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进《长白山之恋》读后感
于献龙
读罢姚天进先生的小说《长白山之恋》,扑面吹来了阵阵春风,抬头看见阳台上盛开的长寿花、君子兰花、多肉花,顿时感到春天来了,一缕缕喜悦拂上心头。小说的梗概是,当年有知青身份的花甲之人鑫润参加一个游长白山的旅游团,遇上了几十年未面的高中同学,初恋女友婷美,两人相拥热吻的故事。故事讲的含情脉脉,抒发了作者对长白山浓浓的爱情。
神奇长白,渺五岳而与天齐。万般美景惊世界,十大名山亦称雄。人们对这座中华民族的圣山爱深如海,情浓如血。古往今来采取各种形式表达对她的挚爱。
清帝康熙1862年写《望祀长白山》曰:“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翠霭笼天窟/红云拥地根/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翘首瞻睛昊/岩晓逼帝阍”。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表达对她的热爱,题辞“不到长白山终生遗憾"。
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张福有100多次走进深山进行文化调查,找到一把石斧,把长白山人类起源向前推进了6万年。著名民俗学家曹保明多年走村串户挖掘民俗故事,撰写了《长白山岱木工人》丶《放排》丶《长白山歌谣》等15部抢救长白山文化名著。靖宇研究院将英雄杨靖宇事迹修建成展览馆,宣传楊靖
宇精神。长白山景区代言人,中华悬纸第一人穆治钢,将长白山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当地政府修建长白上公园,供人们游览。诗人们如张福有、蒋力华、李铁龙、韩山寺、吴文昌等人写下了千万首诗词,讴歌长白山。
而用小说讴歌圣山的,是姚天进先生勇开破土犁,开拓出了新垅,这一新生事物给人以新的视角去看长白山。以小说的语言、人物、故事感动读者,比景区简介的感染不知要好上百倍、千倍。
《长白山之恋》,让读者爱恋靠的是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位名人说,“善良的上帝在细节中” “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以细节形式存在的,我们看世界其实是看细节,如果抹去了细节就等于什么也沒看到。”天进在小说里通过多个细节描写感动读者。鑫润坐旅泳大巴,偶遇初恋情人的热吻,夜宿二道白河小镇,细节描写的生动,情感浓烈。回忆高中生鑫润约婷美买菜一幕,作者这样写道:“两个人心照不宣的就是夏天来买菜了……去四分局永昌副食菜床排队买菜,那个挤呀挤,……鑫润是愿意喊上婷美去挤呀,只有这样两个人的身体才能紧密接触。……婷美要是在后,那丰满胸乳就能热热地紧贴鑫润的脊背,鑫润在后,就能紧紧地拥着,搂着婷美那纤细柔软的腰肢,……那难以名状的青春身体的接触是多么难忘。”这精美的文字既写出了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凭票排队,排队拥挤,使一些排队买菜的人回忆起排长队等待的兹味。更写出了那个年代青年男女感情爱恋但又不敢表白,又不断追求的情感世界。就好象一锅热水,即将烧开,但谁也不能把锅盖掀开一样。这锅热水一烧就是几十年,一直到两人在美人松下相遇,狂吻。文学是人学,是通过故事揭示人性。十七八岁的男女高中生,产生恋情,是人性萌发,互相依偎是人性的渴望,鑫润婷美买菜故事很真实、生动、感人。
两人在旅游团里相遇,在登山路上的狂雨中热吻,也写的很细腻。读他们的狂吻,我似乎把婷美看成了圣山、圣湖、美人松、美丽小镇,把鑫润看成了万千游客,唤发了青春激情吻山,吻水,吻松,吻镇。抒发了他们对长白山之爱。这是狂吻,这是长吻。
情宿小镇一节,把二道白河描写成了欧州小镇那样美,巨形游艇式的大饭店似乎开进了五湖四海。作者特意留白给读者,让读者去想像,去诗化。我深切感到姚氏这样讴歌长白山的小说,应多些,再多些。

于献龙简介
1939.11月生。研究员,曾任长春社科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长春市社科联驻会副主席、党组书记。退休后从事散文、诗歌创作。任中华散文网特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新诗学会理事,长春汉俳学会副会长。出版散文集3部,理论文集3部,诗集7部。
长春市朝阳区白山胡同72一一2号
15843061192
投稿加编辑微信:zxq13910331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