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耀颍水,书香氤氲
——记颍水书香院创办一周年联欢会
文/赵倩
种善因
我是在联欢会开始报名以后才被婉玉老师拉进了这个诗词写作群——颍水书香院的。得知我之前参加过公益机构的社群管理小组,有组织和主持线上联欢会的经历。婉玉老师立刻委以重任。就这样,初来乍到的我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还是得感谢这几年在公益机构绿芽农家女社群管理小组的经历,是我们五朵金花一起组织的无数活动使我得到了成长、积累了经验。
让我感动的是作为都市头条编辑的婉玉老师的大爱精神:为了培养行唐诗人、弘扬枣乡文化创办了颍水书香院,所有选拔成员、编辑诗文、凝聚人心的工作她都乐此不疲的一力承担、认真对待。一年来,在她的推动、协助下,敏而好学的行唐诗人们在都市头条发表了近千首诗词。这极大的鼓舞了大家的创作热情,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关注。
受婉玉老师的鼓励和影响,我也竭尽所能的出谋划策,力争让诗友们在这种全新的线上联欢形式中才艺得到充分展示,精神得到满足升华。
巧酝酿
筹备工作在有条不紊进行着。首先婉玉老师凭着对所有成员的了解帮我物色到了合适的主持搭档——朗诵团的雨点老师。作为语文老师,她的普通话和文采都是很棒的!
然后通过征集志愿者的方式召集筹备组成员——热心且有才的李新圈老师、杨素玲老师,他们都是诗院的老人儿,对诗院有感情,对工作有热情,这使得后期接连几天的不分昼夜的筹备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而有条不紊。
细筹备
对于一场活动来说,筹备工作至关重要,所有成员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轻重之分。五个人就像一个拳头,每个位置都是不可替代的。大家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只为让晚会更加精彩。
尤其让我喜欢的是我的搭档雨点——麻彩霞老师,她不仅朗诵水平高,而且细致认真,对于我起草的主持词,她逐字逐句的抄写下来,并不断发现错别字、置换更恰当的词句、反复讨论对主持稿的朗诵情感定位和对语气语调的把握及关键节点的感情处理。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坦诚和低调——她从来不把自己的朗诵经验当做炫耀的资本。经历了每日数次的反复修改、诵读之后,我们就请筹备组的伙伴一起加入排练。
感谢筹备组的老师们接连几个晚上熬至深夜,大家不但毫无困意还积极献计献策,力求更加接近完美。
婉玉老师极富敬业精神,为了构思、制作恰到好处的图文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拂晓。只要有了新点子立刻跟大家分享讨论,直到整合出一个最佳方案才罢手。她用心制作的精美图片,成了联欢会的点睛之笔。
当然,一场联欢会的成功与否最终决定于各位演出人员的水平和态度!因为大家文化水平较高、对业余爱好都有了长期且相对专业的积累和锻炼,所以节目质量整体较高,很多可以称得上是业余中的专业水平。这就大大降低了筹备组审核节目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为整台晚会的高水准奠定了基础。
经过五天的精心准备,终于迎来了颍水书香院第一次线上联欢会。
慢绽放
晚会在欢快喜庆的《好日子》里拉开了序幕,主持人在鲜花簇拥下先声夺人,演员的节目单和靓照同时亮相让大家倍感亲切和熟悉;五彩缤纷的节目以视频、音频的形式频频发出,拉动着每一位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神经。精彩的节目使得观众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虽然工作人员一再提醒大家不要随便发语音、文字、图片免得霸屏,可大家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对于他们来说,不能及时表达对演员的喜爱、对节目的赞美实在是一件非常难耐的事。
因为除我之外所有节目都是以音频、视频的方式呈现的,所以我们只能安排一个人专门观看音视频以把握节目时长。婉玉老师负责这项工作,但她同时又兼顾控场、跟节目组演员互动,加上网络不随心,难免对节目时长把控不准。因为第一次接触这种线上联欢的形式,大家都不免觉得新奇又激动。那个人因为一时紧张发错了,就赶紧撤回去,谁也不会笑话谁,更不会责怪谁,因为大家都知道:重在参与,开心最好!
刘鸣利老师的《绿岛小夜曲》一鸣惊人送上了开门红的好兆头,婉玉老师的《谢谢你走进我的世界》把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红娟老师的《穆桂英挂帅》唱得高亢激昂,花朋和雨点的朗诵让人潸然泪下,最后一首《最美的歌唱给妈妈》深情的表达了爱妈妈、爱党、爱祖国的伟大情怀,使整台晚会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促热嗨
一个又一个高潮让观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禁言的建议反而让大家更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好在我们设计了会后的自娱自乐环节,一经放开,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 ——夸奖的、致谢的、邀请的文字、点赞的、鼓励的、回应的图片,献节目的音频、视频……眨眼功夫刷屏几十层高楼。我想趁机让大家熟悉一下语音条的效果,于是就一改惯例的主动唱了两段,大家的反应非常热情,一时间又掀起了一波高潮。有些因为值班无法参加晚会的老师也赶紧抽空发来了自己龙飞凤舞的书法作品,还有的录一段视频把歌声传过来。各展才艺的诗友们都沉浸在这个不眠之夜,纷纷要求这样的活动以后应该经常搞,这样大家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个集体,写作的兴致也会越来越高。
享余韵
颍水书香院周年庆典联欢晚会在人们的赞叹声中落下了帷幕,但大家的热情却有增无减——李新圈老师不怕麻烦爬楼把一条条语音一个个节目全都录了一遍整合打包发到了群里,这下听起来更方便、更流畅了,好多人听后情难自已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感慨——新一轮的诗词创作高潮就这样掀起来了!书香院的诗友们佳作频出,就像争相斗艳的百花,都要趁着春风送暖入诗心的大好时机绽放出最美的自己。
相信我们的颍水书香院会越办越好,我们颍水河畔的诗词爱好者们也一定会在诗词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不仅有美好的幸福生活而且有诗和远方相伴。
赞美家乡、讴歌生活、歌唱祖国是我们的真情流露,更是我们心的呼唤!
作者简历:
赵倩,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偶有文章见于纸媒、网媒。喜欢主持和朗诵,愿意用声音描述对生命的热爱,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