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不逢,故人应遇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董桥说,朋友恰似独行旅人风雨晦暝中遇到的幽幽灯火,永远带着一份鼓励一份安慰:“可是,走着走着,蓦然发现,灯光在无声无息之中熄灭了,一盏一盏,没有预警,没有告别,只是悄悄地消失。‘回首灯火阑珊处’,也还不对,熄灭就是熄灭, 再也看不到犹有阑珊余晖, 西风残照。去了的,永远不能再回来。”。
初读老先生的《青玉案》是在深秋。通篇读完,不禁被书中所点染的友朋之相契所深深打动。从前我不明白“哀而不伤”是什么意思,如今读到这段文字,心头好似被一阵遥远缥缈的力量准确地攥住,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又觉得说什么都不合意。有时候言语是最大的叛徒,我们除了沉默,也只好沉默。由此产生的心绪自然都敷上了一帘朦胧的无奈,深深浅浅,不可名状。我想,“哀而不伤”大抵就是聂鲁达诗中的忧伤是厚的,而忧郁是薄的。”吧。
老先生阅世深人一等,因而下笔前顺手一拈,处处是“事”,尽得风流。我捧着书仿佛捧着一碗浮浮沉沉的人间:春台遗韵、梅家灵芝、亦梅先生、萱园嫁妆……董桥无论是对待古物还是朋友,都随缘妥帖,在待人接物上多的是一份雅致的关怀。
世道苍茫,俗情如梦,心意相通的朋友就如同一见钟情的古物,可遇而不可求,其间多的是不可控的现实因素和玄妙而不可言的因缘机遇。也许你们总在山穷水尽处悄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的避雨邂逅,你们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路过的风整了整袖袍,把你们未曾开口说出的话荡进彼此的耳朵,一闪意会的眼神,几握无语的关怀往往比泛泛的絮叨更为有力。也许下一秒雨就停了,你们互道珍重,分道离去,心中却十分笃定: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又是这样的雨天,你们总会再见,总有机会说出那句:“好久不见。”
生活,自然从来都不是容易的, 命运的褶皱里多的是摊不平,晾不干的心事。朋友就是这样一种角色:当你迷失在生命的荒村僻巷里,他要迈过千山万水去为你指路,即使手中没有明亮的路灯,他也要给你一个安慰的拥抱。你看,缘分早已戏弄你们多年。
但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人总是要分开的。也许,世间的奥妙就在于峰回路转,分离聚散。灯光会在无声无息之中熄灭,一盏一盏,没有预警,没有告别,只是悄悄地消失。去了的,永远不能再回来。就好像从前的无数个夏夜一样,院子里的柳树上藏了一坛好蝉,你熬好杏花粥,剖个沉在井水里西瓜,擦好凉席,一切准备妥当,可是陪你看月亮的人已经不在了。抑或是在某个丢失睡眠的深夜,你披衣而起,问候从前的信件,窗外积水空明,旧友的字缠着藻荇和萍钱浸在竹柏影间,你够不着,只得远远地看着,一个不留神它就变成了月光,偷偷地淌进屋内,静静地卧在你的床头。
“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哀而不愁的心绪像是裹了一层郁郁菲菲的水汽,心里头风雨如注,如同一杯浊酒当头浇在没有名字的坟丘上。也许故人正在某个遥远的地方偷偷地思念你,白色的袖袂和衣带率领着夜空中所有的星辰为你指路,也许山水不逢,故人应遇,你们总有机会说出那句“好久不见”的。
作者简介:
顾雯丽,现就读于重庆大学新闻系。喜爱阅读与旅行,追求惊花落雨的春秋辞笔。流淌出的文字多是一时心绪使然,并不刻意遵循任何现实逻辑。时常鼓励自己对生活保持敏感,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希望在滚滚红尘中不忘初心。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