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历史6:古城3
万紫山西北隅那黄土残墙,记录了多少辛酸;大兵营仅存的青砖断垣,让人感到阵阵苍凉、而又无限悲壮!遥忆当年,北镇广宁城是何等的雄壮威严,又是何等的气势恢宏!那城中赫然矗立的鼓楼,在诉说广宁古城的今昔,见证着北镇的辉煌!向南不远处古朴的石牌坊,昭示着广宁古城的显赫,记录着北镇的不凡!并肩于东北角的双塔,承载着广宁古城的久远,勾勒着北镇的深邃厚重!处于城西北角的万紫山:树木蓊郁、遮天盖日,可早已不见了“碧霞元君行宫”,就别提“天元观”,“崇泉寺”和“祖师庙”了!如今唯有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塔默然肃立,几经修缮的陵园,供人凭吊。然而,万紫山“崇泉晓雾”胜景依然吸引着红男绿女、鹤发童颜!

从广宁古城现在可以偶见的蛛丝马迹,不难想象,当年的广宁城是何等的繁华!
广宁商业,在辽金时期就已具规模了。明永乐年间在广宁城北设立“马市”,广宁是当时这一区域名副其实的农副产品交换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明李贡有诗云:累累椎髻悃载多,拗辘车声急如传。可以想见,当年这里大车小辆载着成捆成包的土特产,聚集在广宁古城,那是何等的壮观。到这里交易的有马牛羊牲畜,有皮张、荞麦、黑瓜籽、东蘑、木耳等土特产品;而输出的货物是绫罗绸缎布匹,瓷器茶叶……广宁古城城内以十字街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广宁商家中,数绸缎庄资格最老,商品档次最高,成为商铺之首。当年著名的绸缎庄有万发合,以及在十字街北路西的荣什号。商品交易的繁荣,刺激了广宁人的神经。那一阵子,大办碾坊、磨坊俨然成了时尚。医巫闾山山麓,有着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勤劳聪慧的北镇人,自己打制石磨石碾,在城里开办碾坊、磨坊!荞麦被加工成荞面,销往沈阳、山海关等地。荞面包饺子、烙大饼、蒸碗坨……味道鲜美、口感独特、价格便宜,深受欢迎。这里还生产高粱、大豆、谷子……石碾用来加工高粱米、小米,给这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的收入,还有不少人做起了贩卖的生意,商人们活跃经济、从中渔利。为此行内曾有“宁舍爹和粮,不舍碾磨坊”的说法。
踏着鼓楼脚下铺陈的石磨石碾盘,内心感受着那时广宁古城商贸的兴盛,不禁发阵阵思古之幽情!

好了,听众朋友,说北镇——北镇古城,今天就给您说到这里,下次接着给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