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超市
作者/于福军(2023/02/06)

现在的超市,一年胜似一年,一年多于一年,都开到家门口了。
有好条件的主,开大店。条件稍差些的,开小规模店,或加盟连锁,共同赢得市场。
因为人们消费生活和生活消费理念,已活跃地、开放地、建立起来了。活着就得消费,还有对得起自己。因此,有好的不消费孬的、次的。
超市的布局设置的最大特点就是随人居人群流动,居家入楼区,超市就围楼区开设。不是楼区的生活区也有小的便利店,附近街面的超市也不少。总之,为了便民、便民,还是为了便民。

反正,这么说吧,想吃啥?想喝嘛?想用啥?下楼出门,不用走多远不是超市就是便利店,全天候的24小时等候你。应急的一时到不手、下楼费劲儿的,一个电话点好商品,不大一会儿,送货的楼上来了,看看这服务到位不,绝对细腻到位,保你满意。
“疫袭”那会儿,可不这样了。因管控严细严格,超市便利店也遭重创。哪家超市便利店要在疫下承担“特服”(疫情特殊情况下,提供服务的),需要官方监管部门审核同意具备一定条件方可开板经营。
那时,陪护老妈的楼区也是如此,管理严着呢,控制紧着那。尽管楼区都有超市,但出小区受限,无急特殊情况,不准出小区。围楼区周边的商家、超市的正门都是冲楼区外开的,因此,购点蔬菜、水果或随时急用的很大程度受限。超市便利店也想着法子为楼区居民提供便利。于是,把超市的后门、角门,开一道“缝儿”,叫“缝门儿”。让小区里的居民偷偷的、悄悄地进入超市或便利店速选一些急需的商品,再在缝门儿迅即返回各自单元。
购物的居民提心吊胆,超市便利店的头头们更担惊受怕。万一让监管部门察觉,受罚不说,直接拿下关板,店主弄不好还得蹲“巴篱子”。

2022年底,疫情变为感染,对新冠的管控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由受限出行到自由出行。楼区周边或城区中心大小超市、便利店、商贸等消费场所,就像大狱特赦老犯似的,人员往来频起来,活泛起来,码不扫了,温不测了,口罩戴与不戴,也是自己照量办,不做过多要求。
一个时期,人们还有点儿不适应呢?扫测戴一下子取消了,人们心里真有些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感觉。
好在国家把控地定位大局、大势,人们渐进从疫霾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感知认知新冠的本质,不再谈疫色变了。
特别是经历2023兔年春节的检验和验证,人员流动,一时阳了后,渐进康了,无大碍。经济启动,渐进复苏,生活也渐进调入正轨。一切都将从非常不一般到一切非常很一般转变。
疫情将渐渐地消失在我们流淌的岁月之河,也将匿迹在我们奔张不息的时光中。
现在,人们再逛超市、商场等等公共场所,已不在存有过去的担心、忧虑和惧怕的心里状态了。但,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们 ,更知道珍惜是啥?更懂得感恩又是啥?越来越感知和认知我们生活的美好,我们生命的可贵。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作者简介:于福军,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爱好写作、擅长摄影、酷爱轮滑运动等。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