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1984年10月至1985年底,我作为武钢整党办公室秘书组的8名成员之一,全程参加了武钢整党工作。
许多年过去了,但我对这场广泛而又深刻的整党工作记忆犹新。
在这一年零二个月的日子里,武钢整党工作分三批交叉进行,17000多名党员参与其中。
这时,我作为已有8年党龄的年轻党员,积极参与到武钢整党工作中来,以秘书组成员身份,参加整党工作有关会议,跟随公司领导下厂矿、到一线,旁听各单位整党工作情况汇报,参与整党文件有关文字起草工作、总结推广基层整党工作典型经验、编辑《武钢整党简报》等。
参与武钢整党工作,不仅使自己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党性观念得到锤炼,而且使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一些长进,整党工作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
(二)
1982年9月,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是我们党的一件头等大事,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待,十分周到地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对这次全面整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旨在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记律、纯洁组织。
武钢作为特大型钢铁企业,被武汉市委确定为武汉市第一批整党单位,还成立了6人组成的市委驻武钢整党联络组, 时任武汉市委书记黎智兼任组长。
事实上,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以后到1984年10月武钢全面开展整党工作之前的整整一年时间里,武钢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对15019名党员、643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纪委书记进行了轮训;考核和调整厂矿领导班子;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情况等。
1984年10月25日,武钢整党办公室正式成立,下设秘书组、联络组、宣传组、组织组、核查组等5个组。秘书组由公司办公室、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的8人组成。
我所在的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有5人参与其中,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钟家茂任秘书组组长,我和李建民、郭丽英、朱哲任组员。
那年5月,我从武钢党校毕业,刚刚分配到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不久,就参与到武钢整党活动中来。
1984年10月29日,武钢召开整党动员大会,宣布武钢整党工作正式开始。会上,武钢党委书记郑云飞作了整党动员报告。
武钢整党工作分三批交叉进行,第一批参加整党的单位有公司机关部处室以及烧结厂、硅钢厂、机总厂,涉及党员2280人,整党时间从1984年10月至1985年4月,前后达半年。
我作为秘书组成员,时常旁听有关单位向公司领导的整党工作情况汇报等,还在对照检查阶段听取公司领导在所在党支部、党小组上的个人对照检查。
如1985年2月27日,公司14名现职领导干部在各战线和所在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代表会议上作个人对照检查。我被安排到公司办公室秘书科党小组,听取武钢经理黄墨滨同志的个人对照检查。那天,听了黄墨滨经理坦诚而又深刻的个人对照检查,从宏观领导到具体工作方法等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剖析,以及秘书科党员代表的发言,我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极大的震撼。
但是,作为秘书组成员,我更多的是参与起草整党工作有关文字材料。
参与起草整党工作文字材料,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能力,还必须十分明确整党工作的整个部署、具体要求和政策等。
为此,我深感压力巨大。于是首先认真学习领会整党工作文件精神,掌握整党工作政策。我先后认真读了《党员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和《邓小平文选》等几本规定的书目,还认真学习《武钢整党工作实施方案》和公司领导在整党工作各种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尽量使整党工作具体部署和政策了然于心。
我把在党校脱产一年学习到的政治理论与整党系列文件精神结合起来思考,在实际工作中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有了辩证的思维方式,这对起草整党工作文字材料有极大的帮助。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