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来相聚
摄影:王关印 武岁福
文字:李义所
——农历正月二十,是我们周至县沙河村一年一度的正月古会,四邻八村的人们都来赶古会,看大戏看热闹。我们多年的铁道兵老战友趁着春节在家,趁着沙河村过会的机会,欢聚一起,回忆当年军旅岁月,谈生活,话健康,聊人生,让这个春节过得别具特色,情深义重,热闹难忘。
三官赐福
开场大戏《忠保国》


疫不过三,人们总算熬过了病魔肆虐的日子,解除了无休止的核酸查阳,回归了原夲的日常生活。时不时的封控,断不断的隔离,把日子里不常用的词语都折腾了出来,什么核酸、时空伴随、居家隔离,密接与次密接……,不聚集,勿聚会,更别说外出了,到处乱“阳”,限制住了人们的生活与自由,它也成了人们三年来的主要话题,惊恐与困惑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
随着病毒的变弱,含载量变低,国家防疫策略的调整,经去年十二月解封与阳过,人们总算度过了最无奈的困惑时期。
随着兔年的到来,新春刚过,热闹未尽的村民早已不等了时日,按耐不住疫后的喜悦与激动,在农村部分村组纷纷以古会形式,耍热闹唱大戏,庆祝兔岁新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沙河村也以古会的形式,期盼疫后的春光,释放着心中久违的积虑与不快,来场欢天喜地大戏,敲响春天的锣鼓,舞动春风中的光亮,喜看烟花四起,笑听秦声大戏。
愿祖国繁荣昌盛!
愿人民幸福安康!
台前看戏的乡亲


沙河村,原为周至辛家寨乡,现属周至富仁乡管辖,古会(火神廟)每年正月二十日为正会日。沙河村有两位战友,武岁福与高育民战友,早在古会挂灯前,两位战友就分别电告县域在家战友,邀请大家前去看大戏,趁古会庆典活动顺便一聚。
初春细雨濛濛,乍暖还寒,大家相互联糸聚集在古庙会前,听锣鼓看大戏,置身于热闹与喜庆之中。
庆贺古会成功举办!
顺祝新春战友相聚愉快圆满!
祝愿战友们身体健康!新春快乐!兔岁平安!盍家幸福!




热闹的戏台前


周至卓尔艺术团前来助兴




高育民战友邀请战友们相聚

热情的武书记为大家一一敬酒

高夫人为张引周经理敬酒

共同举怀庆贺新春相聚

战友啊战友,
我的好兄弟。
从前,我们互不相识,
如今,当兵步入军营里。
我来自山东,你来自江西,
我们从天南海北聚集在一起。
大家身着绿色的军装,
军旗下,战友成了好兄弟。
战友就是一世的情缘,
尽管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在武岁福战友家拉家常、谝闲传



战友啊战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三位军嫂同来助兴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战友的地方
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
都是让人沉醉的向往
不再说了
都在酒中
头一仰
全喝光


额头上的条纹也越来越深了,花白的头发也变得越来越稀,几只凌乱了的花白也正在变白,没有了头发的额头扩充地盘,不修边幅及随意性也成了家常便饭,在我们身上,老年的标志日溢显现。这控怕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月不摧人自老吧!


莫跟人比,不寻别扭;
多点宽容,少点需求;
保重自身健康,
珍惜品质生活;
常与老友相聚,
共渡夕阳时光。



文字作者:李义所,周至县人。周至铁道兵协会秘书长。文学爱好。有大量文字美篇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