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导读:一渡水位于湖南省新宁县。新宁崀山是驰名中外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我爱每一株翠竹
车晓浩
初秋的午后,我在后山。
为什么要去后山呢?因为位于一渡水镇临街密集建筑群的后山,是一处闹中取静的所在,可远离芜杂,放逐疲惫,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片绿韵依依、婆娑起舞的竹林。竹是林木中的虚心君子。大文豪苏东坡从不掩饰对竹的偏爱,他说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片沙沙有声、韵致无限的竹林,就足以能荡涤尘嚣、回归宁静。
一直以来,我对青青翠竹有着一种很深的情愫,这种情感由来已久。
小时候,因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年幼的儿子,我与外公外婆一家生活。俩老家住益阳农村,家的后山有一片偌大的林子,里面除了几棵挺拔高大的乔木外,主要还是竹子。微风掠过树梢,竹叶沙沙作响,像一首音乐作品的宏大和声,侧耳谛听,不绝如缕,扣人心扉。当时的益阳有三宝:竹郁、铁锅、松花蛋。竹郁排在首位,享誉国内外。那些巧夺天工琳琅满目的竹艺品,不仅赏心悦目,且非常实用,产品畅销国内,甚至远销海外。
勤劳的外公,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理家能手,他除了每日出集体工外,闲暇时便从自家后山砍来竹子,手不停脚不住地进行破、削、织,编成渔具、竹篮、斗笠等,然后拿到集市出卖,补贴家用。七十年代的农村,物质生活非常匮乏,连收音机都是稀罕物,更谈不上看电视了。时兴的三大件是:手表、单车、缝纫机。新人结婚,若三大件置办齐全,真的羡煞几多乡邻乡亲。那个时候,我不知空调为何物,听都没听说过。我觉得外公家那一大片吹着悠悠南风的竹林,就是儿时的空调,绿色环保。

酷夏之时,在“知了”无穷无尽的嘶鸣声中,天气越来越热,热得人们“心内如汤煮”,不知藏身何处。连家中的土狗,都整日伸着长长的舌头喘气。正午时分,外婆挥汗如雨地做饭。饭熟后,外公拎着饭鼎罐往竹林走,我与弟弟充当搬碗拿筷的角色,紧随其后。到了竹山,寻一处略微宽敞处摆开餐具,就开始我们进食的美好时光。青青竹林似天然的屏幕,庇护着我们并不富有却不缺少快乐的全家。阳光透过树隙,投射下斑驳的树影,映在人的身上、脸上尽是花花点点。微风轻轻漾过,暑热不请自逸,舒坦与惬意写在我们脸上心上。咳咳,现在回想起来,太有幸福感啦!
到了新宁,因是山区,出差、访友时看到的竹子就更多了,用竹的海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竹的韵致,让许多文人墨客赞美感慨书卷凝诗。静静地观赏,感受竹的幽静与飘逸,竹韵随风舞动风韵,心灵为之萌生感动。竹子具有清高又纯朴的气质,清丽又脱俗的风韵,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闲。我爱竹更爱竹那不畏世俗的颠覆,不为尘世所打扰,自净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学习它节节高的品质和独立清高的气势。而郑板桥赋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的就是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
在这里,与你分享一个秘密吧:如果你远足出游或者户外爬山,路过竹林时,千万别错过与竹子合影的机会。在竹林拍照,无论你是席地而坐,还是倚竹而立,无论你是蹲着还是站着,拍出来的图片横看竖瞧,左品右赏,效果都出奇地好。借用一句“选美”行话:很上镜!竹子挺拔、秀丽、生命力顽强,充满无限生机,这就是我喜欢竹子的原因。宁向直中取,不可屈中求。
我爱每一株翠竹!(2023.2.5)

作者简介:车晓浩(崀山客),湖南省新宁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新宁县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蓝月亮》、《凤凰情绪》、《夷江春水》等7部专著。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车晓浩作品
点击链接-徐巨明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