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与冲突》(八十三)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中华文明恒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于其循道而据德,道者乃是规律之体现,德是依道而行的所有收获。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中国是个特例,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志道据德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经历过不同经济基础的王朝更替,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历经百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绝地复兴,而民族文化自信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古老智慧。世界上有二百个国家及两千个民族,国家政体与民族自治都采取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民主共和制,人民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联邦制,以及君主世袭制等等,这些治理模式都是国家或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模式或自主选择,中国历经百年政治沧桑,从大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世袭体制到中华民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从新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到改革开放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以及世界各类文明中的优越成分吸纳其中,所以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开放的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尚存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古老文明。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化自信就是文明自信,民族文化重兴就是中华文明重现光茫!大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及海纳百川的民族胸怀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引领能力与战略视野。

自“三皇五帝”中首皇伏羲氏“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以画八卦,而应天时”以来,中原大地进入了 部落的文明发展时期,自“三皇五帝”中五帝的首帝黄帝,在涿鹿郊野打败蚩尤建立统一的部落联盟以来,中华文明开启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辉煌时代。自夏朝建立第一个世袭王朝以来,中原大地上首次出现社会的组织形式即家天下国家组织,各个部落逐渐演变成国王分封下的松散型诸侯国,中国进入诸侯联盟共治共和时期。自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以来,中国又进入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封建帝袭制时期。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反殖民、求解放的民族运动就没有停止过,这一百八十年来,中国对内斗争、对外战争以及改革开放成了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主线。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从捻军和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中华民国军阀混战,到国共路线斗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中印边界战争,中苏边界战争,中越自卫还击战等,这些战争枪声直到一九八八年才逐渐在中越边境平息下来,中国全面走向改革开放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百八十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国捐躯,无数同胞流离失所,无数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一次次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此起彼伏。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韧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华文明史从原始部落文明,部落联盟共治文明,诸侯联盟共治文明,中华封建帝国文明,至今天中华民族进入人民共和时代已经五千余年以上。而我们的人民共和经济体制从“公有制”到“股份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法制社会到法治社会,中华文明在前进中不断与时俱进!未来中华文明要将走向哪里?这个问题孙中山先生探索过,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探索过,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也都“摸着石头”在大江大河中摸索过。其实中华文明的未来方向明晰可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本主义文明与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社会主义文明都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尝试过,中华文明已经将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中的优秀内容含纳其中。其实以市场经济为经济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制正是中华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的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各类人类文明都有自身优势,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不是强势文明吞噬弱势文明,而是在文明互鉴交流中走出几千年文明冲突的怪圈,让人类文明在世界文明大融合中真正地“文明”起来!

我们纵观五千年世界文明史,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古老文明已经消失,但文明古国所留下文明古迹仍然在尼罗河、两河、恒河流域熠熠生辉,供后人参拜,这些古老文明的消失或中断给我们东方文明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刻骨铭心的启示与教训!一切文明必须与时俱进方能长视久安!

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中华文明正在走向世界文明的中心!未来中华文明会更加开放地吸纳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思想与各类制度为我所用。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具备整合世界各类文明的能力,然后在中原大地炎的黄香火中持续漫延,并让“星星之火”去燎原世界,这就是中华文明未来的世界责任。但中华民族当下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建立文明自信!这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中在精神文明领域首先解决的自信问题。

从文明和野蛮的关系上讲,人类文明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践踏文明的历史。人类最残酷的行为是战争,人类最无情行为就是对血缘伦理的漠视,人类最愚痴的行为是任其灵魂堕落和不可挽救。几千年来人类政治,军事,工业,农业,环境,人伦等这些有形的东西及其现象会生生灭灭,人类那些曾流行的东西,曾时代前沿的东西,曾风麾一时的东西,都会被长江后浪推杀淹没。而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厚重地沉淀下的灵魂的精神品质,却融入到各民族文化中代代传承,这就是民族道德与民族文化。而民族道德会让一个民族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文明更具民族气质和民族魄力,因为文以载道,方能大化天下。中华文明只所以成为唯一古文明,肯定有它与众不同的道义力量与普世文化价值隐藏其中!
为了进一步明确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我首先对这两个概念做一些浅薄的诠释。文化和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包融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广义讲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及其生存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各类规律性知识和经验,狭义讲文化就是“以文载道,大化天下”,即以文中之道来化导天下民心,以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而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在历史中的沉淀与升华,按照存在的形式,文明可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简单说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的载体。

要正确把握世界文明史的走向,必须从东西方的文明及文化的根源谈起。有史可考的西方文化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地中海文明,前文已详述过,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民主制度以及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和政治共和制度成为地中海文明的典型代表,也是欧洲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两笔。地中海联接亚、非、欧,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希腊文化从世界文明史上讲并不悠久,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北非尼罗河文明、西亚两河文明和欧洲文明的 交汇地带,是西亚、北非、南欧三方文化的混血产物,我们中华文明也曾通过丝绸之路输送到这里。也可以说,世界几大古老文明曾经交锋。

从公元前八世纪起源于地中海的各类文明,就随着波斯帝国的西进、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迅速将其向外传播,也加速了亚、非、欧等沿地中海文化圈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大接触、大冲突与大融合。公元零年前后,当基督文化出现后,希腊哲学及民主思想、罗马政治法律制度与基督宗教文化三者紧密融合形成了欧洲大陆的文明雏形,这些文明在经历过近千年中世纪神权政治洗礼,然后再经历以人文主义为主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以宣扬物权文明为主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后最终形成了当今流行于世资本主义文明。

我们知道,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并以此记载历史,然而埃及文明属于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呢?我们从“金字塔、木乃伊”等物质文明在尼罗河流域留下痕迹看,我对埃及文明认识更倾向于以物质文明为主,而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则更倾于非物质文明,例如古巴比伦人留下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楔形文字为世界第一种文字,他们制定了七天一个生活周期的制度,一直延续今日。这些文明都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及欧洲文明产生了极深的影响。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即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伟大帝国,其地域东到印度河,南到尼罗河,横跨欧亚非,帝国建立促使了地中海本土文化与三大古老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全方位融合和碰撞。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仍然横跨欧亚非三洲,其语言为阿拉伯语,其信仰为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又将阿拉伯文化和穆斯林传统习俗等传入欧洲。促处各类文明形成碰撞与融合。所以目前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实际就是亚、非、欧几种文明的混合儿。这个混合文化深受延续了二千年以上的犹太基督文明、古北非物质文明、古中东法律政治文明、古希腊哲学文明、罗马帝国文明的影响,并通过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形成当今资本主义的骨干文明。西方文化的这种混合特征,常常使西方帝国游离于文明和野蛮之间,宗教文化、哲学思想、政治民主、法治文明和资本帝国野蛮互为体用。而相比之下简约朴实的东方文明则更体现出太极阴阳和谐统一。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