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十七)
杨浩然.偶然著
十七、吐口唾沫砸个窝儿,说到做到
无论你是谁,都在玩游戏,天天盘算。
牛鑫虽然懒,但对数字非常敏感。上学时,背煎饼少,就划算着嚼咽;成家后需独立,便精打细算;工作后日理万机,仍爱拨拉算盘。
盘算不厌,方能吃饱饭。
这些年,牛鑫一直在盘算。盘算着日子越过越好,盘算着事业蒸蒸日上。虽然村里人都说他“懒有所成”,但他不爱听。老祖宗虽定下“九”字为大,可他却对“一”字情有独钟。无论干什么,总想争第一。
元旦一过,行里正在评比,估计今年又是第一。
会计小王的对象是军官,结婚三年了,肚子仍没凸,有些急,便请了长假去部队配鸳鸯。临行前,去了趟市行她表叔家。一回来,就和牛鑫说:“主任,我怎么感觉风向不对,全市各行都在忙着撤农村所呢。”
牛鑫心里咯噔一下。昨天,跟储蓄科长张大水通电话,他就在XX所呢。那个所业务一直上不去,是不是撤了?
次日去县行开表彰会。牛庄所先进多,吉普车拉不过来,便雇了辆面包车。先进分子们在车上谈笑风生,牛鑫却高兴不起来。
往年开表彰会,得开两天,日程安排的满满。相比之下,今年则安排的比较简单,会议也缩短了一天。
午餐相当丰盛,不亚于国宴。专门为所主任开了两桌,由行长和储蓄科长分别作陪。
牛鑫在乡下所主任桌,紧挨张大水就坐。一撒摸,少了两位。问后才知道,那俩所已经关门。
饭菜虽好,但所主任们吃的并不热烈。行里已拿乡下所开刀了,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哪有胃口?
张大水是营教导员出身,口才好。一看冷了场,就打哈哈让酒。
酒过三巡,见气氛热烈了些,大水便开始了演讲。讲完人民银行史,讲工行发展史。讲完目前面临的形势,又论未来发展的机遇。不仅勾勒出一幅精美图画,且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朱行长来敬酒了。在鼓励大伙儿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同时,宣布了张大水即将成为副行长的消息。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听张大水升级了,主任们纷纷举杯。刚才还叫张科长呢,改口就喊张行长了。喊的张大水浑身不自在。
要知道,在部队时正副分明,谁若管副营长叫营长,那可是大忌。而地方则恰恰相反,无论你能耐大小,只要升了级,哪怕是个助理,人们称呼时总爱跳半级,绝不提那个绕口的“副”字。
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既然你改变不了,就得学会适应。这就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张大水适应很快,大伙儿才叫几遍,他就心不跳、脸不红了。下午,当朱行长在大会上正式公布后,张大水便人五人六的正襟危坐于主席台上了。
大水讲话非常煽情。他说,目前工行形势一片大好,按照上级指示,不符合要求的乡镇所已清理完毕,剩下的要加倍呵护,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清理乡镇所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力争一年企稳,次年上台阶,三年储额翻翻!如实现不了,自动辞职,连公职也辞掉。
牛鑫听后,激动不已。一散会,就马不停蹄的跑回了牛庄。次日就召开了代办员会议,把张大水的话重复了一遍,顿时赢得了阵阵掌声。
转眼,清明节到了。
大寒食中午,张大水回老家扫完墓路过牛庄,顺便找牛鑫啦起了呱。
往常,张大水说话口若悬河,滴水不露,一对小虎牙一露一露的煞是好看。可这次则一进门就叹气,小虎牙被两片嘴唇包着,轻易不露头了。
本来,牛鑫是想汇报一下近期工作的,一看大水蔫头耷脑的,就把话咽了回去。
“牛主任,完了。”刚喝了口茶,大水便伤感起来。
牛鑫以为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就安慰道:“天作人受,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你是不知道,上边大开杀戒了。”
牛鑫一头雾水。问:“杀谁,怎么个杀法儿?”
“乡镇千万以下的所快清理干净了,我这个分管行长是抓储蓄的,却让我自断其臂,留有何用?”
“这是形势所迫,没必要自责。”
“可我心里流血啊。”大水说“十年磨一剑,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可一句话就付之东流,谁受得了?”张大水说着,眼里噙满了泪花。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大不了再去种地,没什么了不起。”
“别,牛庄所不一定撤。行里会力保。”
“那你也别太自责,没必要太叫真,绝不能辞公职,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咱不干。”
“不行,我这人吐口唾沫砸个窝儿,说到做到。”
“想好退路了?”
“基本想好了。”大水说“我先趟趟路,万一有天你也下岗了,咱摽一块儿。”
牛鑫见劝也白劝,就炒了盘花生和蚂炸,又让对面酒店送来俩菜,俩人便一盅我一盅的对饮起来,直接喝了个小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