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纸和窗花
作者/朱海明
播音/阿红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东西南北各具特色,其中山东滨州的民间剪纸取材广泛,寓意深远,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曾结识一位网友,山东省的孙春红女士,他的剪纸艺术题材高雅,刀法细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曾赋诗赞曰:
中华艺术山东妮,秀剪诗文两相宜。
看似一张平常纸,描龙画凤好神奇。
我还结识一位朋友,黑龙江省的薛玉梅女士,她的剪纸艺术气势宏大,格调清新。一幅百米长卷《五十六个民族迎奥运》闻名天下。我们曾计划共同完成剪纸长卷《红楼梦》,可惜因故未果,如今她已经回到了黑龙江,还在从事剪纸艺术。
中国人的传统,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特别是贴在窗子上的剪纸作品,小巧玲珑,精致可爱,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窗花。
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风俗习惯,使窗花具有了鲜明的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尤其在北方贴窗花非常盛行,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
据说窗花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另外就是草木花卉,色彩鲜艳,漂亮。
大概是1968年2月,参加抚宁县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观看了一台文艺节目,其中有一个女声表演唱“剪窗花”随着一声呼唤“姐妹们,剪窗花啦”,一群姑娘边舞边唱:大姐我剪了一匹千里马,祖国建设跨上了它啊……
我的家乡抬头营是汉武帝时建营的京东名镇,当年每逢腊月大集,买窗花的随处可见,窗花的造型以花篮形为主,形成一个小花团,染上红绿色儿(shǎi er),美极了。八几年的时候我还见到同学张青海在街上卖窗花,这也是我左后一次见到家乡的窗花。
20年前我买过窗花,南方出产,属于商品窗花,袋装的,外面的包装很精致很漂亮,里面有10来片窗花,很秀美。可是不如抬头营窗花造型独特、色彩鲜亮。如果抬头营窗花能够好好包装一下,刀法再规范一些再细腻一些而且能批量生产,肯定会打入市场,走向世界也有可能。
我在网上搜遍了个色窗花,没有抬头营同类的作品,更感觉到它的珍贵了。去年便托人寻找抬头营窗花样品,没找到。又托人寻张青海,两年前去世了,而且没有后人。看来,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抬头营窗花,恐怕是绝迹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