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文物6:崇兴寺双塔(上)

双塔,位于广宁城内东北隅,因塔后有明、清时所建崇兴寺,故而称“崇兴寺双塔”。古有“双塔幻影”之容,为广宁八大风景之一。
双塔东西相对,相距43米,东塔高43.85米, 西塔高42.63米。两塔的形制基本相同, 均为砖筑实心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皆由塔基、塔身、塔檐、塔顶(塔刹)四部分构成。塔基为砖筑八角形,外皮包砌一层长条石,每边长7.1米,存高3米。塔基之上为塔座,分二层,上层托硕大的莲花座,座上承塔身。下为仰覆连须弥座,下枭上的覆莲为图案花卉。每面束腰壶门柱和角柱都有雕花,柱间设三个壶门,门中各有一伏狮,呈负重状。
在须弥座上枋内收25厘米处,起勾栏平座,下置束腰,上为勾栏,中为斗拱。束腰每面三间,每间中有壶门,门中跋伎乐人。壶门两侧雕供养人或祥云、宝瓶、行龙等,壶门柱上,西塔雕罗汉,东塔雕花卉。金刚柱上均雕升龙,柱两侧雕力士。斗拱每面补间铺作三朵。勾栏上每面角望柱二根,蜀桩三根,华板四块。华板雕万字及曲尺纹。缨项云拱两侧也装饰以华板,刻有莲花、卷草等纹饰:东塔则有对鱼、对凤等雕饰。
塔身通高5.56米,每面宽5.05米。塔身转角砌有圆形倚柱,柱有侧角及卷杀,柱头上承阑额与普柏枋,枋上施斗拱,斗拱补间三朵,转角二朵,均为三抄五铺作计心造。斗拱上托撩檐枋,枋上木制檐、飞椽各一层,每层24根,水上覆简、板瓦,作成勾头、滴水、瓦垄、角脊上有垂脊兽,角梁上有套兽,梁下系大风铎、
塔身每面有拱形佛龛,龛内各雕一坐佛,后雕火焰式背光。东塔各佛皆着宝冠,西塔均螺髻,只南面一佛着宝冠,拱楣上雕忍冬等雕缠枝花纹,雕工精细,线条流畅,东塔佛龛两侧各有一浅龛,龛内浮雕立侍菩萨,脚踏莲花,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头后有圆形项光。西塔佛龛两侧没设浅龛,立侍菩萨浮雕于壁面上。每面佛龛上均有垂幢线 璎珞式大宝盖。东塔宝盖顶平直,为倒梯形。西塔宝盖顶圆润,为伞形。宝盖上方中部各嵌有铜镜一面,大宝盖下方中部也嵌有铜镜一面。大宝盖上方两侧各雕有飞天,轻翔于祥云之上。东塔飞天平直而头内视,西塔飞天均下僻而头外视。
塔檐十三层,除第一层用砖雕斗拱承托塔檐外,其余十二层,每层均用砖叠涩出檐,檐下塔面等高,每面均嵌铜镜,下五层每面嵌铜镜三面,以上各层嵌铜镜两面,塔檐向上每层逐渐内收,作一斜面线,东塔内收坡度小于西塔,坡度不大。
第十三层檐作八角攒尖收顶。顶上再用砖砌莲花形受花二层,宝瓶一个,瓶上置铁覆钵,上树刹杆,扦上置四枚圆形相轮。刹尖为铜制葫芦形宝珠。刹杆用八条铁链拉角脊,在角脊连接处置一较大的铁宝珠。受花每面嵌铜镜一面,南面设一封闭式门,内镶嵌有《重修广宁崇兴寺禅寺并双塔之记》碑一块。碑用暗紫色沉积砂岩雕造,长45厘米,厚8厘米。上书楷书20行,记载了重修崇兴寺及双塔人员姓名,落款为“大明宣德七年岁次壬子四月初八日志”等。为考证双塔的维修情况提供了史料依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好了听众朋友,今天的说北镇节目为您介绍的是北镇文物:崇兴寺双塔,下期接着介绍。这次节目播送完了,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