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正廉洁作表率》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宋厚健文
廉洁修身,涵咏政德,
笃行清廉,拒贿防贪,
知行合一,践行使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是把作人、处世、从政,连在一起的。儒家“达则兼养天下,躬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把作人、处世、从政连在一起。作人不正,作官也必然是个贪官污吏;作人正,才能是个好官,真正而不是口头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的总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主席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求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党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意义更为重大,必须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改革开放中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切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做人民的勤务员,同时清除那些经不起考验的腐化变质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保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增进人民福址、实现人民幸福,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与现实反映,践行总的初心使命,就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的立场与利益。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所在,老百姓生活安宁了,国家就会安宁。坚守人民的立场与利益:就必须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同呼吸、共命运,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清正廉洁,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如主席反复强调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一座红色的山,这里不仅有辉煌的历史,还有壮美的山河。一座山可以穿越历史,一座山可以跨越未来。当你走进这座红色的山,就会亲身体验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艰难历程。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经过二十二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井冈山的革命星火燃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井冈山创建初期,有一条小道很有名,叫作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它不仅与红色政权的存在休戚相关,而且它还历练出无数的铁肩膀、铁脚板,担起中国革命的重任。这里是三大纪律的诞生地,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摇篮。为此,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井冈山精神真正走进我们,融入我们的心灵,让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源远流长是一项长期的党性教育培训活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井冈山的道路是不朽的,井冈山的精神是永恒的。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就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走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牢固树立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口浪尖上经受考验,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要与百姓共甘苦,共命运,心为心、心连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要有担当,敢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摆在最高的位置,时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事情、看问题、谋思路、做决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最高的奋斗目标!
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遵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围绕理论学习做到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按照“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的要求,交流思想、正视问题、深刻剖析、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
如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让领导干部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强调依法治国,做到章法有度,自成方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强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
外靠制度监督,内靠理想信念,让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再铸辉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的“总开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口浪尖的考验面前无所畏惧。
《荀子.王子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唐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怕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怨,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为此,学习历史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反腐倡廉的一个很好的有效途径。历史,通古今之变。它可以益人智慧,明辨是非,区别善恶,推动人也就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向前。它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是如此的重要。精神文明建设,包含提高个人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学历史、观古今也是反腐倡廉,提高个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
让我们高举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踔力奋进、勇于前行、团结奋斗!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世界华人小学生获奖作品评析》、《世界华人中学生获奖作品评析》、《阮玲玉之死》、《青衣行酒》、《说悔》、《食色与欲》、《儿童急病与意外》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100位名人早逝之谜》等图书。荣获全国首届“无量杯”诗酒融合文学大奖赛“十大诗酒文学魅力作家”;第二届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成人组:二等奖;第三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征文大赛诗歌(含词赋):一等奖;2021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散文组(含随笔、评论)一等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767344.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