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穆萨·骑士
文/王生文
清真寺里的老阿訇,微合双目捧手诵经,将有记载的伊斯兰教二十五位先知、圣人的名字逐个念出,阿訇念得很投入,雪白的长寿眉,随着如歌的经声一颤一颤的,在抑扬顿挫中突然睁眼,停顿的瞬间,顺口念出,穆萨……于是,他就有了以先知圣人的名字命名的经名——穆萨。名字是顺口的,先知和圣人们曾经用过,当然是极为尊贵的。
在过满月时,穆萨的经名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村。
穆萨满了五岁,只有穆萨的父母还依稀记得他有个官名外,全村四百多口人却无人知晓了。就连脱落了门齿,花了眼睛,背了耳朵,驼了背的,改了行的曾为他起过官名的民办老师也不记得穆萨的官名了。
穆萨面色白晰,身体不胖也不瘦,头戴小白帽儿,身穿白色衬衣,外面套个黑砍肩儿。特别是那双清澈见底,黑而晶亮的大眼睛,像水淋淋的黑葡萄,时常发出天真和诚实,以及眉宇间的探寻和思索的神情,非常惹人喜欢。穆萨很聪明,父母喜欢他,村民们都夸他。这是因为穆萨不仅善良诚实,能背出好多首自己并不理解的唐诗宋词,而且还能背出大人们也很难记住的整段整段的《古兰经》。并且连诵经时的动作也模仿得维妙维肖。这一点很得老阿訇的赏识,老阿訇曾慷慨热情地请求穆萨的父母送穆萨进清真寺里学经,并且预言穆萨将来会成为很出色的阿訇。穆萨的父母有些忧豫,穆萨本人也不喜欢那位严厉得有点不近人情的老者。这才终究没有成为事实。
穆萨喜欢他家那只纯种的秃尾巴黑灰色的大狼狗。喜欢和它玩。有它在他什么都不怕。不怕走黑路,不怕独自睡,不怕毛毛虫。只要和它在一起,他都玩得十分开心。玩累了,小手搂着卧在门口晒太阳的大狼狗,小脑袋一歪,枕着狼狗的身子,倒头睡去。有一次,穆萨带着狼狗偷偷进山里去玩耍。体形庞大,吼声雄浑的大狼狗到了村外,置身于野外清新的空气,奇异错落的丘陵沟壑,迷人的深绿色杂草,低矮的灌木丛,百花争奇斗艳的花丛间,和丛林中小鸟儿的欢唱声,小兔们探头植物丛后的憨态,和毛绒绒蹦蹦跳跳的身姿,狼狗兴奋地在穆萨身前身后像个黑色的影子撤着欢儿。穆萨的童心跟着狼狗轻盈跳跃的影子欢悦起来。心欢如风,掠过峡谷,在灌木丛中藏身,在花影间跳跃,在丘陵间欢呼。玩够了便一蹦一跳地拍着小手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途中忽然遇到一只灰色的黑狗领着两只小狗拦住了前方的去路。穆萨并不知道,那是一只生存在丘陵地带残忍成性的野狼,被穆萨错认为两只小狗的动物并不是小狗,而是野狼的狼嵬子!
野狼瞪着滴血的眼睛,疵开暴突锋利的狼牙,在喉咙里低咽了一声,向穆萨扑过来。穆萨身后的狼狗像出弦的飞箭迎过去。狗和狼嘶咬在前面的山湾处,狼嚎狗吠响彻山谷。忽然,相互嘶咬的狗和狼停止了嘶咬,而是转着圈儿相互间嗅着各自尾巴下面的气味,它们分辩出了两只动物有着同一种气味!而且是一雌一雄。他们亲昵地纠缠在一起。穆萨家的狼狗是一只雄性狼狗,而面前的野狼则是雌性的野狼。两只动物正在发情期间,它们相互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对方,然后追逐着嘻玩在一起。穆萨呼唤狼狗回家,而狼狗却和野狼躲进了灌木丛间,它们无所顾忌地交配起来。穆萨一个人来到两只狼嵬处,他想伸手抱抱其中的一个,它们只是嗅了嗅他,匆忙间钻进了灌木丛,穆萨等了许久也不见出来。穆萨觉得无聊,太阳暖融融的,一丝睡意像电流一样传导至全身,穆萨双眼发困,席地而卧不一会儿头枕着小胳膊竟然打起鼾声来。
野狼跑出灌木丛,狼狗跟过来。野狼风流过后,想到了身边的猎物,呲牙裂嘴,狼牙暴突,喉咙间呜咽如雷,它要为饥饿中的狼嵬子们捕获近在咫尺的猎物。再一次向穆萨疯狂地扑过来,而狼狗行动更敏捷,用强壮的身体横在中间,将饥饿的狼和睡着了的穆萨隔离开来,狼狗身高体壮,野狼不是对手。如此重复了多次,野狼始终不能靠近穆萨,野狼疵着尖利的狼牙伸直了脖子仰天悲鸣。这一声狼嚎,惊醒了穆萨,穆萨揉揉眼,从地上爬起来,穆萨看到自家的狼狗同样也对天嚎叫起来。狗和狼的呼号穿透力极强,使周围植物的叶片纷纷战栗起来。狼嚎狗叫让人毛骨悚然,狼狗与野狼引胫对天的悲鸣声竟然一模一样。穆萨并不知道,这是野狼区别于家狗的生活习性之一。眼前惊险的处境,并没有让穆萨发觉。野狼再一次进攻穆萨时,狼狗发怒了,它真的下口重重地咬伤了野狼的肩背。野狼的背部被撕下一块带血的皮毛来。野狼哀嚎一声也不示弱,而是张开血盆大口,用尖锐的狼牙将叨在狼嘴里的狗尾巴狠狠地咬下了一截儿。穆萨家的狼狗体形要比野狼粗壮许多,力气也比野狼大许多。野狼不是狼狗的对手。野狼嚎叫着离开了穆萨,领着两只狼嵬儿落荒而逃。穆萨心疼狼狗断了一截儿的尾巴,穆萨哭出了声,抹着眼泪和狼狗走进了回民村。
谁也说不清回民村的卫士,穆萨的好朋友——这只狼狗的出身。不过人们还是知道从它降生起就有一段悲惨的经历。
两年前,这只刚满月不久的小狗,不知从何处跑进了回民村。被两只正在井边儿上顶架的山羊一齐围攻。山羊将它顶得在地上尖叫打滚,它身上沾满了尘土和泥水,一瘸一拐嗷嗷叫着躲避开来。它跑进驴圈,被撤欢儿的小毛驴踢伤了前腿,它拐着前腿到鸡食槽里抢食,被一只大红公鸡,啄得满身伤痕。它饥饿难耐,呜呜咽咽地贴着院墙根儿,夹着尾巴来到穆萨家的院门外讨食。它痛苦地呻吟着,泪眼汪汪贴着院墙边缘独自舔着流血的伤口,呜呜咽咽像在哭泣。小狗落迫的样子真让人可怜,穆萨正在家门前玩耍,穆萨将它抱回家中。先给它食物,它吃食物的样子真是凶恶,不仅护食还喜独食。一只流浪猫跑过来想分享食物,立刻被它狠狠地咬伤后逃离。穆萨用妈妈医药箱里的药水给它洗了伤口消了毒,并用纱布笨拙地给它包扎了前腿,喂它清洁的水和好吃的零食。吃饱了肚子,它将身体围成一个圈儿头枕着前腿睡着了。穆萨瞪着两只大眼睛,看它憨憨睡觉的样子,心疼得流下了眼泪。穆萨等待它醒过来,抱着它坐在家门口,等候妈妈的归来。在他的再三恳求下,妈妈同意他收养那条不知从哪跑来的小狗。那几天,他饭吃得最多,觉睡得最香,夜里还做了好梦。早晨他比谁都起得早。小狗儿长大了,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应穆萨的多次恳求,妈妈请来了已退休的民办教师马爷爷给狗起了“骑士”的名字。马爷爷说,它双耳直立,尾巴拖地,脊背上的毛色漆黑,呈线条状。眼睛上方有一双对称的黑点儿,很有可能是只纯种的狼狗。它的祖籍应该在遥远的德国,被德国人称为德国牧羊犬,它是一只名贵的猎狗。从此这只纯种的猎狗就有了带些洋味儿的、顺口的、漂亮的、好听的名字。穆萨一高兴就给它加了几个字:我们光荣的“骑士”。
如今“骑士”长成了大狗,立起来把前腿搭在穆萨肩上,穆萨就走不动,站不稳。他骑上它,它竟也能走得动。“骑士”的双耳直立如剑,鲜红的舌头足有半尺多长,“骑士”的叫声能传遍整个村子,使那些夜里想摸进村来捞点外财的人吓得胆颤心惊。“骑士”还因为穆萨不慎落入水里,跳进弯弯曲曲的清水河,咬着穆萨的衣领,把穆萨救上岸来,而得到穆萨一家人的格外偏爱。
当初给穆萨和“骑士”起过名字的民办老师马爷爷由于眼花耳背,改行当了回民村里的保管。爷爷膝下无儿女,寂寞孤单,穆萨可怜爷爷,时常领着“骑士”去给他做伴,并让“骑士”做些滑稽可笑的表演。譬如穆萨脱下自己的黑色砍肩给骑士穿上,摘下爷爷的老花镜给“骑士”戴上,让“骑士”绕场一周。“骑士”趔趄的脚步和扫在地上的秃尾巴惹得爷爷笑疼了肚子,惹得穆萨笑出了眼泪。
穆萨在爷爷的辅导下训练“骑士”,训练科目进行完毕,爷爷就给他讲安徒生、格林还有他自编自讲的童话故事。他有那么多好听而又绝不重复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印在穆萨心里,像一盏明灯照亮了穆萨充满好奇、希望和幻想的心灵。
穆萨很喜欢爷爷,把他看作是世上最慈祥、最渊博的老人。“骑士”也喜欢爷爷,这是因为训练完毕,它可以分享一块饼子,运气好的话可以吃到鸡蛋或者香味四溢的鸭梨、苹果什么的。
有时爷爷沏好盖碗茶和穆萨坐在低矮小屋的台阶上,“骑士”卧在他们旁边,他们的全身映着晚霞的绯红,爷爷喝足了茶水,从月儿初升讲到月儿升上中天,讲着讲着,爷爷干涸多皱的眼窝溢满晶莹的泪水,花白的胡须一抖一抖,穆萨就情不自禁地扑进老人瘦骨嶙嶙的怀里,接受那干燥、粗涩而绝不失去温柔、体贴、多情的双手的抚摸,穆萨依偎着爷爷,多半就要编织梦幻的奇境了。爷爷却并不因为穆萨睡着了而停下不讲,或者产生一些世俗的惆怅。不,爷爷和这些没有关系,什么时候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什么时候才抱穆萨回家。第二天,爷爷再接着穆萨没听的地方讲下去。并不因为重讲而显出无聊来。
有时,爷爷被自编自讲的故事弄得如醉如痴,简直像个神魂颠倒的孩子。这时他张开微迷的眼睛,随着故事的进展,做出倾听和凝视的姿势,并且自然而然地让穆萨也用这种全身心的感知,他会这样说:“听着,穆萨,你听到雷声了吗?自远而近的,像群山崩裂,像万炮齐鸣。听,这滚动的雷声,这震颤大地的雷声。看见了吗?它变成一轮燃烧的烈火,从阴霾的天空直冲而下,它贴着地面带着呼啸的热风,它烧干了河流使茂密的森林变成火的海洋……每当这时,穆萨仿佛真的看到了,听到了,就好像这一切都是刚刚经历过的一样。
爷爷教穆萨怎样编故事,怎样讲故事,怎样用语言的停顿和起伏,制造故事的意境。没多久,穆萨也能编一些短小而绝不平庸的故事了。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整个冬夏春秋穆萨就是这样过来的。天上的月亮、星星和爷爷低矮的小屋以及“骑士”可以做证。
爷爷的故事就像门前的清水河,流不断,讲不完,迂回曲折,日夜奔流。用全部的活力演奏着一首倾注了人世沧桑的动听而又漫长的颂歌。有时高吭激越,像春雷碾过屋顶。有时平缓曲折,像流淌不息的清水河。
经过爷爷和穆萨的训练,“骑士”不仅能够做许多高难度的滑稽表演,而且还能够独自到四十里以外的乡政府为回民村取送信件。他们给它缝制了一个草绿色驮包,在驮包上用红丝线绣了“信使——骑士”的字样。这一训练的成功,使许多偏远村庄纷纷效仿。给乡政府的邮政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爷爷和穆萨接受了十五只狗的训练任务。繁重的训练使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时常咳嗽气喘,多皱的脸颊憋得彤红。
“骑士”送信一个多月后,突然有一天神秘地失踪了。“骑士”没有回到村子里。急得穆萨一家往返几十里的山路去寻找它。大人们在夜色中空手而回,也没有带来穆萨极想知道的“骑士”的消息。穆萨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常常独自站在“骑士”曾经的狗窝前,看着空空如也的狗窝,人小鬼大地乱想一通。是“骑士”送信路途中遇到了危险?还是家中有人曾经欺负了它?还是“骑士”不想回家?甘心在野外当流浪狗?想到“骑士”从今后会流落他乡,喝不上水,吃不上食,没有狗窝可以睡觉,没有自己的精心饲喂,没人和它玩耍。穆萨急得流下了眼泪。穆萨想不明白,穆萨的妈妈和见多识广的马爷爷也想不明白。
许多天了,仍然不见“骑士”回来,也没有“骑士”一丁点儿的消息。穆萨每天站在村口的路边处,向过往行人盘问,见没见到一只驮着绿色邮包的狗。一次次的寻问,一次次的失望。却不改变穆萨仍然每天坚持去村头的路边处寻问。穆萨妈妈已经失去了希望,劝说穆萨不要再去村头寻问。穆萨妈妈对儿子说,那是一只忘恩负义的野狗。它忘掉了我们,宁愿外出流浪而不回家。或许它在野外比在我们家里要自在快乐许多,就让它寻找自己的快乐和自由去吧,忘掉那只狗。它当初不知从什么地方来到我们家,我们只是暂时地收养了它几天,它原本就并不属于我们。它属于它自己,属于这个天,属于这个地,就是不属于我们家。穆萨,听妈妈的话,由它去吧!说归说,穆萨怎么能够这么快就忘掉“骑士”呢?穆萨一人还一直坚守着“骑士”一定会回来的盼望和期待。马爷爷喊穆萨回家吃饭,穆萨不肯离开村口的路,不想错过向路人的一次次寻问。奇迹出现了,穆萨依稀看到远方蜿蜒的丘陵间,一只驮着绿色邮包的狗和另一只狗忽隐忽现在起伏的丘陵间,它们疾速腾跃奔跑,一路奔来,一路扑来。另一只狗看到前面的穆萨和马爷爷时,立刻停下了奔跑,尾部坐地,直立双耳,瞪着血红的眼睛,立在远处的乱石边上向这里不安地张望。穆萨被狗扑倒在地。而马爷爷认出了和狗一同回来的是一只灰色的野狼!狼狗与野狼为伍的奇观,让马爷爷惊得目瞪口呆。他们领“骑士”回到了家。那只灰色的野狼,脖子直立,对天悲鸣了起来。呼喊之声运气长久,持续又尖锐,苍凉的呼声不间断,一气贯到底。完全是野狼呼唤同伴的瘆人的叫声。
马爷爷想起了往日“骑士”昂首对天嘶鸣的叫声,和在院子里用双爪挖洞的生活习性,与狗完全不同,这让马爷爷百思不解。马爷爷怀疑它到底是狼还是狗?虽然马爷爷耳背眼花,但“骑士”与狗不同的生活习性让他十分担心。马爷爷亲自前往穆萨家,详细寻问了当初收养狼狗的过程。马爷爷听完后分析说,看来当初那只跑进村子里被山羊顶,被驴踢,被大红公鸡啄伤的小狗,很有可能是一只跑丢了的狼嵬子。如果“骑士”是狗也就罢了,如果是狼,村里的百姓难免会处于危险之中。狼所固有的习性和本能不会轻易改变。狗急了都会跳墙,狼急了自会吃人。穆萨妈妈听后非常震惊和恐慌。她幸庆自己一家与狼为伍这么多年,残忍成性的狼就饲养在村子里,穆萨从小饲喂它,马爷爷和穆萨又训练了它。也许它已改掉了狼的本性,现在并没有攻击人类。现在不会,将来却很难说。这几天的失踪,就是和狼群在一起。穆萨妈妈急得出了一身冷汗,不知该怎么办。马爷爷说,先用铁链将它拴住,通知县畜牧业局的专家前来鉴定。
每天训练乡政府托训的猎狗,马爷爷有些吃不消了。穆萨劝爷爷休息几天,爷爷说,训练不能间断,不然会前功尽弃的,坚持着训练完,爷爷就病倒了。
妈妈、穆萨和骑士陪伴着爷爷。全村的父老乡亲们纷纷探望,提来了整篮的鸡蛋,送来了整捆的挂面。穆萨感到沉重,心上像压着块石头。他冷冷地看着那些当着爷爷的面嘻笑颜开,背过脸都抹眼泪的人,预感到他们有什么重要的事瞒着爷爷,什么事呢?他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这样虚伪?这样的探望一直持续到深夜。
探望的人都走了,爷爷在妈妈的帮助下挣扎着坐起身,立刻引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像地动山摇一般,仿佛要咳出五脏六肺似的。穆萨惊恐地捶着爷爷的背,直到妈妈给爷爷服了止咳药,爷爷才慢慢地安静了下来。爷爷颤巍巍的抬起骨瘦如柴,青筋暴突的手招呼穆萨坐到他的面前,气喘迂迂地说:“穆……穆萨,爷爷……老……老了……”穆萨觉得爷爷的手瑟瑟地抖着,像寒风中的枯叶。停了一会,好像压抑着什么,爷爷吃力地说:“爷爷想……想听故事。你能讲出爷爷点……的故……故事吗?”
穆萨忽闪着清澈的黑眼睛,盯着爷爷深陷的眼窝,那里有温情、期待、鼓励、安祥。虽说穆萨并没有把握,也不明白爷爷的用意,但面对着衰老,憔悴的爷爷,还是严肃庄重地点了点头。爷爷点了《拇指姑娘》穆萨知道这是安徒生的童话。但穆萨不明白,爷爷为什么不点自编自讲的穆萨十分喜欢的《小泥猴儿》呢?穆萨没有十分过分地深究,在爷爷很少的纠正下拘束不安地讲完了《拇指姑娘》。爷爷下颏儿哆嗦,随着一大把花白胡须的抖动,爷爷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穆萨又忘情地讲起了爷爷自编的故事。
这些故事的复述,使妈妈睁大了眼睛,仿佛不认识了穆萨。妈妈被深深地陶醉了,带着母亲对儿子特有的偏爱,以至于给爷爷下挂面,锅都快烧干了,手里的挂面还是整捆儿的。妈妈想,这是多么瑰丽灿烂的文学财富啊,全国的小朋友们需要它,可惜爷爷没有把它写出来。忽然,妈妈明白了爷爷的用意,她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这样持续了许多天,爷爷沉浸在他自编故事的复述里,他的整个身心都被穆萨优美动听,带着童音的复述溶化了,爷爷得到了慰籍,很少有痛苦。有时他觉得缥缥缈缈,似乎变成了一朵洁白的轻云,在淡蓝色的天空里飘浮。有时他觉得迷迷糊糊,好像黑暗中一盏摇拽着橙黄色的灯光,近了、远了,他很难走近那盏灯。有时他好像突然跌进一条幽深无底的沟壑,身不由已地往下落、往下落。周围是浓烟似的云雾,离人也越来越远,已经听不到穆萨的复述了,他困惑而又迷惘。他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竭力呼喊穆萨的名字,他喊来了一块会飞的毯子。飞毯把他轻飘飘地托起来,托起来,他又听到了穆萨的复述,他很艰难地睁开眼睛,他想说什么,然而什么都说不出。后来,他安静地离去了,嘴角带着一丝幸福的微笑。
穆萨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不让他复述了,而且带着那样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说出爷爷睡着了,更不明白睡着的爷爷为什么睁着眼睛,而这眼睛又是妈妈小心翼翼地用颤抖的手给爷爷合上的。
忽然,被铁链拴着的“骑士”像疯了似的嚎叫起来,一声接一声的哀嚎让人心惊胆颤。那撕心裂肺的吼声恐怖地传遍了回民村。惊呆了所有的人。
穆萨竭力阻止骑士的哀嚎,他怕惊醒睡着了的爷爷,妈妈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喃喃地哽咽着说:“让它嚎吧,嚎出人们心里的悲哀……”
穆萨睁着大大的眼睛,呆望着妈妈。
后来,穆萨看见人们阴沉着脸,成群结队,默然无声地走进那座低矮的小屋。就连经常不轻易出寺门的,严厉的有点不尽人情的老阿訇也来这儿忙碌、念经。他们来干什么?是来看爷爷的吗?穆萨这样问妈妈。妈妈更紧地搂住了他,他觉得骨头都被妈妈搂疼了。直至老阿訇手捧《古兰经》从屋里出来,身后有人抬着睡着了的爷爷。穆萨才猛然惊醒,他挣脱妈妈,带着哭声喊出:“你们这是干什么呀!干什么?”他哭了,他相信自己从来都没有这样委屈伤心过,他大声地质问:“为什么抬走爷爷?为什么……”
没人回答这孩子天真、幼稚的而又多么可爱的质问。穆萨跑到前面,拦住了手捧《古兰经》的老阿訇,摇着他的双腿:“你说,这是为什么?”
老阿訇呜咽着说不出,穆萨又跑到妈妈身边,摇着妈妈冰凉的双手,一声接一声地质问。妈妈苍白的脸上流淌下冰凉的泪水。一位戴着盖头的老奶奶拉开了穆萨,穆萨紧紧地搂住“骑士”毛茸茸的脖子,想起了爷爷前几天嘱咐的话来,明年你就上学了,好好学习,长大后写出爷爷讲的故事……
送走了爷爷,县畜牧业局的动物专家一行五人开着汽车进村,前来对“骑士”进行鉴定。他们对被铁链拴着的“骑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记录了观察报告,还取了“骑士”的采样到相关DNA检测中心进行了检测,并与国际物种基因库的物种数据进行对比,结论是“骑士”确实是狼!是野狼的后代……
一经确认,专家们告诉穆萨一家,要立刻带走“骑士”让它今后生活在动物园里。穆萨妈妈急得连声说:“‘骑士’是狗,不是狼!”
动物专家劝说:“相信科学吧!根据观察它的生活习性和最具权威的DNA种类检测,它是一只真正的狼。”
穆萨妈妈又说:“‘骑士’即使是狼,也不危害人的生活。我们饲养了这么多年,它没有咬过人,也没有伤过村里的牲畜,将它圈在动物笼里,让它失去自由,我们怎么忍心?还是让我们养着吧,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
动物专家说:“根据你们反映它在村里失踪的这几天里。我们推测,它已重返了狼群,在狼群的影响下,迟早会本性回归,它在狼群与人居住的村子里随意往来,会为村民们和你们一家带来灾难。还是让它回到动物园里,那里有许多狼为它做伴,让它彻底忘掉你们吧,找回本属于自己的本性,将来放归大自然,让它成为山地丘陵间真正的野狼。我们不仅是为你们负责,我们也为野狼的种群负责,它们毕竟是国家列入保护的动物种类。”
穆萨妈妈不再坚持,穆萨似乎也听懂了。
穆萨急着问:“那我们能去动物园里看望它吗?”
动物专家点了点头。
穆萨一家为“骑士”准备离别时的食物。穆萨将自己平日里最喜欢吃的食物,包了一大包,让随行的专家们带回到动物园里,一再请求,别让“骑士”饿肚子。动物专家笑了笑说:“小朋友,放心好了,那里什么都有,还要按狼的口味科学地配置食物。我保证,你再见到它时,比现在更凶猛,更强健,更高大。
穆萨一家和全村的百姓们目送着“骑士”乘汽车离开了村子。
“骑士”被送进了动物园……
作者简介:
王生文,男,回族,内蒙古磴口县个体工商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散文名家,当代百强作家,入典中华文艺名人榜。代表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西北风云》一,二部,中短篇小说等百万多字。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