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冉冉升起新星
———读杨晓景长篇小说《奔跑的叶子》有感
作者:卫敬安
一、引人入胜的开场
小说一开始就是古都报社办公室又响起了刺耳的电话铃声……不甘示弱……急促铃声就像扯不断的线团……打电话人似乎恼火了打爆手机我还是非打进去不行,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眼球,读者心里问号???这个办公室里各位编辑已经听烦了的电话,无人理睬,根本原因是小报记者武某实名举报。为报社带来了“新闻官司”。乔主任接电话后以命令口气让古都报社编辑魏立彦处理。魏虽然心中不悦但领导安排的事不可抗命,恰巧魏立彦的作家朋友梁馨妤把尚未出版的小说《奔跑的叶子》书稿借给魏立彦阅读,美女作家梁馨妤眨了眨长睫毛的眼睛狡诘地针对骚扰电话说“我觉得不管怎样,你仍应该给人家一个明确的态度,因为你们代表的是媒体,你们的态度就是媒体的态度”“你要是想知道答案,看看我的长篇小说就明白了”。魏立彦喜出望外回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稿阅读起来。

作家笔触一转行文从容不迫,静水深流,老太太纺线慢慢拉娓娓道来,展开她小说里人物命运,读者跟随着主人公的足迹,从荒凉的黄土高坡、贫瘠土地、贫病交加家庭背景,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学校进入单位,从计划经济时代跨越到市场经济时代。时代进步的过程也是主人公成长的经历,也使他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二、活灵活现的人物刻画
《奔跑的叶子》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形象刻画上采用白描简笔画,抓住人物特点个性让读者耳目一新,幼年的主人公陈灵均生在贫病交加的家庭。由于大人尚且食不果腹他更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外号“大肚子将军”,四肢细长,肚子特别大,肚皮薄的像纸一样,里面的肠子从外面都能照见。不禁使人联想贫穷饥饿笼罩的非洲居民,黑人妇女抱着脖子细长耷拉脑袋的孩子,以及绝望的眼神。极左时代的下乡蹲点干部。典型的要红旗,不管群众死活,为了个人升迁而牺牲群众利益,建“社会主义金色大厦”为登报为轰动效应为评奖为邀功为当先进典型,把好好的玉米全部霉烂的恶性事件。为了活命的群众吃了霉变有毒的玉米,导致随后村里八个中青年患上绝症而先后丧生的悲剧。

中学班主任老师鲍书简宽大的鼻孔因为牙齿咬得过紧被撑的更大了,鼻翼在快速地翕合。卫校老师彭抱瑜的脸,粗糙不平,上面还密密麻麻地长着高低不平的疙瘩,看上去很恐怖,典型的“福尔马林脸”。初三插班同学韩春秀长的酷似青春偶像日本影视明星“山口百惠”,但美好的形象却难捱坎坷命运的折磨,卫校的同学顾一萍身体格外消瘦,浑身上下几乎全是平的,站在那里就像一块用布裹着的木板。实习老师江雪衣着邋遢,但手术时手轻、动作快减轻病人痛苦。文道镇医院院长吴建树和像农村老头叼着旱烟袋的医院会计老磨都给读者留下深刻而生动的印象。这些人物出场作者独具匠心自然而然丝毫没有人为造作之嫌,就像跟集赶会乡亲该来的都来了。他们与主人公同行,或与其工作生活交织、碰撞,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充分显示作者具有极强谋篇布局能力、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真的功夫在诗外。
三、贫穷落后愚昧为底色,报恩救赎奋斗为目标
从地理意义上讲《奔跑的叶子》和路遥的《平凡世界》都是以贫穷落后陕北大地为背景,光秃秃山梁,广种薄收的土地,污染的河流,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出生在那里的人有一种强烈的走出去愿望,期望通过人生的奋斗改变命运,主人公陈灵均在自己的人生选择每一个阶段都有清晰的奋斗目标,面对种种挫折和阻碍,他不是麻木地接受,无奈地放弃,而是不断地思考和钻研,积极地为自己寻找出路,开辟道路,他以善良的态度、洁身自好的行为,无论身边的环境如何复杂,他没有忘记治病救人的初心,坚持职业道德,拒绝被周围人的同化,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办一家具有人文精神的医院,鸭反哺、羊跑乳,回报亲人,回报乡亲,回报社会,身体力行为解决群众患病之苦求医之难。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灵魂升华、让生命绽放光芒。

这是一部个人奋斗理想主义作品,暗含着作者对生命的强烈体验性,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传递了人间珍贵价值和人性温暖。是一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值得一读。
作者是延长人,延长不仅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鼻祖亚洲第一口油井,同时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厚,有“七里村读书会”文学团社,是培养作家的摇篮,有在国内省内的知名作家,如张思明、高安侠、卫尚科等,杨晓景是一颗黄土高原冉冉升起的新星。

卫敬安,男,中共党员,中专学历,陕西省作协会员,延安市作协会员,黄龙县作协副主席。先后出版《放歌黄龙山》《白马滩风土人情》《黄龙关工三十年》,在《各界》《党的文献》发表过党史研究类文章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