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夫所指之劫难
——南北朝北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兵变甑山城
文‖吴雷
司马消难(?~589年)字道融,河内郡温县人。历任过著作佐郎、驸马都尉、中书、黄门郎、光禄少卿、北豫州刺史。逃亡北周后授大将军、荥阳郡公、小司徒、柱国、大司寇、梁州总管、大后承、郧州总管。叛逃陈朝封使持节、侍中、大都督、总督安随等九州八镇诸军事、车骑将军、司空、随郡公、大都督水陆诸军事等职。
考唐代令狐德棻《周书.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文字记述——隋文帝辅政,消难既闻蜀公迥不受代,遂欲与迥合势,亦举兵应之。以开府田广等为腹心,杀总管长史侯莫陈杲、郧州刺史蔡泽等四十余人。所管郧、随、温、应、土、顺、沔、环、岳九州,鲁山、甑山、沌阳、应城、平靖、武阳、上明、涢水八镇,并从之。使其子泳质于陈以求援。隋文帝命襄州总管王谊为元帅,发荆、襄兵以讨之。八月,消难闻谊军将至,夜率其麾下,归于陈。陈宣帝以为都督安、随九州八镇、车骑将军、司空、随公。
另有史料记载——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左大丞相杨坚讨伐相州总管尉迟迥。七月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杀掉郧州刺史蔡泽等四十余人,举兵反叛。八月司马消难叛逃南陈,先将儿子司马泳送到南陈当人质,后将所管辖的郧州、随州、温州、应州、土州、顺州、沔州、环州、岳州等九州,鲁山、甑山、沌阳、应城、平靖、武阳、上明、涢水等八镇一并归附南陈。陈宣帝陈顼遂任命他为大都督、总督安随等九州八镇诸军事、车骑将军、司空,封随郡公。
又经查阅唐代姚思廉《陈书.卷五》中记载:周使持节上柱国郧州总管荥阳郡公司马消难,以郧、随、温、应、土、顺、沔、环、岳等九州鲁山、甑山、沌阳、应城、平靖、武阳、上明、溳水等八镇内附。
由《南陈史志》亦足以结论考证司马消难兵变北周,叛逃南陈的事实。
还有,据唐代李延寿《南史.卷十》中文字: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所统九州八镇之地来降,诏因以消难为大都督、加司空、封隨郡公……
故此,由多部史实考证铁定了司马消难兵变甑山城事实,也将他毫无大丈夫气节、不顾民众死活的本性暴露无疑。其虽位极人臣权耀四方,但却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他随时都可以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犹可悲矣。只是可怜了甑山等地的官员和老百姓,因他的一己之利,受尽兵火之殇,沦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