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正来
早在延安时期,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窑洞中与毛泽东谈话时,提出了一个“周期律”的问题,黄炎培说: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对黄炎培的这一席耿耿诤言,毛泽东庄重地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解放以后,毛主席指出,所有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毛主席親自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政治运动,都是让人民监督政府丶让人民监督干部的。所以在毛泽东时代,干部不敢颠倒“主仆关系”,绝大多数干部都很清廉。1974年,毛主席请一批劳模到家里吃饭时,是毛主席自掏腰包的。因此全国各地出现了成千上万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人民群众中到处都有活雷锋。
可是毛主席去世后,有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却明目张胆地公开说:“今后我们再也不要看群众的脸色行事了!”于是,“主仆关系”便被彻底颠倒过来,人民群众再也监督不了各级干部和各级政府了。各级干部便胆大包天,什么钱都敢贪,什么坏事都敢干,索贿受贿丶买官卖官在部队和地方成风了。至于其外出时,带上儿孙们一起出行,一切花费全由公家报销,哪里会像毛主席丶周总理丶朱委员会长那样自掏腰包。于是上行下效,党风坏了,民风坏了,社会风气也变坏了。
十年来,尽管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后,为反腐倡廉把劲都鼓上了,但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许多贪官污吏仍然不收手。这便是腐败分子“为什么抓不完”的根本原因。因此习主席一再说:反腐永远在路上。
要实现毛主席在“窑洞对”中,让人民监督政府,让人民群众监督干部,把几十年颠倒了“主仆关系”重新颠倒过来,谈何容易,任重而道远啊!
认证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