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高卫海,姓高,名卫海,字黎民,号百姓,喜爱文墨,志于耕读,书写人生,作品散见于《甘肃陇源文学》《人民诗歌网》。

濮阳小小说·作孽天不饶
文/黎民
隋朝末年的一个夜晚,汲郡澶渊县(今濮阳县)新寨村,祝家大院一片火海。全家老少哭天抢地,跪求看热闹的街坊救火。街坊谁也不管。一个蓬头垢面的疯子跳跃,拍手称快。这是咋回事呀?
听笔者道出原由。
新寨村庄户人祝守道,勤俭治家,教子有方,儿子祝富贵考中进士,在京城洛阳做官。祝守道认为是火神祝融暗中相助,便在村里修建一座火神庙,年年唱大戏,风化火神爷。
祝富贵在外地做官,对儿子祝小宝管教不严。官二代祝小宝不学好,在村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某年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村里唱大戏。两个青皮少年手里捏一只老鼠的尾巴,追逐一位肢腰如柳的二八女子。女子吓得慌不择路,一下子撞进祝小宝怀里。祝小宝英雄救美,挥舞拳脚,把两个青皮少年揍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祝小宝一边把女子搂在怀里强行亲嘴,一边叫手下的两名恶少,向空中放孔明灯,把让女子受惊吓的那只老鼠提溜在孔明灯下,来博取女子一笑。女子挣扎叫骂,倒悬空中的老鼠叽叽惨叫。
“放手,”一位穿蓝色长袍的书生,仗义执言,“朗朗乾坤,灯火通明,火神庙前,竟如此大胆地调戏民女,成何体统?”
“哟嗨,你想偿大爷我手中的疙瘩梨呀,”祝小宝把女子推给手下,抡拳朝书生脸上砸过去,“淡吃萝卜咸操心,少管闲事,给我滚!”
书生鼻血顺嘴流,昏倒在地。祝小宝与两名恶少,携女子扬长而去。
农历六月二十四,关公生日,村里人在张秀才带领下,抬着一桌供品去东街关帝庙祭祀。凑巧,这天祝小宝娶媳妇,他的花轿按老规矩出西进东,刚好与抬供桌的人走个顶头。
“不知道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祝小宝下轿,怒气冲冲,非要张家的人给他让路。
张秀才给祝小宝说好话:“祝少爷,今是关爷生日,神祇为大,人道不犯神路,请您行个方便吧。”
祝小宝见众人不想挪供桌,一挥手,祝家几个后生走过来,把供桌掀翻,供品撒一地。祝小宝拂袖上轿,娶亲人马,踏供品走过去。
年根儿,进士祝富贵衣锦还乡,兴师动众,给老父亲过三周年祭日,专门从洛阳请来戏班子,唱戏三天。祝老太君亲点名戏《火烧毛家楼》,意在火烧旺地,人丁兴旺。那阵势,那场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祝小宝站在戏台上,耀武扬威,指手画脚,大有呼风唤雨之势。好像,新寨村是他家的天,他家的地,他家的江山。
突然,狂风怒吼,吹哑锣鼓家伙,吹散看戏的人群。戏台子在狂风中摇摇欲坠。
“老……老爷,不……好啦,”老管家慌慌张张,跑来向正搀扶祝老太君回府的进士父子报告,“后院,起……起火啦。”
祝小宝怒怼老管家,强稳阵脚说:“甭结巴,慢点说,不,快点说。”
“后院,请来的大厨做菜时,一只大老鼠窜进厨房,拉一档子大肉就跑。烧火的顺手拿起烧火棍就打,这一打不要紧,把大老鼠的皮毛烧着啦。大老鼠从厨房窜到后院前厅,又从前厅钻进后厅。火借风势,后院就……就……”
祝小跑撇下奶奶,往家里飞奔,到家门口,风火,浓烟,热浪,把忙人和齐哭乱叫的祝家老少,请出大门外。狂风呼呼,火焰嚯嚯,浓烟滚滚,热浪滔滔,几只老鸹在上空盘旋,扯着破锣嗓子,呀——呀——
离去的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祝家大院,隔路观火烧。突然,狂风嘎然而止,祝家大院内的那棵大桑树,惊恐地支挲着烧黑的枝桠,在空中冒狼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那位蓬头垢面的疯子跳跃、拍手,在跪求街坊救火的祝家老少面前来回晃悠,嘴里不住地念叨……
打那以后,村民更加敬畏火神爷。不过,逢火神生日,新寨村再也不唱《火烧毛家楼》这出戏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