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带露花含香
文/谢建林
江西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一片松树林的山坡上,张冬梅穿身红装,与同伴一起在采摘山菜野果,尽享松风春光。
信丰是赣南畲族发源地之一。1368—1398(明代洪武年间)蓝姓氏族128世祖念五郎公的其中四个儿子,由福建上杭古木督迁至今天的江西信丰安西镇田垅、正平镇的球狮、古陂等地,定居下来,其后裔子孙再迁往赣州、南康等地和广东韶关。田垅是畲族村,是全国有名少数民族村,全国的新农村典型,清代有农民起义的地方,省3A景区。2019年4月7日,郭晨以主宾身份来到这里,观赏田龙畲族村乌饭节,代表来宾致词,之后到景点中心的哆嘞农庄吃饭,这顿饭局,遂了张冬梅几十年前就想认识郭晨的愿,郭晨在这里认识了田垅哆嘞农庄承包经营方张冬梅。张冬梅小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讲郭晨是他们下珠大队最有出息的人,她是听着郭晨的名字长大的。于是,她放牛的时候还会特意跑到郭晨老家的房子旁,想看一看这郭晨长得什么样。2021年初春,张冬梅对郭晨说:“但一直都没有看到过,几十年后的前年才看到您真容。”一种农村小孩子对知识的渴求、盼望成长成才的心态跃然微信上,呼之已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达,从此拉近了郭晨与张冬梅两个乡友远隔千里之外的交流距离,他们时不时有一些微信互动。张冬梅用毫不掩饰、鲜活成趣、娇羞青翠、沾泥带露这些完全符合她自己的个人性格和语境世界,与郭晨进行微信互动,她的语言和用词有与其他文友不一样的地方,呈现在郭晨面前的是另一番特色。
张冬梅有一天介绍自己说:“郭老您好!我是哆嘞农庄张冬梅,林头人。好久没见您了,什么时候能回老家看看?”这是一般的普通的客道话。郭晨回复说:“冬梅,你好!要等疫情过去吧,现在很难说。”你看张冬梅是怎么接茬的,她回复说:“等到来年杜鹃花开时,一定要到香山看看杜鹃花。”这不是城里人的邀请语言,完全是一位在田垅生活的人邀请远方客人的实在话。张冬梅对郭晨说:“郭老的文章让我这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也能看懂,在《拳拳游子寸寸心》我才知道您是坪石石门迳人,我一直以为您是我们安西林头隔壁的祠堂背人呢。(笑脸)”张冬梅给郭晨的新年祝词也带有乡土的口语气息:“……家庭春风得意!钱袋子如您所意!”有人说,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有世界性,这话确实不假,一个地方养育出自己的儿女,产生出自己地方特色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张冬梅跃然纸上的语言表达,会让人感觉到像有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酣畅淋漓,神清气爽。
张冬梅小时候喜欢语文,也喜欢写写小诗词、画画,可是因为家里当时条件所限无法培养她的这种兴趣爱好。“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她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从此她“喜欢看一些伟人的传记或者有历史存在感的古籍”。当郭晨得知她的这一情况后,通过微信转了《一个甲子的记忆》、《红月亮》等诗词给张冬梅,让她分享。张冬梅收到郭晨发来的这些乡土诗词短文,欣喜万分,阅读后还不过瘾,“得寸进尺”想要郭晨把《开国大典》、《特殊连队》等作品寄给她。她说:“每每拜读老师的诗词文章,感觉像用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山泉水煮茶:清甜香韵,……”她又说:“郭老,……这两天(我)在想一个问题:觉得自己何其幸运,能得到您老免费赠送的精神粮食,您的智慧和满满的正能量是我等俗人学习的楷模。”
张冬梅所在的田垅哆嘞农庄有各色小吃,还现做艾米果,他们自己采摘艾叶,烧灰制碱,原汁原味,妙手天然,家乡的味道款款飘出。她告诉郭晨:“我们是山上砍了柴火烧的灰的,所以原汁原味”,艾草是自己去“现采的”,“很纯天然”。在张冬梅的心愿中,她要将艾米果、糍粑、脐橙酥、脐橙鱼等等这些家乡特色小吃,从田垅畲族村的镇圩上快递到北京,让远在京城的郭晨“尝一下原汁原味的家乡味。”郭晨也很想尝尝家乡的这些味道,一解乡愁,但是他不能让张冬梅这样麻烦的寄快递,他对张冬梅说:“以后我回去吃。”后经郭晨的再三婉拒,张冬梅才放弃快递家乡熟食的想法,算作了罢。
《哆嘞农庄释乡愁》是郭晨根据他与张冬梅微信互动创编的,他想编好后放入他的《乡愁绵长》诗语唱和互动辑中,作为其中一片。郭晨初步创编好初稿出清样后,将其转给张冬梅让她进行审核。因为哆嘞农庄客人比较多,张冬梅当时只是匆匆看了一下,等客人走后,她“再次仔细阅读”。阅读后,张冬梅给郭晨回复微信:“对我来说就是个无价之宝,……就像农庄后面山上的杜鹃花喝到了山泉水:干净纯真,也很受教。(笑脸)”
郭晨说:“童真谐趣的宝贵,艰难人生需要润滑油滋润,否则易枯萎折损。”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杜鹃花”、“山泉水煮茶:清甜香韵”、“山上砍了柴火烧的灰”、“杜鹃花喝到了山泉水”……在像田垅畲族村这样广阔的乡村天地里,才能培养出张冬梅式的语言风格和用词习惯,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张冬梅在微信里与郭晨互动时的语言和用词,它像是一股山泉水咕噜咕噜流淌在她心中的小溪间,也像是一朵山茶花带着露珠隐藏在她的艺术万山丛中默默盛开着,同时还飘着纯纯的艾米果的香味,等待像郭晨这样的游子到时候加以品鉴。
像张冬梅式的语言风格和用词习惯,在郭晨的著作《乡愁绵长》诗语唱和互动里比比皆是。这应该会是他的著作里面,语言清新如春和用词含香沾露的现实表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