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记忆
—一 “推 冰 桥”
文/秋墨
每年临近春节,老兰州城区的往事,就像那泛黄的老照片一样总在眼前浮现。
今天,给大家说说早年春节期间兰州黄河上的“推冰桥”景象。
据上了年纪的人讲,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西北地区的气候和今天相差很大,秋季雨水丰沛,入冬后,不但雪多且十分的寒冷。随着气候一天天转冷,穿城而过的滔滔黄河便开始结冰,从一开始的“糊”状,到一方一方的冰块,最后结成大片的冰面,直至整个河面全部封冻。然而,湍急的河水是不会让河面乖乖封冻的。所以,起初上游会有大量冰块向下游推送,当“一波一波”的冰块推至兰州城区下游的桑园峡口时,冰层会因为后来冰块的推压而大面积隆起,高低不平的冰块布满整个河面。此时的冰面尚不够结实,仍处在“活跃”期,驻足河边能够清晰地听到冰面下沉时发出的“咔咔”声,夜深人静这响声听来更真。当“咔咔”声消失,冰层的“运动”也将“结束”,冰面也变的平整结实,此时的黄河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冰封期。
黄河的封冻,标志着春节的来临。此时,兰州城区的河面一派热闹景象,购置年货的、走亲拜友的,冰面游戏的,步行的、骑单车的、还有驾着马车穿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当年,过年的热闹劲,冰封的河面就是一个缩影。
河面的封冻,标志着冰桥的形成。这在那个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年代里,可以说为黄河两岸的人们,在繁忙的春节期间往返过河,节省了很多路程。走在冰面上,冰下流淌的河水看的真真切切。白天,宽阔的冰面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金灿灿的光芒,把黄河两岸照的光亮无比。冰桥持续近一个月,一直要到“七九”即正月十五过后,才开始解封。此时,热闹喜庆的“年”也算过完,新的生活又将开始了。
河面的封冻,相当于大自然在绵延的大河上,架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然冰桥。当年,这冰桥的推送与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相反,今天的人类,竭泽而渔,无度开发,致使全球气候转暖,灾祸连连。早年冬日那宏大的冰桥只能冰封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上了年纪的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2023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