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与冲突》(八十九)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中华文明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整个人类文明注入更多更深的道义性、规律性、天人合一性思想,迫使资本主义文明中的糟粕内容退出历史舞台。在世界文明的互鉴交流过程中,世界人民自然会对各类文明的文人性、道义性、规律性、可持续性、包容性、和谐性作出比较,具有七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文明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飞速建设中脱颖而出,向世界证明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与强大生命力所在!文明的灵魂就是文化,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体现在哪里?魅力如蜜它不仅是对人类灵魂高度吸引而且主要是对文化包含之道的无愿无悔之追求与陪伴!因为文以载道,道化天下,道法自然,而得道者多助,千万年来中国以命循道者比比皆是,精神之求原因就来于此,道的味道胜过人间千术。大道之律就是宇宙及其支配万事万物规律,从宇宙本体到万象运行规律,从规律到人们认识规律存在的过程。这里可借《中庸》明示之,《中庸》开篇首言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者本也,道者始也,教者传也。然古人学道之目的除了自己明道之外,还要生出一颗济世救民之心,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道感人,以道悟人,以道达人,得道者往往要以言以文以理以行而入世,助天下人成道入圣,为天下人立言,为天下人立志,为天下人立功。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言:“人必须先说很多,然后保持沉默”,一语道破悟道者的心声,这也许是对思想顶峰心态的一种影射与反映吧。

一个文明的延续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一切人类文明的中心内涵就是促人积极向上的符合道义要求的人文精神思想。千百年来对于世界各地各民族各国家承传下来的圣哲文化,人类文明都在无限地领收吸纳它们,然后将人类文明中的共性文化作为未来大同社会的思想基石,磊起了一方灵魂世界,令世界民族文化灿若繁星又互鉴共荣。从东方的孔子、老子到古印泥泊尔的佛祖,从中亚的穆汗默德到犹太的耶稣,从希腊古哲唯物论的泰勒斯到唯心辨证法论的苏格拉底,从尼采再到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到量子力学,从砸向牛顿的苹果到万有引力,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到未超三维时空科学思想的无限光茫。人类文明将赋与自身具备更阔的宇宙哲理、自然感性与社会道义。“食与色,人之性也”乃自然之性,然作为人之本身应当超越动物的食色之感性,当向人性中之文化理性转变,人类文明除了动物本性需要外,人类文明更应应当具备宗教情怀、哲学思维与科学超越精神,人类应当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又归何而去?从而明明白白而活,到无牵无挂而死,从超凡脱俗入世到自由升华晴空,人间万物无所留恋,生死随性无所畏惧,缘来缘去无所牵挂。人即使不能大丈夫般顶天立地,也决不能如草虫般一生糊里糊涂。人类文明并非仅仅表现为物权文明、物质文明、人文需求文明,人类文明的更高境界是精神文明、道德文明、思想文明以级超越人间三维时空思维的宇宙文明。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人类野蛮随时伴行!许多人类文明的思想都记载在《经典》之中。经典是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指路明灯!从这些圣硩的先籍中,如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佛经、圣经、古兰经以及资本论各类哲学科学著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到了历史文明与野蛮脉搏及规律。资本主义文明以及社会主义文明中符合道义与人类发展规律的思想,已经被中华文明所吸纳,人类文明中一切野蛮的、非道义的、违背自然规律的思想或行为必将被历史抛弃!大观人类文明的以往历史,一切大浪淘沙,竟是明晰可鉴。

人类文明是宇宙文明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脱胎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必须符合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要求,资本主义文明中所谓“人定胜天”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思想不过痴人说梦罢了。我们仰望星空,或问宇宙是什么?宇宙就是本体规律及其存在状态的总和。古圣先哲及近代科学家用毕生精力作出的探索,今天的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读出圣贤精髓之笔,这种幸福是古代千里拜师求学之士所无法体验的感受!今天科技时代的人类不能不要轻易否认先人用经典著成的结论,在一个完整的大象前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触角也许仅仅摸到了大象的点点外肤,但这也为我们寻觅大象的整体与灵魂并提供阶梯与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基础。很多人在反思当今资本主义引领下的人类文明,是什么原因人类放弃了灵魂的升化?走入了物质文明的泥泞,又是什么原因人类附膻于物质文明浮光掠影的繁华,又将清白高尚的灵魂无缘抛弃!综观千万年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不是财富,而是文化的贯穿与灵魂的文明记忆!物质文明仅仅是精神文明传承的工具,人类文明应当将精神文明之求置于物质文明之上!

如果经典告诉你,万物皆有其灵,你相信吗?如果我们告诉飞虫走兽,人类飞船可以自由地飞往月亮,而这些飞虫走兽们会相信吗?这就是时空维次的智慧差异!飞虫走兽的智商属于二维思维,人类智商属于三维思维,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超三维时空科学时代正在到来,古老的宗教文明与未来科学文明将互鉴验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博士江本胜先生,在一次偶然的冷冻试验中发现一个秘密即水有灵魂意识。他通过与水展开对话并在水杯上贴上各种感情文字符号等,又反复观察水冻结晶,发现结晶体随着人们给其传达的思想感情而发生改变,最后江本胜博士得出结论:水有灵魂。其实江本胜博士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他的试验结果仍然震惊了宗教界,古老经典所言的万物皆有其灵的思想得到了当今科学的验证,意识就是水的灵魂!这让我们想到了佛教逸录中关于“高僧讲法,顽石点头”的故事。那么灵魂是什么?佛教把三千大千世界用三个字表达,这就是:性、相、识。其中“性”是宇宙本体,“识”是宇宙灵魂,而“相”则是发展变化生生灭灭的宇宙万物。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之笔不过是“天人感应”理论,这与佛教理论竟如出一辙!

人类文明必须走出资本主义文明的物质羁绊,将利益至上的物质文明与道义至上的精神文明并驾齐驱。以思想厚重、历史悠久、以德配天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在七千年吸纳了世界主要文明的精华之后,如今具备引领世界文明走出物质文明樊篱的能力与条件,资本主义文明历经二百年物权至上的民主宣传,如今正在日薄西山,资本主义文明在万余年人类文明中仅仅昙花一现,就被中华文明借用四十年改革开放之机将其精华全盘吸纳!人类文明应当走向哪里?其实冥冥之中早已天定!只是欧美西方世界不愿看到这个“文明交替”的时间来得太快。中华文化在洋务运动中言为落后文化,中国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言为糟粕文化,中国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言为迷信文化,在一百五十年的中国文化的沧海桑田中,这些中国优秀文化被贴上“落后”“迷信”“糟粕”甚至“反动”的标签,孔家店曾被人砸过,孔府曾被人毁过,中华文明曾作为“牛鬼蛇神”被人横扫过。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文明能够七千年来屹立不倒必定有其与众不同的生命顽强力与精神活力所在!中华文明的道性思想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复兴、文化繁荣中重放光茫,中华文明的道性思想必定胜过人类文明中的所有术性思想,以道御术,从而成为人类文明中普世文化价值观的骨干思想,并引领人类文明走出文明冲突,通过文明互鉴,走向文明大统。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