愁,误把萤火,看作星稠。
倦躯忽知似牢囚,进有苍山,退有凉州。
17.一剪梅·冬思
文/青青子衿
枯树残枝岭上愁。松已无神,竹亦垂头。
梅花并雪互依随。四野苍茫,拥尽寒稠。
素色清光天际浮。万倾严冬,孤立层楼。
窗前望月几多幽。 缺又何如,圆又何由。
18.一剪梅·秋思
文/溪水
斗转星移又是秋。叶落亭楼,风满高楼。
经年一别各天涯。来也难留,去也难留。
婉转离歌为客愁。颦蹙眉头,牵挂心头。
时光荏苒怎堪休。流水悠悠,思绪悠悠。
凌赣文审收三首

一剪梅 新春序语
许明(河南)
正是神州数九时,六花舞絮,三友吟诗。红梅怒放傲苍天。残叶纷随,冻水流移。
华夏龙腾展壮姿,冬日高悬,捷报频驰。苍蝇冻死不为奇。又是新春,更有新思。
一剪梅 三九天 (周邦彦体)
文/日月(敬金忠)
云里琼花铺满山。雾挂丛林,水滴冰川。
巧姑无奈褪花衫。幔卷银帘,收去苍烟。
夜半更深不入眠。钓起星群,静了家园。
手提老酒梦成仙。腊月生寒,旭日迎年。


第七讲填词要点·《一剪梅》
今天主要跟大家学习和交流两个问题。
1、填词要点《词源》卷下附有杨守斋(缵)《作词五要》,为南宋格律派词学的重要论著。下面我们来作一下简单介绍。

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飒,《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
这段话的意思也就是用什么曲调表达什么样的情调及情感。词的曲调失传后,音乐没了,但对词体的影响仍存在。

《二泉映月》表达是忧愁,悲切;《喜洋洋》表达的是欢快,喜悦;《满江红》适合于描写壮志、悲壮;《长相思》《忆江南》适于怀旧;《踏莎行》适于描写雅情等,反之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要择律。律不应月则不美,如《十一月调》须用正宫,《元宵词》必用仙吕宫为宜也。这个“律”就是指的词的宫调。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最早附刊于元杨朝英所编的散曲选《阳春白雪》卷一。他谈到宫调时说:“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仙吕调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清幽,大石风流酝藉,小石旖旎妩媚,高平条畅晃漾,般涉拾掇(duō)坑堑(qiàn),歇指急并虚歇,商角悲伤宛转,双调健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角调鸣咽悠扬,宫调典雅沉重,越调陶写冷笑。”虽然有些表述后人还不能完全明白它的意思,但此观点在文学界亦有较大影响,而被后来许多学者所认可。总的来说,认为一定的感情内容和一定的宫调形式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这仅供参考。

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词能依句者已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二,词若歌韵不协,奚取焉!或谓善歌者融化其字则无疵,殊不知详制转折,用或不当则失律,正、旁、偏、侧、凌犯他宫,非复本调矣。诗可以个别字不尊格式,然后在本句或下句用拗救来符合格律。词不同,词谱上标平、标仄处是不可通融、不可改变的。即便是标中(可平可仄)的地方,也要谨慎处理。

第四要随律押韵。如越调《水龙吟》,商调《二郎神》,皆合用平入声韵。古词俱押去声,所以转折怪异,成不祥之音,昧律者反称赏之,是真可解颐而启齿也。词的押韵要符合规范,不能乱来,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第五要立新意。若用前人诗词意为之,则蹈袭无足奇者,须自作不经人道语。或翻前人意,便觉出奇;或只能炼字,诵才数过,便无精神,不可不知也。更须忌三重四同,始为具美。 我们都知道,诗言志,词言情。因为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诗有着明确的分工。词中,多表现的是离情别恨。要写情,首先要在作品中注入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惟有这样,方能成就有新意的作品。一首好的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写照,也是作者思想的彰显。其中更是满载着作者的精神和灵魂。那么,这些东西是如何进入作品中去的呢?当然在于作者对其作品所注入的情感是否真切了。如何去看待和品味词中的“情”呢?赋情于词,手法是次要的,用心才是首要的。“词婉于诗”。“婉”是指词可以更自然朴实地表达人之本性的真情实感。清浅道白,花前月下,不必介意你写的多么缠绵悱恻。只要是真情实感,而不是要虚情假意的堆砌强凑。这就需要大家平时多读、多写、多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创作出好的词作来。勤能补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学习词牌《一剪梅》
1、词牌简介 《一剪梅》又名《腊梅香》《玉簟秋》此调以周邦彦词、吴文英的词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周词三平韵,吴词四平韵。区别在与第四句是不是押韵。

2、格式《一剪梅》,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 斜插疏枝, 略点梅梢。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中中中句 中仄平平韵
轻盈微笑舞低回, 何事尊前, 拍手相招。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 中仄平平句 中仄平平韵
夜渐寒深酒渐消。 袖里时闻, 玉钏轻敲
(钏chuàn四声)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中平中句 中仄平平韵
城头谁恁促残更。 银漏何如, 且慢明朝。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 中仄平平句 中仄平平韵
吳文英 上下阕各阕四平韵 《一剪梅》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吴文英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蛾鬟。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
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
剪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

再看龙榆生式词谱,周邦彦格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中中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其中第二句:中中中中。说一下,这句平仄在正版《钦定词谱》是:⊙◎⊙⊙,⊙本仄可平;◎本平可仄。
那么,为什么词谱标注的都是可平可仄呢?这是因为本词牌有许多作品可校对,这些作品的这个位置有的平,有的仄。
但是,具体到一首词,它肯定是遵守平仄规律的,起码上下片2、4位置的字的平仄是相同的。我们填的时候,可不能不管平仄,不能填成: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也不能填成:仄平平平,平仄仄仄,等等。
并且上下片最后一个字的平仄要相同。以后碰到其他词牌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分析一下正确的格式。因为我们填出来的作品,一首就是一首,一首词不可能是几首词的综合,没有什么互相校对的问题。一定要符合起码的平仄规律。这也是审词牌的一项重要工作。吴体只是第四句押韵,其余和周体相同。

还有一点要注意:吴体格式里没有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韵
我们填的时候非得严格按这个格式吗?不完全是。前面格式中标了可平可仄的地方,可以参照处理。
有一些词牌正体的格式里也没有可平可仄,那是因为修订词谱的时候,本词牌没有其他作品可校对,仅此一首,或者几首平仄都一样,只能严格按它的平仄来填。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整句都是可平可仄,二是整首都没有可平可仄,第一种情况,不可以不管平仄,/第二种情况,不是没有可平可仄,而是没有标出,我们可以参考本词牌的第一首处理。其他情况,可以参考我们上一讲的内容: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平仄标注“中”的时候,一定不要以为这些“中”字处可随便填,要查正版钦定词谱,看看这些“中”字处,本来应该是平是仄,以避免出现“平仄平平平平平”这样的句子,仍然不能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等,
词没有这些专门的要求,但遇到“诗句”的时候,就尽量避免。

3、词例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六平韵,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我们看蒋捷的这首《一剪梅》句句带韵,这就是变格,上下阕六句六平韵。没有标出可平可仄的地方。那我们就可以参照周体也就是周彦邦的正格来处理。这个词牌变格很多,
钦定词谱中以周词吴词为正格,也有的词谱以李清照词为正格。目前网络上以蒋捷的词为正格较常见!这次我们来讨论蒋捷这首: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本词第四句有两种版本:《钦定词谱》:秋娘容与泰娘娇。网上大多情况:秋娘渡与泰娘桥。 蒋捷到底是写的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秋娘渡、泰娘桥,都是吴江的地名,一个是渡口,一个是桥。至于如何去理解这不同的两句,秋娘渡与泰娘桥,舟行经过的两个地方,当然这秋娘与泰娘两个形象使作者想起了家乡的妻子。秋娘容与泰娘娇,按字面意思,是说秋娘与泰娘长的一样的娇美,但联系到吴江,其实说的还是这两个地方的秋娘渡和泰娘桥,还是想起了家乡的妻子。

4、审词牌 下面我们来分四步来审《一剪梅》这个词牌。
1)押韵 现在大家继续看这首词的韵字: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请大家找出韵字:浇、摇、招、桥、飘、潇、袍、调、烧、抛、桃、蕉。《词林正韵》第八部平声 二萧三肴四豪 通用(上声 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 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 通用),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风又飘飘,雨又潇潇。这里的“飘”“潇”同韵,都是韵字重叠使用,
我们把这种韵字重叠使用,用韵方式叫做叠韵。叠韵分两种:
一是叠字韵就像“风又飘飘”、“雨又潇潇”,“飘飘”是叠字,在韵脚上就是叠字韵。
二是叠韵母,比如“逍遥”是韵母相同,如果在韵脚上也视为叠韵。概括地说:同韵母的两个字同时出现在一个韵脚,就都属于叠韵。我们再看李清照这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里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邻的两句连用两个“头”字作为韵字,这叫做重韵,
凡是韵字重复使用的都叫做重韵,这种用韵方式在律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在很多的词牌中,却是出彩的亮点,
比如:《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如梦令》:知否、知否......争渡、争渡......《钗头凤》:错、错、错;莫、莫、莫等。 还是举《长相思》的例子看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 这个词牌不但有重韵还有叠韵,大家读一下,是不是很流畅的感觉。很多资料把重韵也归到叠韵里面,这个大家明白就好,这是审词牌必须注意的一点。

2)句式上下片都是7,4,4,7,4,4 ,先看里面的7字句,我们打出来,且注上平仄:
一片春愁待酒浇,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秋娘渡与泰娘桥,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何日归家洗客袍?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流光容易把人抛,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像不像一首的七绝?他只是第三句也用了韵--袍,如果我们把这个袍字改一下,比如改成“枕”就是:
一片春愁待酒浇,秋娘渡与泰娘桥, 何日归家清客枕,流光容易把人抛,四个七言句,像极了一首七绝,而整首词看起来就是一首七绝每句后面加两个四字句相对。所以前人把词也叫做诗馀。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诗馀,并不是说它是“诗之剩馀”,而是说它是在诗的基础上加字加句而成。加字加句是为了与旋律相协,同时,加了字句,形象会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3)对偶和重字下面我们再看四字句有什么特点,每两个四字句都有对偶,这个特点,不管用谁的格式都一样的,每两个四字句对偶。有不对偶的吗?有!如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吴文英的教问孤鸿,因甚先还;雪欲消时,泪不禁弹;春在西窗,灯火更阑等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的顺序关系,有人把这叫做“流水句”。“流水句”,不是流水对,流水对是对仗,而“流水句”不是对仗。“流水句”只是有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顺序关系的上下两个句子。但它是可以代替对仗或对偶的,所以,如果《一剪梅》此处没有对偶,就一定要用“流水句”。注意这个词牌对偶的特点:不但不拘平仄,而且有意用了重字:“江上舟摇,楼上帘招。”“风又飘飘,雨又潇潇。”“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的“上、又、字、了” 每一个对偶句都有重字,而且都在同一位置,这显然是作者有意这样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气,同时读起来有一种韵律回环的美感,这是这个词牌独有的特点。词中允许重字,但是重字都很有规律,无论对联、写诗、填词都把不规则重字视为硬伤。我们用时要用的好,要让人感觉比不重字更好。比如苏东坡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重复了好几个字,“墙”字用了四次,甚至“笑”作为韵字也重复到词里面,这在写诗中都是不允许的,但苏轼在词里用来却流畅自然,妙手天成,这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

4)题材大家看以下的词例:
一剪梅(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钏chuàn)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应该是感伤的情调。
再看:一剪梅•赠友人(吴文英)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峨鬟。(鬟huán)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翦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这个好懂,第一句就说伤心了。

再看: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个是什么情调?还是伤感。一剪梅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个第一句一看就有愁了。综合以上四个最有名的词例,我们可以发现:《一剪梅》这个词牌,所填的内容都是略悲伤的,都有些愁苦,相思啊,送友啊,郁闷啊之类的,但是,都没有到死去活来的程度。所以我们填的内容也要略伤感一些、缠绵一些。

本讲提纲:一、作词要点二、《一剪梅》

《一剪梅》
《一剪梅》 又名《腊梅香》、《玉簟秋》。此调以周邦彦词《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周词三平韵,吴词四平韵。区别在与第四句是不是押韵。每两个四字句都有对偶或流水句,用韵较稀,四字句占全词三分之二,而且前后段两结句均为仄仄平平式,故音节和婉明亮。这个词牌对偶的特点:不但不拘平仄,而且有意用了重字,所填的内容都是略悲伤的,都有些愁苦,相思啊,送友啊,郁闷啊之类的,但是,都没有到死去活来的程度。所以我们填的内容也要略伤感一些、缠绵一些。

《语音课件》
https://h5.renrenjiang.cn/#/activity?aid=1177587&su=5074936词班第七讲黑眼睛今晚7点半与大家不见不散!

第七讲作业:
填《一剪梅》一首,题目自拟,韵部自选。一剪梅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词牌格式(词谱):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周邦彦
词谱: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中中中句,中仄平平韵。
一剪梅花万样娇 斜插疏枝 略点梅梢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韵。
轻盈微笑舞低回 何事尊前 拍手相招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中平中句,中仄平平韵。
夜渐寒深酒渐消 袖里时闻 玉钏轻敲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韵。
城头谁恁促残更 银漏何如 且慢明朝

写作要点:
1、平仄格式:用搜韵来检查作品的平仄格式是否正确。
2、句式:744 744,744 744 ,吕调。
3、对偶:上下阕的第2 3句,第5 6句均要求对偶或者是流水,四字句:中中中中的地方要注意。
4、用韵:周邦彦体上阕六句三平韵,下阕六句三平韵。
5、重字:没有规律的重字,是不允许的,《一剪梅》这首词牌词牌要求在四字句对偶处,(或者是流水处)有重字,为加重语气的。
6、这首词的格式要求,上下阙格式相同。
7、内容都是略悲伤的,都有些愁苦,相思啊,送友啊,郁闷啊之类的。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野鹤 段志军
收稿:刘建萍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