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子扬评词:简析本词白天游览夜间彻悟“情节”“诗意”的“依序”叙写方法
逍遥乐·南宁美丽南方老木棉匠园游后感
隆光诚(广西南宁)
凝朴壮乡园艺。瓦罐陶坛,修竹植间浓翠。石器堆墙,磨臼碑墩,喷涌龙涎呈瑞。绿城无几。望莲池、碧水纤鳞,竞相嬉戏。赏巧匠灵能,妙术奇技。
根木神工殊绮。鹿鸣瑶琴绝丽。颐然会贤达,研慧业、叹观止。良时客雅宿,忧扰尽消闲憩。欣怡返真归璞,心清魂洗。

古风造像,技艺高超
特例特写,彻悟归真
——简析本词白天游览夜间彻悟“情节”“诗意”的“依序”叙写方法
【词牌】
“逍遥乐”,词牌名,调见宋黄庭坚《山谷词》(琴趣外篇)(参阅《词谱》卷二六),为“正体”。代表作为《逍遥乐·春意渐归芳草》。此调为双调,前段十一句、五十四字、六仄韵。后段九句、四十四字、五仄韵。此调仅此一词,无别首可校。
另有元·无名氏的《逍遥乐·天边月》,为“变体”。当然还有清末近现代初的易顺鼎的《逍遥乐◎春草》等。
本词作者采用的是黄庭坚体。

游园感触深,摘句表心情。南宁 美丽南方老木棉匠园,其园艺,其风貌,质朴天成,入目凝心,蔚为大观,壮乡首屈一指。这是诗人对“园艺”的“艺术解读”,是总的印象,是对“园艺”的“特质”和“真谛”的“顿悟”。下面是具体的“景物”描写。瓦罐、陶坛,多么古朴无华 而又“新奇”“别致”!……似堆非垒的“石器”“砌起”的凹凸不平的“墙壁”,简直就是“石器时代”的杰作。因为不是“石头”,而是“石器”,不是你所能轻看轻评的“堆”,而分明是远古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的“砌”。表面呈“犬牙交错”、“狮子磨牙”光滑程度的石制底座和碑墩在我们的祖先那里,已经是登峰造极的“工艺品”了。还有……神话色彩浓郁的石刻飛龍,泉水从“龙口”喷涌而出,就像“真龙”喷云吐雾,呈现祥瑞之气一般。这样的“万古”奇观,在广西南宁 那是独一无二,诗人当然是赞不绝口,但说话留有余地,诗人只说“无几”。下面转换视角,重点描写湖里的景致。“望”着漫无边际的“莲池”,由于轻风的关照,碧绿的湖水表面有意无意地泛起纤细难寻的“鱼鳞”状波影,让我们想到龙鳞和麒麟 鳞片的神奇美丽花纹。似乎真有满池的锦鲤在追逐嬉戏 意欲争先恐后地浮出水面 一显尊容似的。最后三句,诗人赏景如痴如醉,终至赞美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匠心独具。连用几个溢美之词“巧”“灵”“妙”“奇”来分别形容其“匠心”之“头脑智慧”、其“从四肢进化 分离出来的手”的本能本事、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技能技巧”的娴熟,一句话,赞美他们惊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下阕具有两层“诗意”,第一层写不起眼的“根木”经能工巧匠“神手”的加工制作,立马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成了能够演奏出绝妙的呦呦鹿鸣般音色效果、让人疑心是用金玉制作出来的“瑶琴”。这是白天游览时所见到的一个让人十二分着迷的特例。出于好奇,诗人拜会了当地的“贤达”,要一探究竟。第二层写诗人夜宿民居,舒心惬意,恍然释然,返璞归真的心境。

一、黄庭坚词(仄韵)
逍遥乐·春意渐归芳草
春意渐归芳草。故国佳人,千里信沉音杳。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梦当年少。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鬓丝年年渐老。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休休醉乡歧路,华胥蓬岛。
注:“休休”出律,可能是后世笔误。

逍遥乐·天边月
天边月,初似弓。庚地又无踪。龙寻虎,虎寻龙。两相逢。结一朵、金花弄风。
天边月,似偃炉。铅汞鼎中居。须凭火,炼流珠。一葫芦。三百八十有四铢。

老王(网名),实名王罡,笔名:王子扬,王子洋,王老师。1953年出生,山西大同人氏。
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讲台生涯混迹于小学到大学、学生到教师再到党政干部、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最高成就为,为来华留学研究生做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论文。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
诗评特色:作评相映,务使读者看懂受益;诗有激情,诗评必如影随形,风格上保持一致;运思行笔、文字呈现多有二次创作的倾向和风貌。
多有结合诗评的学术论文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