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给生活的回忆》
作者/军歌
配乐编辑/军歌
朗诵:军歌
****
早春三月的顺义县木林镇大韩庄村,田野里沁人的寒气还未消退,被白雪覆盖着的冬小麦已经渐渐露出土壤张望着,

一轮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漫天的朝霞,映照在潮白河冰面上泛着晶莹的光,透明的冰层下,河水已经缓缓流淌,婀娜的垂柳已经开始吐出嫩芽,它似乎要急切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六十年代末,一个新的名词—知识青年,响彻了祖国山川的沟沟茆茆,响彻了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响彻了幅员辽阔的大草原,响彻了整个华北平原的每一个乡村角落,一批批有志青年,纷纷响应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人生中第二故乡插队落户。

大韩庄也同样迎来了一批有知识的新农民—知青。我们就是这时候走进了大韩庄知青的院落。
知青宿舍的大院很宽敞,整洁的院落占地近十亩,粗壮高耸的杨树下,盖起了三排灰色的砖瓦房,宿舍内雪白的墙壁,黄色的窗棂,水泥的地面,15平米的房间四个单人的床铺,在那个年代,能住上这样的宿舍,还是很奢华的。
院落里建有伙房、篮球架、乒乓球台,公社知青办领导为了知青有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尽可能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感到一种家的温暖。
院子里有一台压水机,解决了所有人的喝水以及生活用水,它不知疲倦每天吱吱嘎嘎的响着,压出的井水清澈甘甜,炎热的夏季喝上一口沁人心腹至今都回味无穷。

刚刚走出校门的知青,一下来到远离城市的乡村,不适应的感觉油然而生,每天早上要按时起床吃早饭,然后到每个人所在的小队聆听着大树枝桠上用铁丝挂着的三角铁或者一段锈钢轨在队长的敲击下发着铛铛的声响这就是小队的集结号去领取当天的农活儿,

鸡鸣天不亮就下地晚上披星戴月回来有的人身体弱小,特别是女生从小都没干过农活,一天下来腰酸腿疼,身体疲惫的如同散了架。
乡村的夜晚,天空很明亮。无边无际的浩瀚夜空,繁星点点,在头顶闪烁。沸腾了一天的村庄,除了蟋蟀、青蛙的叫声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整个村庄已经进入静谧,

劳累一天的知青,已经进入梦乡,有的人睡不着觉开始想家,想念父母,思念北京,有人甚至悄悄在流泪,毕竟还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啊。
日子一天天要过,每天的农活还要干。那时候,前途是渺茫的,真说不清何时能再回到北京,回到父母的身边。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每个人不管怎样都坚持下来了,我们和农民一同收割,一同除草,一同犁地,一同拉车,风里来,雨里去。每个人脸晒红了,皮肤晒黑了,一段时间下来心态也慢慢融入到农民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田里的麦苗熟了一茬又一茬,而知青们,也渐渐适应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开始喜欢街坊四邻的乡里乡亲,喜欢同学之间的相处,喜欢每天这种集体的生活,虽然大田里的活计很累,但逢到休息日,每个房间都会飘出欢乐的歌声、笑声,聊天儿声,洗衣声,有些人随身携带着乐器,也不时发出悦耳的旋律,大院里充盈着乐观的气氛,

知青的生活虽然相对很苦,但当时革命的思想以及接受再教育的态度和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意志,始终没有改变。

大韩庄的村西北有一条河,老乡们习惯称呼它西北河,河水两岸杨树参天,枝叶茂盛,一条几十米宽的河水,晴天时,清澈可见缕缕水草在水下缓缓飘动,碧波荡漾,河面静谧,
阴天下雨时,河水湍急,白浪汹涌如万马奔腾一泻几十里,一座占地百亩的丘陵小岛坐落在河水中央,岛上各类树木繁多,芳草娓娓,犹如绿毯铺满整个小岛,景色优美动人,蓝天白云下,不时传来布谷鸟的叫声,整个小岛,衬映着碧蓝的河水,犹如一幅五彩画布铺展在西北河上,这绝美的画卷如果仍再呈现,将是北京近郊区一个旅游的绝佳圣地。

大秋季节,知青们空闲时,带上生活用具,在河边沙滩上,挖一个坑,在那里烧花生,烤玉米,吃的滋滋有味,玩的不亦乐乎,仿佛又回到了朴实无华的童真至今想起都很怀念。

不知不觉来到大韩庄,已经近三年时间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已经有了一种深深的眷恋,知青之间的情谊也在加深,特别是学会了田间农活的种植和管理,体会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句话的含义。

78年前后,国家对知青返城有了新的政策,开始有四面八方招工单位来招工,我们也分批陆续即将返回北京了,此时,很多人却有一些隐隐的不舍,毕竟在一起相互依偎,同吃同住同劳动几年,分别时总有一种酸楚,一股浓浓的情感在每个人的心中缠绵。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四十多年过去了,曾经返京的知青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为国家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回想走过的知青岁月,虽然几年的青春交给了第二故乡,通过锻炼收获了很多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留下的是长久的记忆,回忆大韩庄的山山水水,泥土的芳香,回忆乡亲们淳朴的音容笑貌,回忆知青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回忆那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回忆残阳如血的夕阳下,一群知青扛着锄头,铁锨,哼着小曲儿,踏着遍地的金色余晖,在田野小路上行走的美好画面,颇有“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感觉。

如今,当年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岁月的镰刀无情的在每一位的脸上留下了道道皱纹,鬓发已染尘霜,还有的人因病,已随着时光过早的消逝在岁月的长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时间在流淌,留下的是深深的记忆和永久的回忆永远陪伴。希望我们这些战友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就将在大韩庄下乡那一段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生活的回忆吧…

***

二零二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军歌写于北京
***
作者军歌

朗诵者简介:军歌,(北京)
中央电视台,国家史志特邀宣传片解说。
中国百名书画大师纪录片解说
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艺术指导
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大奖赛终身评委。
世界诗歌精英朗诵团团长,
多家媒体及网络平台首席主播。
2019年度获得世界诗歌卓越贡献奖。
2020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世界人类贡献奖章。
***

***
制作/军歌
编审/冰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