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篇小说《命运》
作者:安建成
文学总监:阿紫
总编:玫瑰

北京大学。
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未名湖”畔的杨柳。蓝天、白云、碧波粼粼的湖水中倒映着高耸地“博雅塔”和湖畔绿荫的影子与湖光十色组成了一副完美的人间美景……
未名湖畔一对恋人席地而坐,他们静静地、静静地感受着眼前的景致……
他们完成学业,即将离开这里走向新的未来……
男孩子叫德顺是个有名的才子。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艺术上也颇有造诣。人物画作非常出彩。在色彩斑斓的颜色中往往被他创作的“人物”形象、逼真,有血有肉。不仅给人物注入灵魂而且雕琢的活灵活现,一经画龙点睛,人物便栩栩如生了……
他踌躇满志。
女孩儿叫秋月。她长得很漂亮,既有现代女孩儿的时尚又有古典仕女的美……
这一天天气格外好。
面临分别,他们心事忡忡、在这二人世界、在这美丽的“未名湖”畔,默然无语。这名扬天下的未名湖此刻也静静的注视着眼前这对郎才女貌的年轻人……
他们走在校园“国槐”环荫的小道上……
二人面临毕业,面向何方?他们同样面临抉择。平静的外表却悸动着一颗青春勃发的心……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广告栏围着一群人,他们在议论着什么,二人快步走了过去。这时传来一个女生的声音 :“德顺分到了北京外交公寓!顿时人群一阵鼎沸……
德顺高大英俊,是个标准的大男孩儿。他个头、容貌、身材俱佳。德才兼备,为人儒雅。平时少言寡语,思维却异常敏捷。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很有名。因为他的才气过人,相貌俊美,气质非凡。德顺在女生们心目中声望挺高。别看他平时少言寡语,却是外慧内秀,不动声色,肚内有货。因为他的出色,颇得女生们趋之若鹜地喜欢。纷纷向他射来神密、火辣的目光……
这时德顺瞪大了眼睛,果然!“德顺”两个大字映入他的眼帘——他耳旁立刻响起一阵女生们的叽叽喳喳声……
因为他的出色,自然为女生们所关注,她们纷纷接近他,他经常遇到一双双漂亮的眼睛并投来令他诱惑、悸动和拨动心弦地眼神……

一、他恋爱了
不知何时,他心目中有了那个女孩的影子——偶像在他心中的杂草中女神般地诞生并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那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最漂亮的女生 叫“秋月”。
德顺开始关注起这个女孩来。偶像、女神,美好的瑕想。令德顺想入非非。大约他已到情窦初开的年龄却不自知。他畅想着、自美着,精神享受着。但毕竟是虚无缥缈。即让人抓狂又难以搞定“梦”一般地存在……
—— 一双神秘的眼睛被他无意间发现!他常常受到那温情、热辣的目光“光顾”,甚至是袭扰。令他无限暇想。姑娘那满含羞涩的眼光开始在他脑海里折腾且秋波暗送……
当偶像、女神与这女孩相印如一的时候,他心花怒放了。那可是一朵含苞欲放的“校花”啊……
久而久之,情窦开滿。一经遇见这个姑娘,他青春游移的心便开始荡漾了……
从此,姑娘与心中的女神叠加,时时刻刻在他心中闹腾,致使他夜难成眠。成为了他难以绕开且形成了其人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偶像就是秋月。
秋月是个美丽、贤淑的姑娘,正是因为她的端庄、秀美而为一个男子热切地爱恋着……
秋月太漂亮了。她有着古典美人的风韵,亦有着典型女性特有的温柔,以至于德顺渐渐走火入魔地思念着她,甚至在他的脑海里时刻相随,达到形影不离的地步……
实际上姑娘也爱上了德顺。在一个花好月圆中秋节的晚上,德顺向姑娘敞开了心扉……
当他壮胆与姑娘相约,竟出乎意料地姑娘羞羞地说出了自己毕生从未启口的一句话: “顺子,我爱你”!
德顺激动地向她献上一束“玫瑰”花。秋月愉快地接受了。就在这个“花影月移”的晚上,在高高挂在天上圆圆的月亮见证下,朦胧中姑娘闭上眼睛幸福地任他亲吻爱抚着。他们热烈地释放着一对青年男女的天性,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唯恐失去彼此……
在高高挂在天上圆圆月亮的见证下,在夜色中,他们完成了两颗年轻的心美好的碰撞。
姑娘轻轻地一声“你能爱我一辈子吗?”从那颤抖的声音中,他似乎感觉到女孩羞红了脸……
德顺心花怒放、浑身颤抖着与心爱的姑娘亲吻在这“未名湖畔“、花好月圆”中秋节的晚上。
德顺日思夜想着自己的爱人,畅想着将要获得的美好未来,但风云突变……

二、李代桃僵
“春风得意马蹄疾”。
德顺被分到北京外事部门后,在优渥的环境中,在令人羡慕的条件下,有了感情的依托和生活的畅想与希望,更有了心爱的秋月姑娘在心灵里的滋爱与培伴。德顺在北京,在外交公寓,他得心应手、一展宏图。倾心尽力工作、顺风顺水——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交织亦感自己人生完美时,“孰料”德顺被人悄悄地做了手脚……
好梦不长。
德顺万万没料到,就在他全部身心扑在工作上时,竟“莫名其妙”地被人悄悄替代……
不仅他毫不知情,更瞒着他的家人被“移花接木”……
德顺以“出差”名义被调离北京,调往距北京300里一座城市的小企业——只有百十人的“水泵厂”工作……
“这机率不高的厄运就“砸”在了德顺的头上。
“被人替代”,听起来就让人不爽。德顺倒了八辈子“血霉”被贪官物色……
被人以权谋私将其子女取代德顺“进京”而将德顺“扔”往“S”城的是S城的一位副市长。
其人以“狸猫换太子”的不择手段运作“毁”了一个大有可为的有志青年……
当德顺回北京原单位论理则是被“百种”理由“板上钉钉……
德顺悲愤交加,怒不可遏。更为让他震惊的是他“朝思暮想”,日思夜念漂亮的心爱姑娘“秋月”亦被上海的“权势“搬了砖”……
德顺病倒了。

三、血往心里流
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夜空。这洪亮的声音不谛宣告,这是个男孩儿。
儿子的诞生,让初为人父的德馨,兴奋地来回踱步。
刚生产完身体虚弱的妻子忘记了刚才产子的剧痛轻轻地说道: “孩子他爸,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德馨想了想: “愿他一生风调雨顺,顺风顺水,就叫德顺吧”。
德馨在驻京部队工作。
此刻他如同掉进蜜罐儿里,走到妻子跟前。轻轻地抚摸着妻子的面颊,心疼地爱抚着……
风雨中,德顺长大了。出落的高大英俊。孩子争气考上了北京大学。他平时沉默寡言、缺乏情愫,情商不高。当他青春年少时,体内的雄性激素喷薄激发,更如洪水猛兽般泛滥而一发不可收。他获得了爱情……
突发的遭遇,德顺烧红了眼。
父母几年前随部队移驻东北吉林。德顺则留在了北京。当父母得到消息,立即赶往北京。但事已成定局,他们无奈地接受了这无情的结局……
在S城期间,他于浑噩、懵懂中接受了一个短暂的婚姻。
女孩子个不高,长得挺精致,性格强势。由于德顺的特殊状态,太过思念秋月,不久他们就分道扬镳,离婚了。
更为悲催的是: 德顺下岗了。
他在风雨飘摇中生存。
三番五次地沉重打击,精神上的不堪重负、备受摧残的德顺变得精神恍惚……
不谛于一声惊雷!震蒙他们全家。德馨闻知消息,火速从东北赶来。然而父母与儿子相见却是在疯人院。德顺于意志薄弱中失去了自我……
人的命天注定。德顺的命却被“人为”设定了。
那天,顺子抱着小侄子——表弟的儿子在街上玩儿,恰遇表弟下班。他竟看到德顺往孩子嘴里喂厕纸,还往自己嘴里塞着从垃圾堆捡来的鸡肠子,嚼地津津有味……

德顺疯了。
他成了一蓬头垢面、随地捡食,四处流浪的人……
顺子喜欢孩子。那天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儿,便拿糖果给孩子吃,被家长看到——“疯子”和小女孩在一起,这还了得。他不问青红皂白,冲上来就是一顿暴揍。可怜蓬头垢面的顺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打断了胳膊,打断了腿……
此事经法院,亦无结果。出院后德馨将儿子带回东北吉林。
家里有兄妹五人,三男两女,德顺是老大。
突然来了个精神病。这给大家庭带来诸多不便与烦恼。于是就多了顺子整天神神叨叨。
“他打我,往死里打”顺子指着“大树”。——德顺捂着脑袋,血流不止……
“大树”是他二弟。
也难怪, 家人都上班,顺子竟然将被子抱到大街上烧了。这自然免不了饱吃了一顿下班回家的“大树”一顿“老拳”……
眼见德顺搅扰得家里“鸡犬不宁”日子没法过。鉴于他单位在S城。德顺被送回。
家庭远在东北,顺子单位又在河北S城。路途遥远,疏于照顾。 于是照顾德顺的担子便落在了子瑄身上。
子瑄是谁?——顺子的表妹夫。
子瑄是个好人。他个子不高,心地善良,胆大心细,很有谋略。大约德顺见他透露着威慑力,唯有他能镇住德顺。德顺怕他。
德顺犯起病来可不认人。癫狂的时候人见人躲,唯独见了子瑄便如老鼠见了猫。服服帖帖,客客气气,指东不往西——不像精神病患者。
春节要到了,子瑄拎着很多物品去看他。德顺住在“水泵厂”宿舍一间破败不堪的房子里。屋里黑洞洞的。“脏、乱、差”充斥满室,简直就像垃圾场。伴随着令人作呕的异味。床下更是塞满散发着熏人杂物、其中不乏女人用过的“月事”物品……
子瑄一声叹息!
别看这精神病 ,脑子灵光,多才多艺。难忘初衷,肮脏不堪地墙上贴满德顺的画作。其作品足见功力,非常优秀。
德顺跟子瑄侃侃而谈,他们聊起现代艺术创始人,画家、雕塑家“巴勃罗.毕加索。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和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以及各自特点、风格……
德顺说得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口吐莲花,不像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都说神经病里多才子。多发生于知识人群,我信——这类人群中不乏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触角灵敏,才华横溢。但有的多愁善感——意志薄弱,易感情用事。一旦经遇高压、困惑难解,便钻入牛角尖儿,难以自拔。区别于常人,他们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高度用脑,如遇精神困扰,神经绷得过紧,一旦断裂,便进入精神病行列……
文学、艺术是相通的。我挺佩服德顺的才能。他能以其独到见解谈出东西。有相当的理论水平,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但他毕竟不是顺毛捋而就范的正常人。他犯起犟驴脾气的时候也不少。惹不起子瑄他就跑。你不将顺子堵在屋里擒住他, 凭借个高力大极易逃脱。
那天子瑄去看顺子。见他在门口蹲着。见子瑄来了,他嘿嘿一笑,做个鬼脸,出其不意起身就跑,脚底抹油,比兔子都快。子瑄追他,见他动作敏捷,越过高墙,待你到墙头伸头寻找时,他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90年代末期,全国卷起“下岗”风潮,德顺下岗了……
无奈之余,子瑄去东北找德馨。到了吉林他突然不知所措——没他家任何信息,只依稀记得他家有人在江南邮局工作。一打听,果有此人,片刻,一辆轿车停在他的面前。在这异域他乡,他受到了贵宾待遇。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德顺的父母涕泪交流。雅青、雅茹更是为大哥的悲惨遭遇痛不欲生,嚎啕大哭……
子瑄家里来了三个人。德顺的父母还有一个孩子。他们来与顺子单位商量欲再次将他送进精神病院,毕竟那里有人管理。但精神病院也需要住院费。
德顺入院了。

四、“快乐”的疯人院
珮珊缠着子瑄要去看表哥。她是子瑄的妻妹,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
“你个姑娘家家的去那里,疯人院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知道女孩子胆小,子瑄劝道。
架不住珮珊央求的目光和想见表哥的期望。子瑄决定带她去疯人院见德顺。
精神病院挺阴森。门禁严格。一道粗大的铁栅栏门将内外隔成两个世界。
珮珊全程紧紧拽着子瑄的胳膊,头深深地埋在姐夫的臂弯里,望着沿途个个栅栏门里蓬头垢面的脸、呆滞而疯狂的眼神和伸出的胳膊。女孩见了鬼似的一路惊叫,几乎拽断子瑄的胳膊,生怕姐夫弃她而去……
也难怪,这里看似监狱。两旁的栅栏门里胡乱地嚷声和那些凶恶的眼睛在阴森黑暗的光线中,无数道寒森森地荧光,狼一般地射向这个难得一见的姑娘,珮珊吓傻了……
病人们分了几类。病重的貌似关在监狱里。手伸出栅栏外恨不得将你抓进去。他们有的眼光呆滞、有的傻笑,还有的做鬼脸儿。在这阴森森的环境、胆小慎入,确实吓人。难怪珮珊吓得惊叹连连,头不敢抬地猫腰而过……
我觉得好笑,毕竟是女孩子。走过阴森森如同监狱的病房。有的屋子里病人被牢牢地绑在床上,那是狂妄型、有伤害危险的重精神病患者。他们扭着脸、瞪着大白眼珠子、贪婪地望着我身边的姑娘。似要蹦起抓人,令人惊骇,女孩子吓得不尖叫才怪……
医生、护士们温文尔雅、和蔼可亲,那是对你。对那些犯病的病人她们毫不手软。面对拎着电棍的小女护士,再壮的汉子也个个变成小绵羊。如见恶煞,唯恐躲之不及。个个服服帖帖。
一个长得漂亮的女护士将我们带进一个大房子。
这里的人很悠闲,都是没犯病的。四周围床一个挨一个,围了一圈……
有人在桌上打扑克,有的摇头晃脑哼小曲儿,还有的在缝自己的衣裳。
“德顺”护士喊道。人们一楞,目光齐刷刷地射向我们……
“到”就像在部队。
“接见家属”,“是”。
精神病们都直愣愣地眼神看着佩珊。
顺子蔫儿蔫儿地走过来:“啊!妹夫来啦,哟,珮珊”……
他对我们挺亲热。
一个疯子奔他们冲过来。子瑄定睛一看“大吃一惊”。“老黑,你在这里”?——这是一个当年出大事故吓疯的同事。多年不见。竟在这里相遇……
转瞬又突奔过来一人。“大兴”?他顿时泪眼滂沱——一个因失恋,脑子进水,当年的一个好哥们儿。
子瑄跟他们寒暄了几句,略表冷暖,一人扔去一条烟,他们不念旧情——不!他们已不知所以地满意离开。
“开饭啦”。食堂送来两桶“白菜粉条豆腐肉”还有一大笸箩馒头。随便吃不限量,这里的伙食挺不错。
德顺在疯人院里人缘不错,谁都对他挺友情。给他送去的东西见者有份儿……
吃完饭“放风”。户外自由活动。
他们三人在一起。子瑄给顺子掏出很多好吃的东西。人们见状,呼啦一声围上来,形成半个圈儿,狼也似地盯着他们。圈不断缩紧——无数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德顺手里的烧鸡并跃跃欲试几欲抢夺……
身边的小姑娘魂儿都快吓掉了。子瑄用手指威严地画了个弧,精神病纷纷后退,圈子立马扩大……
烧鸡对于他们极具诱惑力。圈子又倏然缩小,精神病们又围了上来,子瑄站起身一跺脚,向前冲了半步,指着他们,精神病们仓皇后退,慌恐不安……
顺子见状,撕下鸡腿冲人圈抖了抖,上来一人。又撕下一只又上来一人,精神病们倒也规矩,井然有序,点到谁,谁恭敬过来。
东西分完,大嚼的、抽烟的,满意散去……
我感觉这些精神病挺可爱,不由心中暗暗祈祷——为他们祈求多福,远离痛苦……
从北京被骗到s城。小城水泵厂倒闭了。
顺子单位没了。
他失去了一切保障。
子瑄去了东北。去和他家商议德顺的以后出路。
到了东北吉林,子瑄才发觉: “在哪儿住” ?没有他家任何信息与联系方式。他绞尽脑汁依稀记得: 他们家人好像有人在江南邮局工作。于是找到电话亭联系到江南邮局,果有此人。
一辆轿车停在跟前。子瑄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
对于顺子,父母涕泪交流!妹妹雅青、雅茹更是为大哥的不幸遭遇痛哭不已。顺子善良的妹夫——一个刑警,半夜抓罪犯,不慎跌入深沟,头破血流地进门闻迅亦嚎啕大哭……
面对如此惨景!家人也无奈,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单位没了,没了费用,医院自然不留人。
德顺从此渺无信息……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蓬头垢面的顺子……
他消失了……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德顺悲惨的命运谁之过?谁之罪? 贪腐不除、民心难定,社稷不稳。 人民需要一个朗朗乾坤……
顺子的妹夫“高阳”冲天呼啸……
根据真人真事创作。
2022年一月五日(元宵节)晚22时56分


作者简介 :
安建成 河北保定市人 大学文化 共产党员 作家 。在国家级 华北 省级 河北日报
山东等地报刊 杂志 书籍发表 : 小说 诗歌 散文30多篇
散文在《中国作家》荣获三等奖 中篇小说荣获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老师高度评价 小说在华北电工委荣获三等奖 散文在河北省作家首席评论家张东炎先生获最高评价
散文《永远的桑干河》荣获全国征文优秀奖
2022年度 小说《月儿弯弯》荣获 “星耀华夏、盛世好文学、笔歌盛世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三等奖
2022年度 散文《生命如花》 荣获“新悦文学奖”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三等奖