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深夜里的“暖镜头”

“叮铃铃!叮铃铃!”2月5日清晨5时许,沂南县蒲汪卫生院值班室突然炸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正在值班的医生崔金峰赶忙接起了电话。
“崔大夫,崔大夫,麻烦你快来我家一趟,我母亲不舒服,情况不大好!”电话那头传来李大娘儿子焦急的呼救声。放下电话,崔金峰立即拎上急救箱,叫上救护车司机,向着十几里外李大娘居住的村庄呼啸而去。
来到李大娘家,崔金峰发现她在床边不停地恶心、呕吐。“崔大夫,我晕得挺厉害,还一个劲儿头疼.…”李大娘喘着粗气对崔大夫说。
经对李大娘测量,其血压值是220/140mmgh。崔金峰根据临床经验和对李大娘的体检判断,老人病情危重,初诊为高血压危象,需用微量泵进行硝普钠治疗。鉴于当地卫生院没这种设备和药物,崔金峰建议立即转诊到沂南县第三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总部沂南县第三人民医院(下称“沂南三院)进行治疗。崔金峰向李大娘家属简要介绍了沂南三院的诊疗服务水平,征得他们同意后,立即联系好沂南三院急诊科,安排卫生院救护车将李大娘和家属送到了沂南三院。同时,沂南三院在接到崔金峰的转诊申请后,马上做好了一切救治准备。

按照蒲汪卫生院《们2小时转诊随访制度》和《首诊医师负责制》要求,首诊医生崔金峰随后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到,李大娘经沂南三院及时救治,病情已平稳,现正在住院观察治疗。
“崔大夫,早就知道您是咱临沂的名中医。那天半夜里,要不是您医术高明、判断准确和果断地帮俺转诊,还不知道俺娘会怎么着呢。谢谢您,谢谢您这位人民好医生!”电话那头,李大娘的儿子一再对崔金峰千恩万谢。

“还客气啥?按咱们现在实施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案要求,我就是负责李大娘健康养护的家庭医生啊。”崔金峰在电话里向李大娘的儿子介绍说,2023年是蒲汪卫生院患者满意度提升年和规范医疗服务提升年,该院以卫生室为基地,建立微信交流群,配备专职救护车司机和医生,24小时在岗服务,严格按照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发挥紧密型医共体在县、乡、村的医疗服务优势,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第一时间救治和转诊,从源头上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