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玲玲,女,文学硕士,高校青年教师,承德市文学评论家协会,承德市诗词楹联协会、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曾有作品发表在《河北文学》、《承德日报》、《热河》、《燕山》杂志及《河北诗词》、《燕赵诗词》等网络微刊媒体平台。作品选入多部文学专辑。曾在2021年“诗艺杯”全国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2021年“东坡杯”全国诗书画家大赛中斩获诗歌一等奖。在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征文诗歌散文征文荣获一等奖。在2022年”翰墨风华”全国诗书画大展赛中荣获三等奖。
塞罕坝的绿色奇迹
文/王玲玲
当你驱车行进在塞罕坝美丽广袤的草原,迎面而来的郁郁葱葱、
无边无际的林海,在阳光照耀下,是那么纯净鲜明、挺括漂亮,莽莽苍苍浩瀚无边的林海,远望是连绵起伏波涛激荡黛绿色的群山,如诗如画美丽惊艳,泼墨成北国紫塞画卷最美的风光,震撼人心。
草木、花卉、泥土的芳香,即刻飘进肺腑,熏染着浇灌着浸透着你全身的每个细胞,让你不由自主的沉静陶醉其中而难以自拔。
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一年四季,株株亭亭玉立、气宇轩昂,风度翩翩,波澜壮阔,悦目贲张,豪情奔放。
壮丽的塞罕坝,冬日是茫茫皑皑的林海雪原;春天是金莲花、油菜花百卉争艳、姹紫嫣红的花海;夏季是松涛阵阵,鸟鸣莺啼,波光潋滟的天然氧吧;金秋是红艳的枫林、橙黄的白桦林点缀出的层林霜染五彩斑斓,构成坝上美轮美奂的四季自然油彩画。
穿行在林中,抚摸树干,感慨万千。我叩问林海,三百多年前,
“千里红叶连霞飞”的木兰围场,在那个被王朝毁灭的孤寂中是怎样的生长?当清朝后期当政者,毫无节制巧取豪夺,引发大自然荒芜凋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风沙肆虐,百倍疯狂。
六十年代初,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有效阻挡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南侵,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构筑起防风沙、养水源、固生态的绿色长城。肩负祖国的重任,一场轰轰烈烈开天辟地的造林战斗在这里打响。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区,二十四所大中院校的毕业生,组成三百六十九人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开进荒无人烟天寒地冻、飞沙走石的沙丘乱岗,重新为曾经的江山如画,琼林玉树,而后万木凋零,寸草不生,“恶风卷地吹黄沙”的塞罕坝梳妆。
当创业者如期而至,从新开疆拓土时,大自然的赖骨顽皮,桀骜不驯,考验着创业者的耐心和智慧。这里天气恶劣到怎样的境况,气温与他们玩“蹦极”,极端最高气温33.4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风一年四季只刮一次,从年初刮到年终。寒冷、贫瘠的荒漠,饱受沙尘暴的摧残。皑皑白雪是这里的常客,年均积雪七个月,春天不按季只按小时量。
然而,极端的环境阻隔不断大自然植物顽强生命力的抗争,一棵令风雪敬畏,并不高大粗壮,但落落大方、清清爽爽,庄严威仪的身姿,让人豁然开朗,150余年孤独的落叶松,(有的专家考证树龄300年以上),给了塞罕坝创业者智慧的源泉,坚定的信念,希望的曙光。
“咬定青山不放松”,创业者们心无旁骛,矢志不渝,深知前行征途漫漫,荆棘丛生,但仍昂首挺胸,坚韧顽强,迎难而上。没有惊心动魄,感天撼地的豪言壮语,却干着云程发轫,震古铄今的千秋伟业。
他们风餐露宿,寝苫枕块,历尽艰辛磨难。有诗这样描写当初的境况:“天当房,地当床,饮冰雪,伴残阳,无草木,无牛羊”。凛烈的西北风肆无忌惮,将咄咄逼人的饕风虐雪,无情地倾灌创业者的脸颊胸膛全身。恶劣的气候、缺食少房的生活、偏远闭塞的环境没有吓倒造林的创业者们。
初期栽下树种,树苗成活率不足千分之五,一场罕见的“雨淞”不期袭来,压垮35.7万亩树苗,让人痛心神伤。一场干旱让正处于生长期的12.6万亩落叶松轰然倒下,令人无比悲怆。
屡战屡败,大自然与人开着无情的玩笑,每一次都是对心的磨砺,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都像冲锋陷阵的英雄执着坚守,每一次都再整旗鼓,重振雄风,跟大自然较量、协商,对抗。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在一无技术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积极探索出在育苗、栽植、冬季埋土防风及保水等技术措施和一系列造林模式,开启了创造“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的绿色奇迹新篇章。
从报复、相持、友好,大自然演绎着与人的无数次掰手冲撞,相依相偎,联姻结缘。才有今天万顷林海的绿乡,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巨大的更替嬗变,锻造了创业者的精神气派,鲜活爽朗。
是人让塞罕坝之美殆尽,如今也是人让塞罕坝大美。一棵树成活那是使命,一片林成活那是理想。
半个多世纪沐风栉雨,每一棵树的根部都浇灌着创业者辛勤的汗珠和泪水,每一棵树的年轮,都清晰地刻下曾经的雪雨风霜,记载着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不屈精神,每根梁材都传颂着成长的期昐和成才后的担当。每一棵树的生生不息,坚韧挺拔,记录着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进程。那是一种气冲宵汉、拔山超海的伟大力量。
栽一棵树不难,难的是不让他孤独,结伴相行,走向远方。栽一片树不难,难得是在沙石千里,乱石成岗的不毛之地,让他长成林海,
最后长成一种绵延不绝的奋斗精神,让人们敬畏守望。
如今的塞罕坝变成一汪海,一汪绿色苍茫的林海。筑起一道巍然屹立的屏障,一道抵御风沙守卫京津冀重要生态的天然屏障。114万亩树林排列一米一株可绕赤道12圈的世界最大的人造森林,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创造着“地球卫士”们与沙漠荒原奋争、改天换地的人间绿色奇迹。散发出一种气息,清冽芳香,甜蜜而略含酸爽,觉醒又促人向上的磅礴大气的中国智慧。
茫茫林海缄默无声,却见证着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岁月的巨变沧桑。第一任林场书记王尚海,铁骨铮铮,践行绿色,“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歌在昔日的塞北围猎原野唱响。“坝上六朵金花”,正值风华正茂,放弃高考,抛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挥别校园和故乡,将热血青春,激情笑颜,溶入这片浑善达克沙尘暴奇异的荒凉之中,驰骋在塞外冰天雪地寸草不生的荒漠。
369名创业者、造林人,肩扛使命,无私奉献,用血肉之躯顽强坚守,一寸一寸筑起绿色长城,从此,这荒漠才有了笑的模样。
林海涛涛述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花草摇曳低吟着与创业者的交往。这里,每棵树都是一个故事,像那生灵破土而出拼搏生存的鲜活生命;每行树就是一串故事,像那一排伟岸威武冲锋陷阵的士兵;每片林就是一个哨岗,连成保卫京津冀的天然绿色屏障。
林海熔铸成一种永恒,诠释着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书写了一首惊天动地、史无前例、可歌可泣的绿色生命赞歌。那是三代造林人血脉的传承,那是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那是一股蒸蒸勃发的精神能量,向着壮阔天空拔节生长。
涛涛林海大美自然,充盈着生命原色的绿,他们以立正的身姿
长成参天大树,雅洁恢宏,安谧和谐,透彻舒扬。在天朗气清的大自然怀抱,欢歌笑语,向天怒放。漫步在青翠欲滴、枝叶扶疏的林海,
你的周身舒怡,酣畅淋漓,尽情徜徉。无边无际的嫩绿、翠绿、油绿、碧绿,饱满清馨,润肺爽心,惬意明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塞罕坝人将中央领导人的嘱托牢记心上。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人类与大自然愉快结缔,让鸟儿在蓝天中自由飞翔,追求绿色生活,拥抱绿色时尚。生态理念、生态思想、生态文明之根,厚植在塞罕坝人的意识深处。如今这片浩瀚参天的林海,赓续着绿色的希望,荡心悦目,平和安详。
放飞冬奥会
文/王玲玲
追逐着冰雪天地永恒的美梦
冬奥会向我们展翅飞来
期待的圣火燃烧
在京城、張北冰雪奇缘的战场
万朵红梅点缀渲染着绚丽的色彩
在银装素裹中绽放
穿越高山,跨过海洋
冰雪健儿比肩奋战
汗水和热泪交织凝聚成
胜利的凯歌在雪舞轻扬中奏响
从无数次的磨炼淬火中锻打成长
从无数次的失败茫然中挺直胸膛
从无数次的身心俱伤中拼博奋争
演绎出人生波澜壮阔的鲜亮
让激情和热血洞穿时空
在冰雪世界无尽的挥洒流淌
每一个冰雪健儿挑战着
征服着生命的极限
追逐梦寐以求希望的曙光
你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
坚定果敢,踏雪而上
你们在自强不息,矢志不渝中崛起
你们在急流勇进,日雕月琢中坚守
你们在剔透洁白,冰魂雪魄中翱翔
征战时,那矫健的身姿
像凌空展翅的雄鹰
在蓝天白云下飞舞闪耀
你们将青春激情梦想
融入玉琢银装,云起雪飞的美好时光
愿你们在晶莹如玉的冰雪大世界
一起向未来
连战皆捷,再创辉煌

新中国文化成就举世瞩目,并当之无愧成为世界多元化文化大家庭中的主流。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千千万万个华语作家、诗人、书画家、文豪、艺术家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奠定了中华文化这一引领世界的基石。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响应高层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文艺复兴的宏伟目标。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隆重发起“红星照耀中国2023文学艺术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