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红
秋天在湖边总是随处可见的,最显著的风景就是芦苇荡。它大片大片地密集地生长在湖边,它的芦花让人摸上去总是感到很柔软舒适,总想把它们抱满怀,它们和芦苇杆形成了自然的优美的景观。
也曾在秋天来到湿地公园,湿地公园里有着大片的芦苇荡,风一刮,芦苇迎风招展,柔柔地起舞。常有野鸭在此出没,厚厚的芦苇荡让人看不到脚下的水域,只能看到不远的天鹅和鸭子在游,它成了天鹅和鸭子的栖息地,芦苇一人多高地伫立在水边,让人总是远观近瞧。
在湿地公园不远处是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大片芦苇荡生长的地方,这里成了鸟儿的天堂,是候鸟辗转栖息的地方,常看见不远的天空有候鸟在飞,它们在湿地停留,鸣叫着用鸟儿的语言和方式,在这片湿地自然保护区尽情地飞翔和嬉戏。它们来到这大片的芦苇荡,这里成了它们成长的地方,人们远远地看着它们,让它们把芦苇荡当成它们的天堂,不去打搅它们的移徙,让候鸟对人类能够心存感激,终于有它们的一席之地。远远地拍下了候鸟迁徙时的照片,照片里也有着成片的芦苇荡,看那一根根细长的芦茎和上面柔软的芦花,在成片时形成的芦苇荡,大风而吹起来随风飘荡,景色蔚为美丽壮观。

曾经在秋天去野鸭湖公园,在远处看到成片芦苇荡,生长在湖边和栈道的两边。走在栈道上不由得被它们所吸引,忘却了秋天的寒冷,开始在芦苇荡边停留玩耍。这时看到有人在拍艺术照,只见那个拿着相机的男小伙子蹲在栈道上,给一位年轻的姑娘拍照,姑娘举着一束芦苇,站在芦苇荡旁的栈道上,摆着不同的姿势,小伙子蹲下、站起一张一张地给她拍着艺术照。我的朋友受到感染,也让我给她拍些艺术照,我的朋友尽情的发挥着她的想象,摆一个个不同的姿势和造型伴着芦苇,真是有些相由心生,最是那浪漫的温柔,让人难以忘却,我就这样子给她拍下了她满意的照片。我们在秋季和候鸟及野鸭分享着芦苇荡,在这鸟儿的地方,也有我们快乐的所在,我们也欢迎接着鸟儿的迁徙,在这摇曳的芦苇荡中。
在我们要离开野鸭湖公园时,看见了一对年轻的新人,只见那个女的身上穿着雪白的婚纱,裸露着双肩,旁边跟着新郎,她让摄影师在这给她照婚纱照。摄影师打开行李箱,支起摄影架,开始给她拍照,当时的风很大,气温低,天气冷,新娘仅仅穿了一层薄薄的婚纱,真是佩服她不畏寒冷的勇气,她是喜欢上了这片芦苇荡,或者说这是她和新郎相恋的地方。我们远远地看着他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那天四周没有什么游人,最后情景,我们用自拍杆拍下了在芦苇荡的一幕幕美景。

在水西公园秋天里也有大片芦苇荡,看到那成片生长的芦苇荡,在秋天又有了密密实实的芦苇花,风一吹它们簌簌地摇晃着,让湖面若隐若现,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那样地轻柔。又能看见天鹅和野鸭在不远处游,它们好像是在轻轻地拨动人的心弦,给大自然以美感与景象,让人知道现在是秋天,又是一个秋天的季节到了。那湖边的芦苇花这样有着美丽的形状,让人又想鞠一捧在手。
我开始好奇地研究起来,为什么公园里种植着芦苇荡,很大的原因是为了那些鸟儿和野鸭,还有芦苇荡耐盐碱地,看到那些被收割的芦苇荡,被放在湖边的大道旁,它们是曾净化着湖水,也可以用来造纸和工艺品,还有人造丝。终于发现了芦苇荡多种用途,心里有了对芦苇荡的美丽印象。
芦苇荡在秋风中总是让人心怡地欣赏着,它的多用途,使人对它们心生好感,它们就这样给人类带来了美的化身。让人、鸟儿和水禽依恋着它们,陶冶着人的生活,是人类、鸟儿及水禽不可缺少的水生植物。这美丽的芦苇荡的秋天,给着人们以希望的憧憬未来。
2023.2.11


作者简介:陈红,天津市人,乡村作家,喜爱文学,从201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诗歌,也有小说。作品曾经刊登在多家网络和纸刊文学刊物上,有《都市头条》《中国乡村》《海河文学》《红罗山文学》《滹沱河文学》《诗路文风》《西散南国文学》《南国红豆诗刊》《南国文学原创版》《青春诗刊》《安徽诗歌》《茉莉花语的远方》《文学百花苑》《陇东黄土地文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