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看火车的男孩
作者/饶晓辉/江西
,
我的家乡竹林塘村,座落在赣东平原东乡区境内,隶属于虎圩乡管辖。这里三面环山,风景绚丽,是一个宜居宜养的美丽村落。

在我孩提时代,由于村子离县城尚有近三十里的路程,加上交通欠发达,别说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就连成家立业的大人们,想要进趟城里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也是件很奢侈的事。其实,那时候的农人很艰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无暇顾及农事以外的事了。可对于我们这些燥动不安年纪的孩子们来说,外面精采的世界,早就在心里种下了“不安分”的种子。尤其是对那长长的,在铁轨上飞驰的火车,更是让我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能够走出大山,进城去看那神奇的火车,一直都是我心中的梦想。平日里除了上学读书外,闲时还要帮助大人们分担些许家务。而在较长的暑假里,每每看到大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忙着“双抢”,还真是连想都不敢去想。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只好让我们一次次将它“锁”进心里。
这样的机会,终于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氵时候来了。那年下学期,我因学习成绩突出,被学校选派去县城参加全县中小学生作文比赛。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飞快地跑回家告诉母亲。“你不是一直盼望能够走出村门,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吗?这真是个好机会。”闻悉此事,母亲笑着对我说。一周后的某天,学校把我带到公社小学集中,继而按排一个老师带着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搭乘班车去到县城某小学。在参加完竞赛后,带队老师便马不停蹄地将我们带了回来。

那次比赛,我那篇以赞美家乡为题《竹林塘的早晨》的作文,虽然获得了全县小学组征文比赛一等奖。但由于时间仓促,在城里几乎没有停留太多的时间,甚至连繁华热闹的县城,都无暇顾及,更别说看到那神奇的火车了。回家后,看到我沮丧的样子,母亲什么都明白了。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辉儿,你现在还小,要把心思放在读书上,等你长大了,凭自己的本事,别说火车,甚至飞机,火箭,外面的世界让你看个够。”
如今,母亲当年对我说的话,已早就变成了现实。我不仅看到了火车,看到了外面精采的世界,而且N多次坐上了除火车外的飞机、轮船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游走祖国的壮美河山,并亲眼目睹了伟大祖国从绿皮火车时代到动车高铁的巨大发展变化。这真是:改革开放谱新篇,华夏跃上千里马。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