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融今 守正创新
文/刘孟领
每当路过邢台东北高速道口的时候,我都为邢台的高大雕塑而注目;每当路过邢台东北高速道口的时候,我都为在邢台安都立国的三位帝王而骄傲;每当路过邢台东北高速道口的时候,我都被这种守正创新精神所激励。
这高大雕塑,位于“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安阳段高速邢台邢州大道北高速口入路处。俗称“邢之门”,高22.6米,主体为剪刀墙框架结构,由三个斧形的立柱组成,采用钢筋混凝土干挂石材的雕塑方法建造而成。
三个斧形的立柱,都有两面,其中一面用黄锈石拼出一个“邢”字轮廓,代表华北第一城——邢台;另一面用黄金麻石林浮雕着邢台著名的历史人物,分别是祖乙迁邢、邢侯建国和石勒筑城,反映了三个相继发生的历史阶段,系邢台历史上的三个里程碑,三个君主均建都邢台,显示邢台历史的厚重辉煌。
三个斧形侧面,侧向相对,各占圆周长的三分之—120°开合,面向三个方向——东、西、北,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状。就在这邢鼎的北面绿地上,树立着一块由邢台市人民政府撰稿的《邢鼎记》石碑(附后)。 这祖乙迁邢,是说商朝第十四位帝王祖乙,于公元前15世纪,因把首都从河南内黄将商朝国都迁移到了邢台。这3500年前的事儿,司马迁的《史记》明明白白地记载着“祖乙迁于邢”,后经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学者们研究论证,邢名就是祖乙建都之“邢”,为商代中期全国的首都,祖乙被史称“中兴之王”。
祖乙迁邢的原因,主要是当时朝政混乱,农业欠收,民不聊生,加上坏人捣乱,又赶上水淹都城,祖乙皇帝就想法挪一挪首都。从邢台市商代公园祖乙雕塑,可知祖乙迁邢的美丽传说故事:在公元前1483年,邢台东先贤一带发现了一条长相似龙的青墨色的鱼。大臣于是以“龙鱼现世”禀报于祖乙,祖乙闻听心中大悦,随即命人来邢查看,认为邢台必将成龙兴之地。于是祖乙决定迁都邢台。迁都后,祖乙利用邢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畜牧业,终于使得商代国运中兴。这真是:徏迁都邢殷周纪,祖乙居此开文明。规模王朝首显现,商代公园有实证。 这邢侯建国,是说公元前1046年,西周王建立,周公为平稳江山东征之后,周成王册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于邢地建邢国。《左传》、《史记》、《汉书》、《元和郡县志》均有记载。1991年,邢台市南小汪遗址出土我省首片西周卜辞甲骨,组成的铭文青铜器、嵌兽首玉戈等文物,发现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作坊、房屋、水井等生活遗迹,充分揭示出邢国都城的位置。并于1993年在葛庄村发现了邢侯之墓。这叫做:邢国国都卧牛城,战国陶片显邢影。西周基地大发掘,葛庄遗址可证明。 这石勒筑城,是说后赵皇帝石勒在邢台建筑国都的事迹。石勒(公元274——333年)永嘉三年(309)始,他以中丘(今内丘)人张宾为谋士,以襄国(今邢台)为都城,创建后赵政权。后赵建立后,319年他被封为后赵王,定都邢台。
邢台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石勒推行胡汉双轨官制,大力营造宫殿,制定典章,兴办教育,发展农业,弘扬佛教,倡导中华民族一家亲,要团结一心,振兴中华,把邢台城建设的颇具规模,远超长安、洛阳等城市。这真是: 石勒修建襄国城,
卧牛比象类相生。
重农轻赋堪称王,
迎来商周后高峰。
襄子殿宇为原点,
高参张宾不没功。
机不虚发算无遗,
主臣敬之谓菁英。
那为什么著名帝王选择在邢台建设国都呢?
一,邢台是军事要地。邢台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大平原,北可入幽州地区,南达黄河北岸,在古代历史上是兵家易守可攻的风水宝地。
二,邢台地区比较发达。当时南方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河南河北地区成为重要的传统农耕地带,也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三,邢台是北方的重要城市。春秋战国时期,以我国七雄之一的赵国重要城市邢台(当时作陪都)为都城,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合法性。
这高大雕塑,浓缩了邢台“三次定都”的辉煌历史,象征日益强盛的美好未来,同时凸现出雕塑特定的地域特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以邢台的“邢”作为造型元素,并吸收古鼎的意象,构成邢台标志性雕塑。它的寓意是,有着三千五百年建城史的邢台市,秉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沐浴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春风,正以雄伟厚重的儒雅形象,屹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之林,气势磅礴张力无限的古城邢台的智慧之门、财富之门、幸福之门已经开启,欢迎您走进邢台,探寻其中的宝藏。 附:《邢鼎记》
上古之世,邢台先民凿井而聚,筑邑建“井方”之地。后人合“井”、“邑”而为“邢”。
商王祖乙,迁邢建都,迄今三千五百余年。周王树藩,始建邢国,周公子孙,获封邢侯,筑台告天,敬德保民,得“元侯”之誉,立国四百余载。邢姓宗脉由此出,邢台之称由此立。襄子始都于邢,武灵王决策于邢地信宫,国力日盛,赵国称雄。秦末战乱,邢地先为信都后为襄国、赵歇、张耳相继称王。后赵石勒,建都襄国,民族融合,北方一统。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邢地名数易,皆为明郡雄州大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近代百年,反封建,抗侵略,争民主、得解放,沧桑大地浴火重生;改革开放,国富强,谋发展,促和谐,兴文明,魅力邢襄欣欣向荣。值此盛世,特树邢鼎于邢台城之东方,舒天昭晖,光前裕后。为记为铭! 作者简介:刘孟领,笔名孺子牛,男,68岁,大专学历,原籍河北邢台巨鹿县。本人自幼爱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爱文学和书法艺术,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北京巨匠丹青书画院授予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及文学征文写作技能大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