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幸在勐海县教体局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创始人孟国泰先生关于《新课标下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专题讲座和宣威市第六中学何学平校长关于“教育五问”,让我深感教育的大旗需要我们多方合力,才能百花齐放。
孟国泰先生围绕主席对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 “十个每个一”,激情演绎《新课标下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是一种点燃、一种唤醒,点燃学生心底的熊熊火焰,唤醒内心深处属于自己的灵魂。

勐海县三中运动会“中国”队列造型
一是以2022年新课标核心素养为导向,树立“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目标;把握“教学评一体,教考评一致”的要点;抓“教师导,学生思,学生做“的主线;把握“大观念、大任务、情景性、实践性”的特点;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原则。
二是“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孟国泰语)指出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萌芽、生长、扎根、延伸和应用的整个过程,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面对新课标、新中考、新高考,我们老师与学生需要进行角色互换,师生关系不能再是传统的单向输出模式“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而要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教育真正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勐海县三中纪念孔子诞辰典礼
三是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从个体出发,要带着激励、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优秀的,不管未来如何,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地实现着自己。作为一名老师,要永远记得把“人”放在首位,弘扬学生的主题精神,确立学生的主人地位,做到“以生为本,让生自主,向生学习,为生服务。”(孟国泰语)

勐海县三中大门
作为祖国边疆教育的工作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让我深有感触。如何振兴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一初心和使命!要用张桂梅精神武装头脑,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办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
作者:陈付聪(西双版纳州勐海三中)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