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五月芳菲尽,新闻始开文冠果。
赏花观光哪里去,西北文冠果基地。
"千花一果"已突破,万紫千红唯此地。
花香蝶舞人不归,百年独爱文冠果!
五月的西北文冠果基地万紫千红,硕果累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新老客户。有的花朵正在开放,有的挂上了一串串果实。花朵与果实并存,旅游观赏与经济价值同在。大家流连忘返,看花赏果品茶,叹为人间奇观!
文冠果是高雅的观赏植物,树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大的综合开发潜力。株形优美,花色艳丽,香气溢人,花期长达一个月,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且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让客人非常惊奇的是,万紫千红、五颜六色的西北文冠果基地,却只有一种花--文冠果。一般文冠果只开白花,色调比较单一,而西北文冠果基地为了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早在2000年就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经过10代选育终于培育出高产种苗。意想不到的是,其种苗花色也由单一的白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复色花,无疑成了旅游观光的奇花异木。


大家熟知,文冠果只有三瓣。然而,西北文冠果基地经过23年的杂交高产选育,终于培育出了四瓣五瓣高产文冠果新品种。就像平房住的人少,楼房住的人多一样,瓣数多了籽粒就多。


我国北方土地贫瘠,气候严寒,天气干旱,水源稀缺,生态脆弱,宜林不宜农。文冠果全身都是宝,系我国珍稀乡土油料树种。发展文冠果将有效缓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特有的生态先锋树种、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以及优良的木材树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抗寒、抗旱和抗盐碱)能力,是北方水土保持及困难立地条件下,改造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又是最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它是农民朋友首选的经济树种,更是丘陵山区、干旱瘠薄地区生态扶贫的好产业。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隶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又名文官果、长寿果、天仙果、木瓜、崖木瓜、僧灯毛道等,是被子植物繁茂时期的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我国特有的古老物种。文冠果寿命长达2000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抗寒、抗旱和抗盐碱)能力。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保健中药材。

《本草纲目》载:长寿果称"文冠树",又谓"文光果、天仙果":"性甘平,无毒,涸黄水与血栓。肉味如栗,益气,润五脏,安神养血生肌,久服轻健,百年不老。树枝煎熬膏药,祛风湿,强筋骨。"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力华研究员在《文冠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论文中介绍:文冠果油属半干性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多数为人体必需油脂(不能自身合成),易于人体吸收消化,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有减少脱发和发生皮肤病的作用。文冠果有抗炎、改善心血管、抗病毒、抗癌、抗艾滋病(HIV)活性等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消肿止痛、皮肤风热症、遗尿症、老年痴呆、肝炎、中毒性肝损伤等有一定的疗效;可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对6种癌细胞(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白血病)有高抑制活性的作用。文冠果的种仁提取物文冠果皂苷是非常重要的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文冠果种子含油率40%,种仁含油率66.8%。文冠果油是高级药、食兼用油,是植物油中的极品,品质比橄榄油和油用牡丹油都要好。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易于人体吸收消化,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文冠果油富含大脑黄金神经酸(2%~5%),是心脑和神经系统健康的主要元素。
文冠果茶有杀菌、消炎、止血、利尿、消食、消脂、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可治疗失眠、痛风、肠胃炎、前列腺炎及"降三高"、减肥等。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能让大地绿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可破解生态危机、食用油危机,促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健康发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冠果的历史长达6500万年,全身都是宝,与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历朝历代都认可文冠果,开发文冠果,最后都偃旗息鼓,说明没有找到"芝麻开门"的密匙。
文冠果历来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西北文冠果基地从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入手,利用控水育苗、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措施,解决了移栽成活难题;西北文冠果基地从全国56个地方购买了文冠果种子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挂果早、挂果多就采下来,进行第二代育苗,一直进行了10代共23年时间,才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种苗,从而为文冠果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西北文冠果基地被315授予全国重质量守信用联盟单位,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2000年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3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经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新品种,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入选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乡土专家成员(西部),被业界称为"文冠果之父""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还被聘请为宁夏文冠果总顾问和固原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等。
原来兰州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带领西北文冠果基地员工在兰州新区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的荒山上种植了50万棵文冠果;原来白银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支持白银市干旱山区农民发展了50多万亩文冠果,他每年大量回收农民的文冠果籽种榨油,回收文冠果叶子制茶,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文冠果产业的发展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以实践科研和宣传推广为一体,带领干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把鲜为人知的文冠果,干成了利国利民的新兴产业,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历经23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他们培育的文冠果种苗,已经走出了甘肃,引种到了西北、东北、华北,引种到了四川、江苏、江西、湖北等南方地区,还在寸草不生的戈壁和沙漠试种成功,其高产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结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历经23年的艰苦努力,西北文冠果基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人民网、人民日报科技探索、中国农业网、三农网、新浪网、凤凰网、中国农科新闻网、每日甘肃网等媒体重磅报道《文冠果杂交之父马成福》《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马成福》;人民政协网报道《从作家到农民》《文冠果专家马成福20年的成长之路》;政商参考报道《马成福和他的文冠果之梦》;中国科学网报道《从报告文学作家到文冠果专家》;今日头条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难题》;健康导报报道《马成福的漫漫文冠果之路》;农业科技报报道《从生态作家到技术专家 文冠果开启致富路》;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报道《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马成福》;中国贸易新闻网报道《文冠果专家马成福20年的成长之路》。
中央电视台报道《文冠果研发者马成福》;甘肃电视台报道《钟情文冠果 誓把荒山变绿洲》《绿色管理者马成福》;兰州电视台报道《荒山播绿人--马成福》;甘肃日报报道《景泰文冠果工厂化育苗取得成功》《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难题》《马成福和他和文冠果产业》《栽下文冠果 绿起一片山》;每日甘肃网报道《为了西北大地的丰收》;新疆亚欧网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远赴新疆播撒致富种子》《高产文冠果扎根新疆》《西北文冠果基地硕果累累》;河南科技报报道《关于在河南发展文冠果产业的思考》。

西北文冠果基地的奋斗目标是:发展文冠果,美化北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