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价值的时候,混再牛的圈子也没用
原创 洞见
声音 吉立红
01你没价值,混进再牛的圈子也没用。
李雪琴曾在采访里分享过一段经历。在纽约留学期间,她曾参加了一场纽约的北大校友聚会。前来参加校友会的人,在纽约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要么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要么有丰厚的财富。为了参加这场聚会,她特意化了精致的妆,穿了高跟鞋。可她去了以后才发现,根本没人搭理她,即便她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对方也只是笑笑,并没有想要加微信跟她认识的意思。
有人要了现场很多人的微信,唯独不找她要微信。李雪琴的经历,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忙于各种聚会,混迹各种圈子,目的就是结交牛人,建立人脉。
但实际上,如果你没有价值,即便削尖了脑袋,混进再牛的圈子也没用。
所以,你还是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得有料吧。那个时候,你再去混圈子,混人脉,别人才可以接纳你。”
人脉的强大,建立在个人强大的基础上。如果你不够优秀,所谓的人脉就是笑话。如果能力够强,人脉就只是锦上添花。
你的价值,最终决定着你在别人眼里的位置,决定着别人对你的态度。
成年人社交的真相:价值互换。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斯曼曾提出一个“社会交换理论”:任何人际关系,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构建有效人脉关系的根本,就在于你的可交换价值有多大。你的可交换价值越大,愿意主动跟你打交道的人也就越多。
经济学家早就说过,人脉的核心就是资源的互换。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个人想要认识你,背后其实都是价值的相互吸引。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对方价位的秤。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要先想想自己能提供什么?
有人把社交分为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
所谓功利社交,就是指为了获得信息、知识与物质的交互传递,从对方身上获得某种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年少时我们更热衷于寻找纯粹的陪伴,兴趣上的共鸣。但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发现,功利的社交才是最靠谱、最成熟的社交。毕竟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愿意在一个无用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当孙悟空还是泼猴的时候,为了守住地盘,它和一群小妖打来打去。当他学了一身本领后,取经路上,各路神仙菩萨都帮助他。
你身处卑微,遇到的大都是同类;等有了价值,才有机会遇到贵人。
很多人经营人脉时,习惯往外求:求资源、求渠道、求关系。
但真正聪明的人,习惯向内求。因为他们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作家王世民在《思维力》里写道:
“在你的价值未有效建立之前,不要浪费精力在圈子上,若自身没有交换价值,一切社交都是无效的。”
在你自身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时候,人脉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实力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
所谓的人脉,不过是优秀的副产品。当你优秀到了一定地步,人脉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作家连岳说过一句话:“不要担心没有人脉,要担心自己没有成长。”
成熟的人,不是在他人身上使劲,而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真正高情商的社交,是用自己的能力,打通圈层的壁垒。
就像赫本说的,我不去追逐月亮,我要让月亮奔我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