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旅游6:大观音阁景区2

在大阁,有一对李成梁总兵府石狮子。这对石狮子高2·4米,长1·2米宽0·9米,原是明万历年间镇守辽东总兵李成梁总兵府门前的石狮子。石狮子雕工精细,神态威严,使人见之有一种敬畏之感。细观此狮,雄雌相对,昂首挺胸,前肢直立,后腿弯曲、头发卷毛、两目突出、隆鼻阔口,肌肉强健、庄严浑厚、狮凶而妩媚,威武而敏捷、造型生动、炯炯有神。汉代以后由于佛教的推崇,狮子成了高贵的护法灵兽,人们把它当作威武祥瑞的动物来崇拜。取其威武吉祥之意,用之保护门户,明代以后,许多宫殿府第、寺院、普通住宅都用石狮守门,以显示尊贵、肃穆、炫耀豪华,成为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装饰。一般雄狮脚下踩着一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像征着权力永不衰竭之意,狮子口作45度角的对视状,象征着和平和快乐的意思。狮子头上雕刻的疙瘩也有规定:一品官员府第门前的狮子头上正面左右有十三个卷毛疙瘩,俗称十三太保官员的品级低一级就少一个,七品以下官员门前不准陈设狮子。
乾隆御笔:前面功德门上刻有"医巫闾山"四个大字,是根据乾隆诗文墨迹而临摹。医巫闾山是蒙古族语言东胡语的译音,秦始皇执政时,在北方修长城,医巫闾山位于长城以东,属东胡族居住地,被东胡族人管辖,东胡语"医克敖拉"翻译成汉语就是"大"的意思"。后来,东胡族被蒙古族取代,"医克敖拉"就变成了蒙古语“医巫闾山”,医巫闾山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进入景区,环顾四周,游客便可观赏到医巫闾山自然景观的奇特,用金代文学家 蔡珪所作《医巫闾》诗中的“崩崖暗谷森林树,萧寺门横入山路,谁道营丘笔有神,只得峰峦两三处”来形容医巫闾山的景观奇特,是最恰当不过的。诗中的“营丘”指我国古代画家李成。其善画烟云变幻、水石幽涧、山川险易、树木萧森,被称为古今第一。蔡珪认为连古代名画家营丘的笔也不能把它的奇景全部描绘出来,可见我们医巫闾山观音阁历史上在文人骚客心目中的地位。

鹰龟夺宝石:站在圣水桥上向东北方眺望,有一奇特的自然景观,人称鹰龟夺宝石。只见前面一块巨石犹如一头乌龟昂头眺望渤海,它的背上驮块宝石,后面一只鹰在紧追不放,意在夺宝,实为大自然的天工巧构。
圣水桥:此桥为独孔桥,因医巫闾山大石棚内圣水盆中的泉水流经山间形成小溪穿过此桥注入玉泉湖中,而称此桥为"圣水桥"。
石凹:由圣水桥直至大石棚,路的两侧有很多石凹,是满清王朝为我们留下的遗迹,是清帝来医巫闾山巡游时插旗杆所用,当时旌旗飘展,声势浩大,象征封建皇帝的威仪。也有专家考证,此石凹用来插木杆搭凉棚,清帝来医巫闾山巡游,凉棚从山下搭到山顶。
顺便给您说一下:这里景区开放时间是每天7:00-17:00,景区外有停车场。季节特色:春季观赏梨花 秋季景色怡人,也可乘坐索道到后山玉泉寺。常设旅游活动有“五一”期间举办“闾山赏花会”;“十一”黄金周举办“闾山文化食品节”。在这里,你还能把北镇的特色旅游品,像:布老虎、宝葫芦、镇宅宝斧、平安香囊等带回家呢!

好了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