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活出自己
文/三分田
活出自己
不能被世事物利所累
不同的年纪
演绎着不同的自己
叙述着不同的故事与经历
想信人活到一定的年纪
内心平视世事,已看淡参透
是非名利已是过眼的烟云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
不讨好高高在的人
更不能看贬低他人
也不比讨好别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卑
也不要迷失自我
更不要怀揣不必要的压力
束缚自己
人生就是在经历的同时
也在品尝生活中的百味
在漫长的岁月里
一边感受一边领悟
一边懂得一边把握
在现实中充实完善自已
在独立坚毅中独善其身
在浮华风尘利益面前
顺其自然 做好自己
人没有不被议论的人
世事中没有不被好恶对待的人与事
在喜欢自己的人那里
去热爱拥抱生活
在不喜欢自己的人和事那里
去思考换位 理性对待
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单纯
不然无论你愿意不愿意
喜欢不喜欢
总得融入千变万化的现实中去
在这个社会大容器里
润染着五颜六色
多彩的人生
提升完善自我
活出自己 活出滋味
教育的思考
文/三分田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老人家的教育理念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更是教导性的理论基础。
当前我们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最大的困局是什么?请允许我做个浅议,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目前,我们的教育部门、学校领导、教务科室,似乎是把老师当学生管理,把学生当祖宗老子管理。”这两句话是一位老师在文章里说的,很是入木三分,确实应引起我们思考。请允许我也大胆直白的说几句:我们的教育方针,方法及理念的确出了问题。搞教育研究,制定政策规则,部门出了问题。他们不搞调查研究,不到基层,在那里闭门造车,往往站在个人角度,更甚的是不作为,怕担责。取宠家长,站在娇惯孩子的角度制定政策,更多的是约束了老师。现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出现了本末倒置、枝干分离的现象。千年的尊师重教将消耗殆尽,应有的良好传统家庭教育也正在走向畸形,其中还存在利益链内损。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关乎国运,不管是慈母还是严父,都要教育子女学会程门立雪,悬梁刺股。向善,守德,尊师重教,爱国,勤俭,持家,身教重于言教,言行并举。 “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就当今社会来说还要遵循传承。教育不是万能的,在某种特殊情况和教育无效的同时,适当的惩戒方法还是很有必要。
有篇文章里面,有位妈妈是这样写给孩子的:“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去当一个心怀敬畏、不丟信仰的学生。你要明白,肓目的鼓励和宽容,只会培养出温室里的花朵。”好的教育,必须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须应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所以,在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家长和孩子从来都不应站在老师的对立面。老师和我们做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把孩子教好,期望有一个好的成绩和好的未来。切记:千万别赢过老师,最后却输掉了孩子。
只有把老师放在正确的位置,教育才会有希望,才发挥作用。全社会只有尊重老师,提高他们的地位,生活待遇,把老师当人看,给他们应有的尊重,老师的压力才会减少,才会激发教师的热情,教育才会真正焕发生机。当教育有了生机,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何愁我们的教育事业没希望!孩子没有生机,学业无成!
就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是在必行!分数不是考量一个孩 子优秀不优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品学兼优,有思维爱思考,有爱国情怀和远大理想,更有操作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高智商、低智能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